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枢椎齿状突骨折疾病英文名称: odontoid fracture of the axis...
养生
疾病名称: 枢椎齿状突骨折
疾病英文名称: odontoid fracture of the axis
疾病概述:
枢椎齿状突骨折(odontoid fracture of the axis)是一种累及寰枢椎区域稳定性的严重损伤,发生率约颈椎损伤的10%。多由交通事故、工伤等所致,表现为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等。由于具有特殊的解剖学结构,其不愈合发生率也较高,因有不稳定性因素的存在,有可能导致急性或延迟性颈椎脊髓压迫,并危及患者的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脊柱
常见症状: 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头颈屈曲性损伤
检查项目: X线、CT、MRI、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外伤,受伤后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救治时机。
临床分类:
根据齿状突损伤的位置分类
1、Ⅰ型
齿状突尖端翼状韧带附着部的斜行骨折,约占4%。
2、Ⅱ型
齿状突与枢椎椎体连接处的骨折,占65%。
3、Ⅲ型
枢椎体部骨折,这一部分相当于胚胎时期前寰椎与尾侧体节融合处,占31%。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齿状突骨折占所有枢椎骨折的50%~60%,占所有急性颈椎骨折的8%~15%。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司机、工人等。
病因-总述:
齿状突骨折多因头颈屈曲性损伤所引起。枢椎上接寰椎,下连第三颈椎,无典型椎体,只是与第三颈椎椎体连接部呈椎体形态,其上部为一骨性柱状突起,形若牙齿状,故称齿状突,与寰椎前弓内侧形成关节,借助坚强的横韧带及翼状韧带等维持其稳定,并限制齿状突的活动范围。当外力突然作用头部屈曲时,齿状突与寰椎前弓和横韧带构成的牢固解剖结构向前冲击,齿状突即可与椎体分离造成骨折。外力也可能是剪切和撕脱联合作用,造成不同类型骨折。
病因-危险因素:
车祸、建筑工地等场所被坠落的重物砸伤,容易导致枢椎齿状突骨折。
症状-总述:
枕部和颈后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并常有枕大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痛。颈部僵硬呈强迫体位,典型的表现是患者用手扶持头部以缓解疼痛,头颈活动受限,以旋转运动受限最明显。神经症状以不全瘫和神经痛最为常见。症状的轻重视骨折移位压迫脊髓的程度和部位而定,严重者可发生呼吸骤停,常当场死亡。
症状-并发症:
迟发性脊髓病多见。损伤后未获治疗或治疗不当,寰枢椎逐渐移位。相对而言,缓慢减少缓冲间隙,在一定限度内,脊髓有一定适应能力,但超出了脊髓的适应极限就会出现相关的脊髓受压迫症状。包括痉挛性半瘫、大小便失禁、布朗-色夸氏综合征、单肢瘫、四肢瘫、吞咽困难和枕大神经痛。神经损害症状可表现为渐进性加重或间歇性发作,有些病例于伤后数年、数十年后出现症状与体征。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6、您最近受过外伤吗?
7、怎么受的伤呢?
8、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有后遗症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受伤后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需要进行X线、CT、MRI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检查可见上颈椎压痛,头颈活动受限,以旋转运动受限最明显。肢体深反射活跃,枕部感觉减退。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是诊断齿状突骨折的主要依据之一,除拍摄正常的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片之外,如情况允许,还可在医师指导下拍摄过伸及过屈位X线片,一般可明确齿状突骨折类型、部位及是否并发脱位等。
2、CT
目前CT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及分型齿状突骨折的最有效方法。对临床上可疑的病例必须常规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CT检查可明确齿状突骨折部位、类型、骨折线是否累及椎动脉孔及是否存在游离齿状突。
3、MRI
可以明确齿状突骨折是否伴有横韧带损伤、脊髓损伤及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等。
诊断-诊断原则:
临床上齿状突骨折需依靠明确外伤史,枕颈部疼痛、压痛和旋转活动受限,伴或不伴四肢的感觉、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齿状突骨折的治疗需要结合骨折的分型、寰枢椎的稳定性、是否并发脊髓损伤、是否并发横韧带损伤、是否陈旧性骨折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综合考虑。单纯的Ⅰ型和Ⅲ型骨折相对稳定,骨折断端血运良好,采用非手术治疗;Ⅱ型骨折保守治疗不愈合率高,因此多采用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恢复期间可使用些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碳酸钙。
治疗-相关药品:
碳酸钙
治疗-手术治疗:
目的是稳定寰枢椎,防止因不稳定造成迟缓性脊髓压迫。手术方法有寰枢椎固定术和枕颈固定术,对合并神经损伤者行寰椎后弓减压并寰枢椎固定,必要时还应将枕骨大孔后缘压迫脊髓部分切除,再施行枕颈融合。
治疗-其他治疗:
1、牵引复位
牵引方法应用枕颌牵引,取正中位,时间为1~3周,直到骨折已经复位,即行头颈胸石膏固定,固定时间3~4个月。
2、颅骨牵引
通常不宜采用,只有在移位严重,或伴有下颈骨折脱位时方可采用,但牵引重量也不宜太大,以避免牵引过大引起齿状突骨折部分离影响愈合。
3、头环石膏固定
它即可调节复位又具有能够保持高度的稳定作用,但这种装置的安装给患者带来一定不便,由于穿钉和固定其并发症不少见,这种装置和技术也比较复杂。
4、功能锻炼
牵引固定期间,患者应加强四肢关节的屈伸活动。解除牵引和固定后,逐渐进行颈部屈伸、侧压及旋转活动。早期应避免做与受伤暴力相同方向的运动,以防止骨折愈合不坚固而发生再次骨折等损伤。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若无脊髓压迫,及时接受治疗一般预后较好;病情严重者预后则较差。
预后-危害性:
严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甚至死亡。
预后-治愈性:
多数可以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术后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应严格卧床,禁止活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避免水洗手术部位,可进行擦浴。
5、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6、家属日常帮助患者按摩肢体与定时翻身,防止出现血栓和褥疮。
7、打石膏的患者注意保持石膏的干燥与固定,避免石膏移位。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进行CT的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时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干燥。
2、放置引流管的患者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压折或者牵扯引流管。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适量吃些粗纤维的食物或者西梅泥,保持大便的通畅。
7、术后患者可先给予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
2、注意日常保护,去工地时注意戴安全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