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贫血性心脏病疾病英文名称: anemic heart disease疾病概述: 贫血性心...
养生
疾病名称: 贫血性心脏病
疾病英文名称: anemic heart disease
疾病概述:
贫血性心脏病(anemic heart disease)是指因长期存在中度以上贫血(即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0g/L)而引起的心血管病变。贫血性心脏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患者可出现乏力、呼吸急促、心悸等不适,甚至还可引发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乏力、呼吸急促、心悸
主要病因: 中度以上贫血
检查项目: 血常规、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
重要提醒: 因贫血有多种,在治疗之前,往往需要明确患者贫血的具体类型,以便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患有中度以上贫血的患者。
病因-总述:
贫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综合征,其病因复杂多样。通常来说,贫血程度达到中度以上,即血红蛋白水平(Hb)低于70g/L,易引起心血管病变。
病因-基本病因:
1、贫血引起高排量型血循环,增加心脏负荷。
2、贫血可诱发心绞痛。
3、严重贫血可因心肌缺血而引起心肌变性等改变。
症状-总述:
因贫血引起的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其产生的症状通常在贫血纠正和红细胞数恢复正常后缓解。严重贫血患者多有乏力、呼吸急促、心悸等症状,有时可有心绞痛和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症状-并发症:
长期的严重贫血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是当心脏有额外负荷时,如体力劳动、发热、妊娠等。值得注意的是,贫血患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时,应考虑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因为单纯贫血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很少见。
就医-就诊科室:
首诊科室为心内科,对于确诊贫血者,可至血液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外出时最好有亲友陪同,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不适表现?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还有其他不适吗?
3、之前有确诊过什么疾病吗?
4、您平时的生活习惯怎么样?
5、您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吗?是否有用药控制?
6、有做过什么检查吗?结果如何?
7、有治疗过吗?
8、家里人有过类似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2、是什么原因可能导致了我的症状?
3、我现在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
5、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治愈后会不会影响之后的生活呢?
8、现在开始我应该注意什么呢?
9、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病情。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可进行血常规、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尤其是听诊,以初步了解情况。通常体格检查可发现心动过速,心前区搏动增强,周围血管扩张,水冲脉及脉压增加。严重贫血,如Hb水平降低到30g/L左右时,心脏有明显增大,常出现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心前区有功能性收缩期杂音,在胸骨左缘最响,杂音可能是由于血流通过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口的速度加快和血黏度降低所致。有时在心尖区或沿胸骨左缘可听到舒张早中期隆隆样杂音,该杂音可能与通过二尖瓣和三尖瓣血流的增加有关。
检查-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血红蛋白水平,以帮助判断贫血的严重情况,更好地评估病情。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因其经济、简单的特点,故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观察心脏疾患的工具之一。贫血进展时心电图改变较常见。当Hb<70g/L时,心电图会出现T波压低和倒置,输血后这些改变通常会恢复正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胸片能显示出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形态、位置和轮廓,能观察心脏与毗邻器官的关系和肺内血管的变化。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能直观、准确、无创且动态地观察心脏的大小、结构,测量心室壁厚度,评估心脏功能,且可早期及时地发现心脏病变,进行追踪及动态观察。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贫血和(或)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结合相关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则可做出诊断。严重贫血的患者还要警惕心力衰竭的可能。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贫血性心脏病,首先应积极纠正贫血,必要时还可考虑输血。只要病程不太晚,通常在纠正贫血后,心脏的改变一般能够恢复。对于存在明显心脏不适者,还可应用相关药物来进行改善。
治疗-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预防感冒等。
治疗-药物治疗:
1、治疗贫血
(1)如心功能处于代偿者,视病情可给予补充铁剂(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为避免对胃肠道刺激,宜在餐后服用。
(2)若因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巨幼细胞贫血,可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
2、改善心脏症状
(1)可以给予呋塞咪等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以迅速减轻心脏容量负荷。
(2)若合并有心绞痛者也可应用硝酸脂类(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或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3)洋地黄类强心剂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但贫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属于一种高排血量性心力衰竭,故不能将其作为首选药且使用应谨慎。只有当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适当少量多次输血无效时才可使用。常用地高辛等。
治疗-相关药品:
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叶酸、维生素B12、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呋塞咪、地高辛
治疗-手术治疗:
暂无特异性手术治疗方法。
治疗-其他治疗:
由于慢性贫血患者的心脏对Hb水平降低已做出代偿,对因输全血而引起的血容量增加耐受性差,而浓缩红细胞的容量仅约为全血的一半。故有条件应尽可能输注浓缩红细胞,而避免应用全血。最好是少量多次输红细胞悬液,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贫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通常与有无基础心脏疾病、贫血发展的进度等有关。一般来讲,无基础心脏病者出现贫血时,即使其血红蛋白水平只有70g/L,仍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而有冠心病的患者,因贫血降低了其心绞痛的阈值,故即使轻度贫血,患者也有可能发生心绞痛。
预后-危害性:
严重贫血的患者不仅可能会引起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改变,还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后,能够纠正贫血,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寻找贫血的病因,积极治疗,遵医嘱正确用药,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情绪激动等可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患者应保持平稳的心态。
日常-用药护理:
口服铁剂治疗者应注意,铁剂应与食物同服,由于维生素C可增加铁的吸收,与果汁同服效果更佳。服用铁剂期间不要饮茶,因为茶会破坏铁质,影响铁的吸收。若服用的是水剂时,应使用吸管,服后漱口,防止造成牙齿着色。同时应告知患者服用铁剂后大便为黑色,避免患者因此产生紧张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休息
(1)休息可以减轻心肺负担,减轻缺氧状况。
(2)轻度贫血可以适当活动,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但需要多休息。每天应有午休。活动时若出现头晕、眼花的现象,马上去枕平卧,以增强头部循环血量,缓解头晕症状,防止意外发生。
(3)重度贫血的患者,需卧床休息,满足患者生活基本需要,防止继发皮肤感染。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护理治疗应集中进行,以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2、预防并发症
(1)皮肤护理:患者处于贫血状态,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清洁皮肤、防止皮肤破溃。在缺氧情况下容易发生压疮,因此卧床患者应定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2)口腔护理: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口腔黏膜溃疡者,每日口腔护理2-3次,局部外涂口腔溃疡膏。使用软毛牙刷刷牙;空气干燥时,口唇外涂复方薄荷油以湿润口唇防止干裂。
(3)病室环境: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3次,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减少陪伴、探视人员,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4)病情观察:每日测体温3次,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减轻贫血症状
(1)严重的贫血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应半卧位,这样利于肺组织扩张,增加气体交换。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2)输血的护理:输血前应严格三查七对。输血中,注意输血速度不易过快,以防止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功能不全。同时应观察患者有无发冷、发热、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若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4、恢复自理能力的护理
严重贫血患者症状缓解后,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血色素及红细胞值,为患者制定适宜的活动锻炼计划。首先床上活动,然后鼓励患者床边活动,再根据患者活动后的情况适当增加活动量,使患者逐渐地能够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如入厕、洗漱、进食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患者如出现头晕、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症状时,协助其卧床休息,并适当减轻活动量。保护患者防止意外发生。
日常-特殊护理:
输血治疗后可采取半坐卧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亦可减轻心脏容量负荷。
饮食调理:
适当的饮食调整可对疾病发展有积极效果,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贫血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铁和高维生素饮食,同时按贫血原因进行调控。
2、对于缺铁性贫血和叶酸维生素缺乏所致贫血的患者,应注重摄取肝脏、牛肉、绿色蔬菜。
3、针对口腔疼痛和口腔黏膜溃疡的患者,鼓励进食,可以少吃多餐,多饮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饮食禁忌:
避免高脂肪食物、豆浆、碱性食物、茶、咖啡、含鞣酸较多的蔬菜和水果、桃仁、杏仁、海带、胡萝卜等,以去除减少或抑制铁吸收的因素。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积极预防和纠正贫血,避免长时间处于贫血状态。
1、平时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肝、蛋黄及海带等。要注意饮食的合理配合。
2、许多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损伤骨髓。化学因素如苯有机砷、抗肿瘤药物、磺胺类药物等;物理性因素如X线、中子等均可损害骨髓,是造血的大敌。因此应严格执行防护措施,遵守操作规程,尤其不可滥用对造血功能有害的药物,还应避免不必要的X光照射。
3、失血也是导致贫血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各种失血性疾病如钩虫病、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应积极进行治疗。
4、发现贫血时积极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