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恋尸癖疾病英文名称: necrophilia,necophilism,necromani...
养生
疾病名称: 恋尸癖
疾病英文名称: necrophilia,necophilism,necromania
疾病别名: 恋尸症
疾病概述:
恋尸癖(necrophilia,necophilism,necromania)又称恋尸症,是指与异性尸体发生性行为以取得性满足,包括猥亵尸体、毁伤尸体、奸尸,也包括残损尸体的恋尸-施虐癖。本病极为罕见,文献报道都是男性,可见于精神发育迟滞者。有的恋尸癖患者是精神病患者。但除了这种行为被揭发或判刑之外,患者本人不会因此找医生求助。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与异性尸体发生性行为以取得性满足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精神检查
重要提醒: 恋尸癖患者本人往往不会因此就医,故需要家属严格监督,及时发现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恋尸癖极为罕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文献报道,恋尸癖的患者都为男性,可见于精神发育迟滞者。有的恋尸癖患者是精神病患者。
病因-总述:
目前,对恋尸癖的病因和发病原理还没有恰当的解释。有学者认为,恋尸癖的形成和性挫折有关。有的人缺乏正常的性欲发泄途径,在偶然地从尸体上获得性快感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无法自控。有的人则渴望对性对象的绝对统治,只有死者是绝对服从,没有个人意志的。另外,对异性抱有极度愤怒、热情、惧怕的情绪,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的情况下,也会形成恋尸癖。
症状-总述:
恋尸癖者往往有与尸体进行性活动的强烈欲望。通过以往的案件分析,发现这些人大多有严重的精神性疾患,极其自卑,害怕社交和正常的性交,对女人十分畏惧,只有尸体才能使他们在性活动中感到自信和安全。
症状-并发症:
恋尸癖患者可能会出现品行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其他心理障碍。
就医-门诊指征:
该病极其罕见,患者通常是被发现和逮捕,暂无自主就医的报道。若患者有发现自己迷恋尸体的倾向,可及时咨询医生。
就医-就诊科室:
可至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你目前都有哪些表现?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症状有加重或减轻吗?你有实施过行动吗?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吗?
4、您是怎么看待您的行为呢?
5、您和周围的同学、朋友关系怎样?
6、您家里人知道您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您会不会报警?会不会告诉其他人?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需要如何治疗?
4、能治好吗?
检查-预计检查:
若患者应奸尸、虐尸等行为被举报,通常需要医生对其进行包括体格检查、精神检查等,以帮助评估、明确是否存在恋尸癖这一心理疾患。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排查患者是否有其他器质性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精神检查,通过量表或者与患者交谈,以了解患者的情绪、意志、思维等,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诊断-诊断原则:
恋尸癖为精神心理疾病,其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以及有与尸体进行性活动的强烈欲望,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
治疗-治疗原则:
目前,恋尸癖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对恋尸癖患者常采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疏导疗法、认识领悟疗法、厌恶疗法等,但缺乏有关治疗效果的病例资料。部分存在焦虑、抑郁者,可在专业医师的治疗下服用相关药物以缓解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针对部分患者所出现的抑郁、焦虑情绪,小剂量、短时间使用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阿米替林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关症状。但对于患者的异常性心理和行为没有任何帮助。
治疗-相关药品:
地西泮、阿米替林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目前没有可靠的随访资料显示本病的预后。恋尸癖患者常因其行为严重败坏社会风尚,而被追究法律责任。
预后-危害性:
恋尸癖患者表现出的异常性行为,是一种性质严重的败坏社会风尚行为。由于多数患者具有辨认和自控能力,常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的心理治疗,可能会对患者异常心理状态及行为有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缺乏相关资料记录。
日常-总述:
日常中家属应多与患者交流,倾听、理解患者的想法,给予一定的理解,并帮助患者去克制自己的行为。患者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认识并克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患者大多有严重的精神性疾患,极其自卑,害怕社交和正常的性交,家属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多安慰理解患者,并进行正确的性科普,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行为,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日常-生活管理:
1、日常应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避免压力过大。
2、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3、应适当地分散注意力,多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阅读书报、听音乐加以调节。
4、多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参加有专业人士参与的互动小组,避免做出违法行为。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忌酒和含酒精的饮料。
预防措施: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以下措施可降低本病患者做出违法行为风险。
1、提高心理素质,改善生活环境条件,加强婚姻家庭道德和性道德教育。
2、有针对性地施行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
3、必要的法律惩处。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