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慢性尿道炎疾病英文名称: Chronic urethritis,CU疾病概述: 慢性尿道...
养生
疾病名称: 慢性尿道炎
疾病英文名称: Chronic urethritis,CU
疾病概述:
慢性尿道炎(chronic urethritis,CU)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尿道发生的慢性炎症病变,常由尿道损伤、尿道内异物、尿道梗阻、不洁性生活等因素导致的尿道病原菌感染,男女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为排尿疼痛、烧灼感、尿频、尿急,可有尿道分泌物,呈脓性或浆液性,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根据致病菌的不同,可分为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本病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但本病容易复发。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因素无明确相关性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妇科、男科
发病部位: 尿道
常见症状: 排尿疼痛、烧灼感、尿频、尿急,可有尿道分泌物
主要病因: 尿道损伤、尿道内异物、尿道梗阻、不洁性生活等因素导致的尿道病原菌感染
检查项目: 尿常规、尿细菌学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虽然为慢性病,但可出现严重症状,故出现排尿疼痛、烧灼感、尿频、尿急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相关中医疾病: 淋证
临床分类:
基于病原菌分类:
1、淋菌性尿道炎
又称淋病,主要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可表现为眼、咽、直肠感染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淋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
2、非淋菌性尿道炎
是指除淋病奈瑟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所引起的尿路感染,70%~80%是由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引起,20%~30%由生殖支原体、阴道滴虫、真菌、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嗜血杆菌所致。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有一定的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尿道炎患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感染,如性接触。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发病率约占人群的45%。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非淋菌性尿道炎以女性多见。
2、淋菌性尿道炎以男性多见。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本病好发于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和广西。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近年来,该病发生趋势有所增加。
病因-总述:
慢性尿道炎多是因尿道梗阻、机体免疫力低下、不洁性生活、医源性因素等因素导致的尿道病原体感染,使得尿道发生慢性炎症病变。常见的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少见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女性,内衣、寝具、浴具等不干净可能是慢性尿道炎的危险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1、尿路梗阻
任何妨碍尿液自由流出的因素,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狭窄、肿瘤等均可导致尿液积聚,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在局部大量繁殖引起感染。
2、机体免疫力低下
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长期卧床、严重的慢性病和艾滋病等。
3、不洁性生活
不洁性生活可将尿道口的病原微生物传染给配偶。
4、医源性因素
导尿或留置导尿管、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逆行性尿路造影等可致尿道黏膜损伤,如将病原菌带入尿道,易引发尿道炎。
病因-危险因素:
1、女性因尿道在解剖学上具有短而直的特点,且距离肛门较近,开口于阴唇下方是女性容易发生尿道炎的重要因素。
2、内衣、寝具、浴具等不干净也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症状-总述:
慢性尿道炎的临床表现为排尿疼痛、烧灼感、尿频、尿急,可有尿道分泌物,分泌物呈浆液性或脓性,有时仅在晨起时发现尿道口有痂膜形成或内裤上有污斑,少数情况下分泌物呈脓血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女性患者可伴有阴道及外阴瘙痒。本病可从无症状感染到局部感染,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
症状-病情发展:
本病可从无症状感染到局部感染,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
症状-并发症:
1、局部感染并发症
男性最常见的为附睾炎、前列腺炎;女性最常见宫颈炎及前庭大腺炎。
2、播散性感染并发症
有可能导致败血症、直肠炎,极少数患者可发生脑膜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肝炎和肝周围脓肿。
就医-家庭处理:
注意内衣、澡具、生活用品的清洁,勤消毒。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排尿疼痛、烧灼感、尿频、尿急。
2、伴有尿道分泌物,分泌物呈浆液性或脓性。
3、女性伴有阴道及外阴瘙痒。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男性患者出现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呈浆液性或脓性时,需及时到泌尿外科或男科就诊。
2、女性患者出现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呈浆液性或脓性时,需及时到泌尿外科或妇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症状?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您最近有过不洁性生活史吗?
3、您最近有感冒吗?有发热吗?
4、您是否还有其他不适?
5、您吃过什么药吗?用法?有缓解吗?
6、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做过哪些检查,进行过什么治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慢性尿道炎是怎么回事?
2、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3、我的病情严重吗?是否需要住院?
4、我需要做那些检查?需要多久出结果?
5、都有哪些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如果用什么药,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8、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会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尿道内不适、刺痒、伴有轻或中度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相关病史,随后进行体格检查,查看患者尿道口情况,其次会建议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尿细菌学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患者尿道口可能出现发红、肿胀,有分泌物,分泌物呈浆液性或脓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尿沉渣镜检可能表现为白细胞>5个/高倍镜,对尿道感染诊断意义较大。
2、尿细菌学检查
(1)细菌培养法
①检查方法:采集清洁中段尿做细菌培养。
②检查结果: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如果临床上症状不明显,需要求做两次中段尿培养,细菌数均≥105/ml,且为同一菌种,则为真性菌尿,可确诊尿道炎。
(2)涂片细菌染色
①检查方法:清洁中段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用油镜,不染色用高倍镜检查,计算10个视野细菌数,取其平均值。
②检查结果:若每个视野下可看见1个或更多细菌,提示尿道感染。本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出率达80%~90%,可初步确定是杆菌还是球菌,是革兰阴性还是革兰阳性细菌,对及时选择抗生素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出现排尿疼痛、烧灼感、尿频、尿急、有尿道分泌物、分泌物呈浆液性或脓性等症状可初步诊断该病,尿细菌学检查和尿道分泌物涂片可明确诊断该病,同时还需与膀胱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不洁性交史或使用不洁内衣器具史。
2、临床症状
排尿疼痛、烧灼感、尿频、尿急,可有尿道分泌物,分泌物呈浆液性或脓性,症状轻重不一,女性患者可伴有阴道及外阴瘙痒。
3、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高倍镜。
(2)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
(3)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每个视野下可看见1个或更多细菌。
诊断-鉴别诊断:
膀胱炎:膀胱炎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尿液常混浊,并有异味,约30%会出现血尿,行膀胱超声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但尿道炎多伴有尿道瘙痒、烧灼感,有的伴有尿道分泌物,膀胱超声一般未见异常,结合病史及超声检查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慢性尿道炎是由于病原菌感染而引起的尿道炎症,治疗要遵从尽早、足量、规则的原则。如果发现疗效不好或有耐药情况时,要及时更换抗生素,避免将抗生素的疗程拖得太长,不能滥用抗生素。用药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以免传染对方。
治疗-一般治疗:
1、多饮水,勤排尿,对污染的内衣、寝具、浴具等进行消毒。
2、注意经常清洗尿道口。
3、急性期应休息,禁止剧烈运动和性行为。
治疗-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药物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一般用药5天。还可使用四环素(孕妇禁用)或红霉素等药物,一般给药7天。
治疗-相关药品:
多西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青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尿道狭窄者可行尿道扩张或尿道狭窄切开术。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一般需要进行1~2周的系统治疗,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的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1、湿热下注型
(1)症状:尿道外口红肿或有分泌物,尿频短赤,灼热刺痛,男性伴睾丸痛,女性阴道内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2)治法:清热通淋,解毒祛湿。
(3)方药:八正散加减。
2、肝胆湿热型
(1)症状:尿道外口红肿或有分泌物,分泌物有异味,尿频短赤,灼热刺痛,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治法:清肝利胆,清热化湿。
(3)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脾肾两虚型
(1)症状:病程日久,迁延不愈,尿痛或瘙痒,尿时有少许分泌物糊住,尿频急,舌淡苔白,脉细数。
(2)治法:健脾益气,滋肾固精。
(3)方药:归脾汤加减。
4、肝肾亏虚型
(1)症状:病久失治,迁延再发,症见尿频,排尿不畅,淋漓不尽,尿道口有分泌物,腰酸腿软,面色光白,神疲少气,舌淡苔白,脉沉细。
(2)治法:补肾益气,化浊通淋。
(3)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以上中医疗法均需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较好,但易复发。少数慢性尿道炎患者通过饮食调节及注意卫生可自愈,多数患者不能自愈,需要及时就医,经积极治疗可以治愈。本病会引起局部感染,严重者还会引发全身播散感染。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引起局部感染,严重者还会引发全身播散感染。
预后-自愈性:
1、少数患者通过饮食调节及注意卫生可自行恢复。
2、多数患者不能自愈,需及时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本病暂缺乏临床大样本研究数据。
预后-根治性:
本病暂缺乏临床大样本研究数据。
预后-复发性:
本病易于复发,需注意尿道清洁。
日常-总述:
本病一般为慢性起病,常造成患者极度不适,引起患者焦虑情绪,但本病预后较好,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病情为慢性起病,易造成患者身体极度不适,常伴有焦虑、躁动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症状,从而加重病情。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多安慰患者,缓和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2)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战胜本病的信心。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不洁性生活。
2、不去有卫生安全隐患的公共澡堂。
3、多饮水,勤排尿,注意内衣、器具的清洁。
4、戒烟戒酒,调畅情志。
日常-复诊须知:
当患者有尿道不适感或尿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血性时要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健康有营养的饮食对疾病恢复有重要的影响,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促进身体康复。
饮食建议:
1、饮食要清淡。
2、多吃水果,多吃富含高蛋白、纤维素的食物,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饮食禁忌:
1、忌辛辣热燥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芥末等。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隔夜或变质的食品。
预防措施:
本病多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患者应避免不洁性生活,要洁身自爱,注意个人卫生的清洁,要增强防病保健的自觉性。同时也要保持情绪稳定,当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向医生沟通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