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硼酸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boric acid poisoning疾病概述: 硼酸中毒(b...
养生
疾病名称: 硼酸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boric acid poisoning
疾病概述:
硼酸中毒(boric acid poisoning)是由于硼酸自胃肠道、破损的皮肤及黏膜迅速吸收,在体内蓄积中毒。硼酸可以分布于脑、肝、肾等器官,而引起脑水肿、肝肾损害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皮疹。重症患者可以出现惊厥、谵妄、昏迷,甚至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主要通过询问病史及血硼、尿硼的检查是诊断硼酸中毒的主要手段。硼酸属于低毒类,如果救治及时,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头疼、头晕、意识障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
主要病因: 多因过量或应用不当,硼酸经皮肤、黏膜接触或者误服经消化道吸收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硼、尿硼、大便潜血实验、尿常规、肝肾功能
重要提醒: 如患者误服硼酸,出现面色苍白、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时,应该及时就诊。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发病率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无特发人群。
病因-总述:
多因过量或应用不当,硼酸经皮肤、黏膜接触或者误服经消化道吸收。硼酸自消化道或皮肤的破损处迅速吸收入血液,相当大量的硼酸会分布于脑、肝、肾等器官内,导致器官的病理改变和功能损伤。
病因-基本病因:
1、误服
误将硼酸水当做生理盐水口服;多次以硼酸水洗拭乳母奶头被婴儿吸吮;误服含有硼酸的杀蟑螂丸等,硼酸可被消化道黏膜迅速吸收引起中毒。曾有人误将硼酸当做食盐引起中毒。
2、外用
用高浓度的硼酸湿敷创面、含有硼酸的爽身粉或软膏涂布大面积皮肤患者皆可以使硼酸从皮损处吸收引起中毒。
3、注射或体腔洗涤
误将硼酸当做生理盐水供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而发生致死性中毒,或应用3%硼酸水洗涤体腔亦可被黏膜吸收而致中毒。
症状-总述:
由于硼酸可以分布于人体的多个器官,导致出现多个系统的症状表现。临床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头疼、精神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震颤、惊厥、昏迷甚至休克。
症状-典型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呃逆、腹泻甚至便血、腹部绞痛。呕吐物及粪便常带血液,或呈蓝绿色。呕吐、腹泻剧烈的患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也可以出现皮肤黄染等。
2、皮肤表现
出现猩红热样的鲜红色斑丘疹,均匀密集,触摸有砂纸感,用手按压皮疹会变白,黏膜及皮肤会出现剥脱现象,指尖、肛门及其他部位黏膜也可出现粉红色。
3、神经系统症状
头疼、视力障碍、烦躁不安、精神混乱、四肢麻木及感觉异常。重症发生震颤、惊厥、角弓反张和谵妄、昏迷等。
4、循环系统
面色苍白、皮肤寒冷、脉搏无力,以及体温、血压下降,最后常发生休克,可于1~2天内死亡。
5、肾脏损害
出现泡沫尿、无尿。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继发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
就医-家庭处理:
对于外用硼酸过量导致中毒的患者,可用大量的清水或肥皂水及时的进行局部皮肤或黏膜的清洗。
就医-急诊指征:
误服或接触硼酸后出现惊厥或昏迷时应及时到急诊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误服或者过量应用硼酸需要检查及治疗时应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应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使用过药物者需将药名、用法用量,以及可能接触过的毒物告知医生,以便迅速诊断,及时治疗。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由家属陪同就诊。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有服用或者过量的应用硼酸吗?
3、您误服或过量应用硼酸距离就诊多长时间了?误服或过量用了多少?
4、您在家里自己有进行催吐或者中毒局部清洗吗?
5、您腹泻了多少次?大便带血吗?
6、您小便怎么样,量有变少吗?
7、您接触毒物的局部皮肤上有皮疹吗?
8、您去其他医院看过吗?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中毒了吗?
2、我这个情况严重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吗?
4、我需要洗胃吗?会有什么损伤吗?
5、我这个能治好吗?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误服或者过量应用硼酸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或头疼、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就医时,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血硼、尿硼、大便潜血实验、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查,以明确诊断、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可有腹部疼痛或压痛。部分患者可见指尖、肛门及其他部位黏膜猩红热样的皮疹,以及黏膜与皮肤剥脱现象。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查体可出现肌张力增高或痉挛,可以出现肱二、三头肌腱反射亢进,及跟、膝腱反射亢进,甚至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硼、尿硼检查
该检查可以测定体内硼的含量,中毒患者可出现血硼、尿硼的含量升高。
2、大便潜血实验
中毒患者可以出现大便潜血阳性,表明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3、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可以出现白细胞、红细胞、白蛋白、管型,判断有无泌尿系统的损伤。
4、肝肾功能
该检查可以反应硼酸中毒对肝、肾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临床上硼酸中毒患者多有误服,或者过量应用硼酸的病史,再根据患者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临床表现,并结合血硼、尿硼、大便潜血实验、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可作出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排除松节油中毒、薄荷脑中毒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毒物接触史
患者有皮肤接触或者误服硼酸史。
2、临床表现
误服者常在误服后48h内突然发病,除造成消化道损伤、黏膜糜烂外,吸收后还会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呕吐物及粪便常带有血液,或呈蓝绿色。从破损皮肤接触发病者比口服晚,常出现鲜红色皮疹,以四肢、足心、手掌、面颈部最明显,口周、臀部及会阴部皮肤可以出现猩红热样红斑1~2日后脱皮。重症患者可以出现震颤、惊厥、角弓反张、谵妄、昏迷,以及体温、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
3、辅助检查
(1)血硼、尿硼检查对诊断硼酸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2)大便潜血实验、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查有助于确定中毒的程度以及对器官的损伤程度。
诊断-鉴别诊断:
1、松节油中毒
两者均有头疼、眩晕等神经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皮疹等皮肤损害。硼酸中毒患者有硼酸接触史,血硼、尿硼升高,松节油中毒患者,有松节油应用及接触史,呼气有松节油气味,但血硼、尿硼正常。
2、薄荷脑中毒
两者均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的临床症状。薄荷脑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对心脏有抑制作用,硼酸中毒的轻度及中度患者一般对神经系统及心脏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血硼、尿硼检查,询问患者的毒物接触史可以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硼酸中毒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帮助中毒患者及时的排除毒物,给予局部清洗、催吐、洗胃、导泻,注意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同时对患者不适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者可给予透析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对于呕吐、腹泻剧烈的患者可能出现脱水、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钾等以对症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镇静药物
对于出现惊厥、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的患者,可给予安定、苯巴比妥以镇静。
2、止痛药物
对于出现剧烈疼痛的患者,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如哌替啶、吗啡等。
3、保肝药物
对于肝功能损伤严重的患者,必要时给予保肝药物,如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治疗-相关药品:
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钾、碳酸氢钠溶液、安定、苯巴比妥、哌替啶、吗啡、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透析: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给予透析治疗。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经过透析的设备进行过滤,后再输注到患者体内,以降低血中硼的含量,减轻肝肾功能的损伤。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对于外用导致中毒的患者,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及时的进行局部皮肤或黏膜的清洗,减少毒物的吸收。
2、对于口服中毒的患者,立即催吐,选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洗胃,因硼酸排泄缓慢,不论就诊早晚均应洗胃,以减少毒物吸收。
3、应用硫酸镁进行导泻,促进毒物排泄。
预后-一般预后:
硼酸属于低毒类,硼酸中毒患者一般不能自愈。多数轻、中度中毒者经过治疗后可完全康复,重度中毒者可出现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于24h内死亡。
预后-危害性:
重度中毒者可出现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于24h内死亡。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的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多数轻、中度中毒者经过治疗后可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相关数据研究。
预后-根治性:
多数轻、中度中毒者可以根治。
日常-总述:
硼酸中毒患者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平时应用硼酸时应注意严格遵医嘱使用,并将药物妥善安置,放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多饮水
硼酸中毒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多饮水以促进毒物排出体外。
2、注意皮肤清洁
部分硼酸中毒患者会出现皮疹甚至皮肤、黏膜的剥脱,应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感染。
3、妥善安置、使用药物
应用硼酸时应注意严格遵医嘱使用,将药物放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复诊,便于医生监测治疗是否有效和病情是否进展,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特殊护理:
对患者进行催吐时应注意体位,以免将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出现窒息。
饮食调理:
硼酸中毒患者多有消化道症状,良好的饮食习惯对硼酸中毒患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注重科学合理的饮食调理,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饮食建议:
1、饮食营养要均衡,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合适,搭配适当。
2、注意补充维生素,适当进食新鲜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1、硼酸属于酸性药品,发生中毒时不要饮用酸性饮料及有刺激性的饮料。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消化道黏膜。
预防措施:
应用硼酸时应注意严格遵医嘱使用,并将药物放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外用含有高浓度硼酸的制剂时,应把控用时、用量,避免因过量使用而中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