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疾病英文名称: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orn...
养生
疾病名称: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疾病英文名称: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orneal ulcer
疾病概述: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pseudomonas aeruginosa corneal ulcer)是一种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严重的化脓性角膜溃疡,常在极短时间内席卷整个角膜而导致毁灭性的破坏,后果十分严重。角膜损伤,使用被绿脓杆菌感染的药物、清洁液、手术器械等可导致患者出现绿脓杆菌的感染。本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患者感觉眼部剧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急剧减退。本病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痛、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等
主要病因: 绿脓杆菌感染
检查项目: 血常规、病原体培养、裂隙灯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起病突然、发展迅速、症状严重,患者应及时就医,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尽可能保留部分视力。
流行病学-传染性:
接触患者使用的药物或是敷料等,有可能感染本病,是否感染与角膜的完整度、自身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免疫功能低下(患有免疫缺陷病、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角膜有损伤的人群容易发病。
病因-总述:
本病是绿脓杆菌感染所致,多继发于角膜外伤,特别是角膜异物取出之后。使用被绿脓杆菌污染的器械、消毒液、药物等可导致本病。
绿脓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和水中,亦可寄生于正常人皮肤和结膜囊,有时还可存在于污染的滴眼液中。绿脓杆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菌细胞壁脂多糖)和外毒素(弹力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外毒素A)。实验证明,动物实验接种后,迅速在角膜繁殖,放出毒素和酶,并同时引起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导致角膜组织溶解及坏死。
病因-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铜绿假单胞菌毒性很强,但侵袭力很弱,只有在角膜上皮损伤时才能侵犯角膜组织引起感染,最常见的发病危险因素有:
1、角膜异物剔除后,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损伤(如角膜炎、角膜软化、角膜化学烧伤及热烧伤、暴露性角膜炎等)。
2、佩戴角膜接触镜时间过长,或使用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清洁液或消毒液。
3、使用被污染的眼药水和手术器械。
症状-总述: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潜伏期短(6~24小时),患者感觉眼部剧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急剧减退、眼睑肿胀。病变初起时,在角膜外伤处出现灰白色浸润,并迅速向外扩大形成环形或半环形灰黄色浸润(脓疡),病灶面和结膜囊有黄绿色脓性分泌物,且有特殊臭味。
症状-并发症:
1、病情可扩大和加深,形成全角膜脓疡,甚至波及巩膜。
2、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导致角膜溶解、穿孔,导致虹膜脱出、形成角膜葡萄肿,或形成眼内容炎。
3、溃疡治愈,也可形成粘连性角膜白斑,导致失明。
就医-门诊指征:
1、眼部剧烈疼痛、畏光、流泪;
2、眼睑肿胀、眼球上有脓性溃疡;
3、视力急剧减退;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立即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可到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散瞳检查眼睛,最好使用公共交通,而不要自行驾驶交通工具前往就诊。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2、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3、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4、您近期眼部受过外伤吗?有做过眼部手术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本身视力正常吗?有近视、远视、散光吗?多少度?
7、您经常使用隐形眼镜吗?睡觉时会摘下来吗?有经常清洁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会影响视力吗?还会复发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眼痛、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血常规、病原体培养、裂隙灯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情况的发生。
2、病原体培养
取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微生物特性进行鉴定,可确立诊断,有助于治疗。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裂隙灯检查。检查时患者将头放在装置前固定,医生调整仪器进行检查。医生检查患者眼底,观察角膜、前房、黄斑、玻璃体等组织的病变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眼痛、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等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了解患者有无角膜破损、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受污染药品等经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病原体培养、裂隙灯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一旦怀疑为绿脓杆菌感染,应立刻进行治疗,开始治疗越早,角膜组织破坏越少。注意实行床边隔离,选择有效抗生素以及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和敷料,必须与其他患者分开,医务人员在每次治疗前后,也必须彻底洗手或戴手套。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局部首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安布霉素、阿米卡星)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频繁滴眼,也可采用第三代头孢菌类抗生素(头孢甲肟、头孢磺啶、头孢哌酮)频繁或交替滴眼。重症患者也可采用结膜下注射或全身用药,待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后,更换为敏感的抗菌药进行治疗。
2、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抗生素控制炎症的情况下,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可选择地塞米松、泼尼松等药物。
3、其他
也可选择散瞳剂(阿托品等)、胶原酶抑制剂、维生素等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庆大霉素、安布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甲肟、头孢磺啶、头孢哌酮、地塞米松、泼尼松、阿托品
治疗-手术治疗:
1、重者在药物治疗后,如有条件可以彻底清除病灶、进行板层角膜移植。
2、遗留角膜白斑的患者,可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
3、如果患者病情重、角膜已经穿孔、出现严重其他眼内症状,综合患者情况也可选择眼内容物剜除术或是眼球摘除术,应谨慎选择。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如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地治疗,大部分角膜将坏死、脱落,导致穿孔,进一步引起眼内炎,甚至全眼球炎。即使溃疡治愈,也可形成粘连性角膜白斑或角膜葡萄肿而导致失明。部分病例经积极抢救而保存眼球,以后通过角膜移植术,可保存部分视力。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患者出现眼痛、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等症状,如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地治疗,可导致角膜受损、全眼球炎甚至失明。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可以保存眼球,可通过角膜移植术保留部分视力。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防止眼疲劳,严格遵循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产生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用眼过度,不要长时间阅读、看电视。
2、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
3、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外伤。
4、适当运动,可通过快走和慢跑等方式。
5、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角膜恢复情况。
饮食调理:
患者应选择健康、均衡的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吃过于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少饮酒。科学合理的饮食能够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多进鸡蛋、奶制品、瘦肉、鱼等优质高蛋白饮食。
2、多食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促进眼组织正常代谢。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胡萝卜、菠菜、甘蓝、空心菜、杏、枇杷、芒果等。
3、适当食用谷、豆、麦、薯类等粗粮食品。
饮食禁忌:
1、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芥末、大蒜等,食用后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2、不宜食用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
3、忌烟酒,少饮或不饮咖啡和浓茶。
预防措施:
眼部外伤后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防止使用消毒不到位的器械可预防本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