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Morton跖头痛疾病别名: Morton病疾病概述: Morton跖头痛又称Morto...
养生
疾病名称: Morton跖头痛
疾病别名: Morton病
疾病概述:
Morton跖头痛又称Morton病,是指位于两跖骨头之间的趾底总神经被卡压所引起的临床病症。其发病主要与穿高跟鞋、先天性因素、足外翻、外伤等因素有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足趾疼痛及相应的趾蹼间隙麻木。经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资料显示本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足部
常见症状: 足趾疼痛及相应的趾蹼间隙麻木
主要病因: 与穿高跟鞋、先天性因素、足外翻、外伤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诊断性局部封闭试验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且平时需注意穿宽松舒适的平底鞋。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女性。
病因-总述:
Morton跖头痛的发生主要与穿高跟鞋、先天性因素、足外翻、外伤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改变正常足结构,从而造成趾底总神经卡压,产生相应症状。
病因-基本病因:
1、穿高跟鞋
此因素为最常见的发病原因,穿高跟鞋可使前足负重增加,跖趾关节过度背伸,前足跖骨间深横韧带松弛,横弓塌陷,第2、3、4跖骨头下沉,正好对位于此处的趾底总神经过度压迫产生趾底总神经神经瘤。另外,由于足横弓的塌陷,跖骨头的下沉,可压迫跖骨头处与趾底总神经相邻的趾总动脉,引起动脉阻塞,趾神经缺血、缺氧、纤维化。
2、足外翻
可致足横弓增宽、塌陷,跖骨头下沉,引起趾间总神经卡压。
3、外伤
跖骨颈骨折、跖趾关节脱位等可压迫刺激相应的中间总神经。
4、先天性因素
如平底足、横弓变浅或消失、先天性第1跖骨缩短,可使第1跖骨头受压面积增大,压迫第1、2趾底总神经产生症状。
病因-危险因素:
有以下危险因素可使本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1、走路时脚趾用力过多。
2、运动时过度使用前足。
症状-总述:
Morton跖头痛常单侧发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趾疼痛及相应的趾蹼间隙麻木。站立、行走时加重,休息后脱去鞋子轻轻活动前足可减轻,疼痛的部位通常在受累的跖骨头区域,疼痛的性质可为钝痛、刺痛或烧灼痛。
症状-并发症:
可有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就医-门诊指征:
持续或反复足趾疼痛及相应的趾蹼间隙麻木,甚至影响行走,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骨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建议就诊当天穿着宽松衣服以便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的症状出现有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什么原因会导致症状的加重或减轻?
4、您有经常穿高跟鞋的情况吗?
5、您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是运动员吗?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
2、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我的疾病严重吗?
4、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您推荐进行哪些治疗?
5、是否需要手术?现在需要住院吗?
6、我的疾病会导致残疾吗?
7、我的疾病恢复发吗?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足趾疼痛及相应的趾蹼间隙麻木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X线检查、诊断性局部封闭试验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检查时,侧向挤压诸跖骨头,或从背侧和跖侧挤压疑有趾底总神经瘤的相邻跖骨头间腺可产生疼痛,并向相邻的两足趾放射。
2、检查者用拇指和示指分别置于疑有神经瘤的趾蹼间腺的背侧和跖侧,前后来回按动有时可触及神经瘤在跖骨间深横韧带上来回滑动,若存在一个增大的跖骨间滑囊或异常增大的趾底总神经痛,受累的两足趾间隙可变宽。
3、检查感觉时可发现受累的趾蹼间腺感觉减退或消失。
检查-其他检查:
诊断性局部封闭试验:用0.5%利多卡因1ml注射至受累的趾间隙,如疼痛消失则为阳性。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足部骨质改变,如第1跖骨缩短、第2跖骨颈疲劳骨折等。
诊断-诊断原则:
若患者跖骨头间隙出现与站立行走有关的疼痛,趾蹼间隙压痛、麻木,如在疼痛部位用利多卡因行诊断性封闭后症状消失,即可以诊断为Morton跖头痛。在诊断过程中,还注意与跖骨头骨软骨病、跖趾关节处胼胝、第2跖骨颈疲劳骨折等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跖骨头骨软骨病
亦称为Fieberg病,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多见。常发生在第2跖骨头,表现为受累的跖趾关节疼痛,站立行走时加重,跖骨头处有压痛,背侧软组织肿胀。急性症状消退后可扪及跖骨头增大,跖趾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可表现为受累的跖骨骨骺远端不规则且增亮,跖骨头呈月牙形、凹陷和密度增加,并有一些小圆形的透亮区。
2、跖趾关节处胼胝
亦可表现为跖趾关节处疼痛,活动、行走后加重。可见跖趾关节处的足底侧皮肤异常增厚、变硬,可有触痛,而受累的趾蹼间隙皮肤感觉正常。
3、第2跖骨颈疲劳骨折
常为长途行军引起,或见于长跑运动员,表现为第2跖骨头颈处疼痛,行走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但趾蹼间处的皮肤感觉正常,早期X线片多正常,晚期第2跖骨颈周围有骨膜反应及骨痂形成。
治疗-治疗原则:
Morton跖头痛可通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局部封闭治疗缓解疼痛,平时需穿着宽松舒适的平底鞋,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解除趾底总神经受压因素。
治疗-一般治疗:
本病患者应穿宽松舒适的平底鞋,以便使跖趾关节充分屈曲,足趾能充分活动。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此类药物可以缓解局部的疼痛和麻木,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双氯酚酸等。
2、局部封闭治疗
可用利多卡因加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龙,注射于病变的跖骨头疼痛间隙进行封闭,可以缓解相应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双氯酚酸、利多卡因、泼尼松龙
治疗-手术治疗:
1、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需手术治疗,可在病变跖骨头间隙的背面或跖面作一切口,彻底切除趾底总神经瘤,疗效比较肯定。神经瘤切除后足趾相邻两侧的皮肤感觉丧失,但对足趾的运动没有影响。
2、对于先天性足结构异常或其他肿物压迫神经的患者,也可通过手术恢复正常结构或切除肿物。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但若不及时去除病因如穿高跟鞋、错误的行走姿势等,可能还是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预后-危害性:
可出现足趾疼痛、麻木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经治疗,可改善相应临床症状,并实现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应避免穿高跟鞋等不舒适的鞋子,适当进行休息以及足部放松,同时还要纠正不正确的走路姿势。
日常-心理护理:
因本病可引起患者足趾疼痛、麻木等,影响患者日常行走,可使患者出现烦躁情绪,家属应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不良,增强治疗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可缓解,若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长期使用非甾体抗感染药应注意监测消化道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2、应用激素治疗时可能会引起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肌痛、关节痛、感染加重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和医生说明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纠正不良的坐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2、注意走路姿势,不要将重力全部放在前脚掌,应适当减轻前脚掌的压力。
3、不要穿高跟鞋、尖头鞋等,应穿宽头、舒适的鞋子。
4、适当运动,加强足底肌肉锻炼,锻炼后进行按摩,放松足底肌肉。
5、注意脚部保暖,不要用凉水洗脚,应及时根据天气以及自身感觉穿棉鞋、棉袜。
6、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术后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行处理
3、术后不要过早下地走路,但需要运动上肢,按摩下肢,能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并且能够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患者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饮食禁忌:
饮食一般无特殊禁忌,但用药治疗期间禁止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反应。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不要长时间穿高跟鞋,应穿宽头、舒适的鞋子。
2、避免长时间的行走、运动以及站立,不要多度适应前脚掌。
3、注意运动防护,以免出现足部损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