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食管蹼和食管环疾病英文名称: esophageal rings and webs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食管蹼和食管环
疾病英文名称: esophageal rings and webs
疾病概述:
食管蹼和食管环(esophageal rings and webs)易与食管肌肉收缩和狭窄相混淆。严格讲,食管蹼是由食管腔内仅由黏膜和黏膜下层构成的薄(2~3mm)而脆的蹼状隔膜,可见于食管的任何部位。食管环常指由食管黏膜层和肌层所组成的一层厚而韧的狭窄环。患者通常无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食管蹼和食管环的X线表现难以区分,因此还应依据症状、体征、内镜下活检等鉴别。目前主要使用食管扩张术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消化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食管
常见症状: 间歇性吞咽困难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X线钡餐造影、组织病理检查、食管内镜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注意细嚼慢咽,避免紧张、激动。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由于大多数患者无症状,目前尚不清楚本病的真正患病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
病因-总述:
目前,食管蹼和食管环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国内多数观点认为,是一种胚胎发育异常。但国外学者认为,食管环还可继发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慢性损害,如食管裂孔疝、嗜酸性食管炎等。
症状-总述:
大多数食管蹼和食管环无症状。有症状的患者通常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特别是对于坚硬的固体(如肉或面包)。症状的存在和严重程度取决于食管腔的内径。患者食管腔小于13mm(39Fr)时常难以吞咽固体食物。但若同时存在滑动性食管裂孔疝,则食管环内径为13~20mm时就会出现吞咽困难。患者有时表现为突发吞咽困难或因食物嵌塞而完全无法吞咽唾液。
症状-并发症:
食管梗阻为其并发症之一,如反复发作,引起食管扩张,可导致食管自发性破裂。
症状-伴随症状:
在极少数情况下,患者患有Plummer-Vinson综合征并伴有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患者常有消瘦、苍白,时而发红,舌质红而光滑,舌乳头消失,多数缺齿或完全无牙、口角皲裂、匙状指、脾大,甚至巨脾,再有吞咽困难表现。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消化内科、耳鼻喉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颈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颈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若考虑进行胃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饮食习惯规律吗?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过烫的食物?
4、您平时生活压力大吗?出现不适与情绪有关吗?
5、您以前有过食管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6、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7、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癌变吗?
4、我需要做胃镜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相关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情况。之后可能建议进行X线钡餐造影、组织病理检查、食管内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观察患者的状态,还可触及患者颈部、腹部等。患者需要放松肢体来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检查-病理检查:
对于食管环患者,还可能需要进行食管组织活检,以检查有无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组织学上,食管环由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组成,伴有基底细胞增生和角化过度,常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若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每高倍镜视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个),则提示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检查-其他检查:
通过食管镜,观察食管是否有璞状或环状狭窄以及狭窄程度和位置,并且在食管镜下取食管组织行病理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另外也可以在内镜下治疗本病。但检查食管环和食管蹼时,内镜的敏感性低于钡剂食管造影。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钡餐造影可以帮助医生直观、清晰地观察食管病变发生的部位、范围及形态等。患者取俯卧位(或俯卧斜位),吞服固体食团后做Valsalvai动作(即屏气紧绷)。吞服钡剂(12.8mm片剂)或团状棉花软糖有助于明确吞咽困难的病因是否为食管环,若吞服后引发症状重现则提示有食管环。
诊断-诊断原则:
通过食管X线钡餐造影和(或)上消化道内镜等检查,来评估吞咽困难或其他上消化道症状,通常是食管蹼和食管环的诊断方法。
诊断-鉴别诊断:
食管蹼和食管环的鉴别诊断内容广泛,还包括吞咽困难的其他病因。可以通过病史、食管X线钡餐造影和上消化道内镜来鉴别。
1、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通常表现为固体和液体食物都难以吞咽,且症状不是间歇性的。食管X线钡餐造影可帮助鉴别。
2、食管狭窄
食管狭窄的轴向长度比食管蹼和食管环长,且末端呈锥形。与肌性食管环不同,食管狭窄时管腔直径不会随蠕动而改变。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通常无需特异性治疗,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紧张、激动。而对于有症状的食管蹼和食管环患者,治疗目标是缓解吞咽困难和预防症状复发。目前主要使用手术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复发性症状性食管环,在反复进行扩张食管的同时,还会使用药物进行抑酸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常用奥美拉唑等。
治疗-相关药品:
奥美拉唑
治疗-手术治疗:
1、目前主要使用食管扩张术进行治疗。主要用大型号探条扩张器或气囊扩张器来进行。
2、内镜下电烙切开术可用于扩张难治性食管环。
3、国外有病例报告显示,内镜下激光切开术能成功治疗难治性食管蹼。
4、有研究显示,对少数患者使用活检钳成功破坏了Schatzki环。该疗法应仅用于标准疗法难以控制的病例。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一般与病情进展、治疗干预等有关。
预后-危害性:
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反复发作的食管梗阻,引起食管扩张,最终导致食管自发性破裂。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后-复发性:
部分病例可能会复发。
日常-总述:
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症状的缓解,并能促进疾病的康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容易加重本病的症状,因此日常应保持精神愉快。
日常-生活管理: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整休息时间,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
2、根据气候变化,适量增减衣被,尤其是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全身特别是胃部不要受凉。
3、可参加适量的健身运动。
饮食调理:
本病可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饮食建议:
1、规律进食时间,少食多餐,建议低脂低热量清淡饮食。
2、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磨碎的食物能和唾液、胃液充分混合,减少食物造成的损伤和刺激,保护有病的胃黏膜,同时有利于消化吸收。
3、若是感染性食管炎,则需要饭前洗手,餐具不与其他人混用,餐具及时消毒。
4、进餐时要放松,避免有压力,特别是在进食时切勿生气,避免紧张、焦虑、忧郁。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以促进胃的调节和保护机能,对稳定病情、促进康复也有重要意义。
5、注意营养丰富均衡,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搭配适当。
6、食物的选择以清淡软烂、细嫩、含低纤维素、富有营养为主。这样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更有利于胃黏膜的恢复。主食可吃细面条、馒头、发糕、包子等。症状严重者,可吃一些软性食物,例如米汤、藕粉、香蕉、南瓜类。患者宜食肉纤维短而柔软的肉类,如鱼、虾、鸡肉、嫩牛肉、瘦猪肉等。多食不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嫩黄瓜、西红柿、嫩茄子、冬瓜、嫩白菜、菠菜叶等。食物要加工得细、碎、软、烂,烹调方法中多采用蒸、煮、炖、烩、煨等,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以保护胃黏膜。
7、对出现贫血或营养不良者,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黑木耳、瘦肉、鱼、鸡、蛋类、动物血等,并注意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补充,包括维生素B12和叶酸,适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
饮食禁忌:
1、忌高脂肪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薄荷、可可饮料、番茄汁、柠檬汁等。
2、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可做过敏原检测,找出过敏的食物成份,避免食用过敏食物。
3、忌吸烟,酗酒,忌辛辣食物,忌过冷过烫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以下方法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1、戒烟酒,戒高脂肪食物。
2、拒绝暴饮暴食,忌过冷过烫食物,忌辛辣食物。
3、坚持锻炼,减轻体重,尽量避免长时间卧床。
4、保持愉悦心情,避免情绪紧张,激动。
5、尽量避免物理、化学性刺激,放射性刺激,预防真菌及病毒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