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腮腺隙感染疾病英文名称: infection of parotid space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腮腺隙感染
疾病英文名称: infection of parotid space
疾病概述:
腮腺隙又称腮腺间隙,位于腮腺鞘内,该间隙为腮腺及通行于腺体内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结所充满。腮腺间隙内侧面未封闭,直接通咽旁间隙和翼颌间隙,易发生病变。腮腺隙感染(infection of parotid space)是由于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细菌或邻近组织的炎性病灶,可有咽部及颈部剧烈疼痛,并影响吞咽及颈部活动。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必要时还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咽部及颈部疼痛、吞咽困难,下颌角处红肿、坚硬、触痛
主要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细菌或邻近组织的炎性病灶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测定、腮腺造影CT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感染可侵犯颅内,引发脑膜炎。因此,一旦确诊此病,需及早进行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有腮腺炎病史者。
病因-总述:
本病最主要的病因是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细菌或邻近组织的炎性病灶(如咽旁脓肿以及局部损伤继发感染等)后,因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其炎症扩散,而导致本病。
病因-危险因素:
曾患有腮腺炎的人群,更易患本病。
症状-总述:
患侧咽部及颈部疼痛剧烈,并可放射至同侧耳内,疼痛影响吞咽及颈部活动。但咽部无肿胀,扁桃体无推移现象,无牙关紧闭。腮腺部位即下颌角处红肿、坚硬、触痛,如炎症局限脓肿已形成,则局部变软。
症状-并发症: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感染可扩散至周围组织甚至颅内,引发耳部病变、神经炎,甚至脑膜炎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6、您最近感冒了吗?原来得过腮腺炎吗?
7、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有后遗症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咽颈部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血常规、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测定、腮腺造影CT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咽部黏膜有无红肿、充血,下颌角有无红肿、触痛,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及触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
2、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测定
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会增高,淀粉酶增高的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腮腺造影CT检查:医生通过此项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侵袭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腮腺炎病史,以及咽颈部剧烈疼痛、下颌角红肿的临床表现,结合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测定、腮腺造影CT检查,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对于疼痛剧烈者,还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不适症状。对于有脓肿形成者,可行脓肿切开引流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1、早期局部热敷,理疗或涂消炎膏,如鱼石脂膏,使炎症吸收或局限。
2、对于咽颈部剧烈疼痛者,可酌情予以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以缓解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抗感染治疗: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头孢地尼等。
治疗-相关药品:
鱼石脂膏、布洛芬、阿司匹林、青霉素、头孢地尼
治疗-手术治疗:
一旦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引流的切口做在腮腺肿胀的最突起处,与面神经平行。如脓肿范围广泛,切口可紧贴耳廓前方。切开引流手术,可使脓液排出,以免病情继续发展。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7~14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积极治疗,一般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疾病可得到治愈,预后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有咽颈部剧烈疼痛,影响吞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术后未痊愈患者可进行擦浴。
5、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
6、患者日常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一周后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避免水洗手术部位,保持其清洁与干燥。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家属可尽量采取蒸、煮、炖、烩的方法烹调食物。
2、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肉羹等。
3、患者要饮食清淡,多喝新鲜蔬菜、水果汁,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4、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术后患者排气后先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温和饮食,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少吃油腻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定期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