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疾病概述: 室性逸搏(ventricular escape)是指心...
养生
疾病名称: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疾病概述:
室性逸搏(ventricular escape)是指心室的上级起搏点均不能正常发放激动或激动不能下传时,心室起搏点发出激动控制心室的异位心律。室性逸搏心律(ventricular escape arrhythm)又称室性自搏心律、室性自主心律、室性自身心律,是指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逸搏。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也可以引起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患者可出现胸闷、头晕、无力等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胸闷、头晕、无力、心绞痛
主要病因: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脑钠肽检测、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冠状动脉造影
重要提醒: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患者应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避免心脏损害加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参考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参考资料。
病因-总述: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病因较多,如严重心脏病、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等。以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所造成的高度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最为常见。
病因-基本病因:
1、严重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通常是晚期心脏病的表现。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严重窦性心动过缓且房室交界区未发出逸搏。
4、其他如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及低温麻醉等。
症状-总述: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患者的心脏频率仅为20~40次/分时,可对血流动力学常产生影响,出现胸闷、头晕、无力等症状。常伴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如心率过慢,可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可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严重者可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症状-并发症:
1、心力衰竭
左心衰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倦怠乏力、运动耐量下降等;右心衰时会引起全身特别是下肢和腹部水肿等。
2、阿-斯综合征
患者常表现为突发短暂意识丧失、晕厥或抽搐。
3、心脏性猝死
部分患者在死亡前并没有任何表现,但有时在死亡前的1小时会出现胸痛、感觉心跳得厉害(心悸)、呼吸困难等表现。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至心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听诊器听诊和心电图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多久了?
2、之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发作之前在做什么?都进行过哪些措施令疼痛缓解?
3、还有哪些不适症状?
4、既往还有什么疾病史?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
5、对既往疾病都进行过哪些治疗?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得如何?
6、平时是否有吸烟、饮酒的习惯?每天的量是多少?
7、直系亲属中有人有心脏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病情严重吗?有没有生命危险?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
5、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和治疗冲突吗?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胸闷、头晕、无力、心绞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血生化、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脑钠肽检测、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的心脏进行叩诊和听诊检查,了解心脏的形态、大小有无变化,通过心脏听诊闻及的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初步了解心脏病变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细胞计数,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2、血生化
可以了解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损伤等。
3、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脑钠肽检测
抽血检查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指标,可帮医生识别是否存在心肌损害。心肌肌钙蛋白I或T(cTnl/cTnT)、心肌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这几项指标最有诊断价值。脑钠肽测定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衰。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可将心脏的电活动显示为纸上的描记曲线,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及诊断本病。本病心电图检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心室率一般为30-40次/分,逸搏间期多数规则,少数略不规则。
(2)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秒。
(3)继发性ST-T改变,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下移、T波倒置;在QS波或S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拾高、T波直立。
(4)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QRS波与P波无关,呈房室分离。
2、动态心电图
能够连续24小时记录日常活动时心脏产生的电活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心脏情况。
3、心脏电生理
是记录心脏电活动和电通路的检查,有助于确定心律紊乱的原因和最佳治疗方法。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可显示心脏结构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有助明确诊断。
2、冠状动脉造影
能较明确的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性病变的位置、程度与范围,有助于了解心脏缺血情况,进一步明确病因。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等病史,出现胸闷、头晕、无力、心绞痛等症状,并结合血常规、血生化、心肌损伤标志物和脑钠肽检测、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冠状动脉造影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常伴血流动力学改变,需急诊处理。应尽早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停用引起本病的药物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植入心脏起搏器。
治疗-一般治疗:
1、伴器质性心脏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
2、停用洋地黄、奎尼丁,纠正高血钾,酸中毒等。
治疗-药物治疗:
可静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室率,改善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异丙肾上腺素
治疗-手术治疗:
1、植入临时起搏器
医生会把一根电极放到心脏的心室里,体外连接着起搏器。这个起搏器就会像遥控器医院一样发放电刺激,操控心脏跳动。由于这种起搏器的心脏内电极和体外连接,只能暂时应用,在患者渡过心跳慢的危险阶段之后就要尽快取出来。
2、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永久性起搏器的电极通过穿刺静脉植入在心脏里,一般不再更换,所以终生都存在于心脏里,是真正永久性的。但是如果起搏器电池耗竭了,就要更换起搏器。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通常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常提示有较严重的心脏疾病、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预后一般较差。若治疗不及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等危重情况,严重时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若诊治不当,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影响心脏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健康。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患者除需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日常生活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患者日常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心态,家属应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反复发作易造成心理负担,情绪激动可增加本病的发病风险,患者应对所患疾病有个初步了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家庭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易发作因素,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调动生活情趣,使其思想放松,注意力转移,调整心情,提高免疫力,加强身体素质。
日常-生活管理:
1、疾病发作时患者需要立即卧床休息,尽量减少移动。
2、病情稳定后,应早期进行适量活动。活动量的增加应循序渐进,可咨询相关医护人员。
3、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声,防止各种环境污染。
4、戒烟。
5、积极治疗导致本病的原发疾病。
6、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时排便用力导致心脏破裂或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
日常-病情监测:
做好脉搏、心率、血压、血脂、血糖监测,及时了解病情预后及危险因素。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定期复查,加强对心电图的监测。若病情突然变化,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患者病情发作时应禁食,症状缓解后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随后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
饮食建议:
1、可选用粗杂粮、脱脂奶、鱼类、瘦肉、大豆及其制品、各种蔬菜水果。
2、洋葱、海带、香菇、芹菜、木耳、大蒜均有降脂作用,可适量选用。
3、多食香蕉、蜂蜜及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性。
饮食禁忌:
1、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油条、炸糕,油炸方便面、全脂乳、奶油,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脂等。
2、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鱼子、脑、肝、松花蛋等。
3、含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如冰淇淋,甜点心。
4、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高度酒、浓茶、咖啡等也应忌用。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积极治疗可导致本病的原发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洋地黄过量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