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枢椎椎体骨折疾病英文名称: fracture of the axis body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枢椎椎体骨折
疾病英文名称: fracture of the axis body
疾病概述:
枢椎椎体骨折(fracture of the axis body)是指发生在第二颈椎齿突基底与椎弓峡部之间区域的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枢椎椎体骨折的致伤原因多见于交通事故伤、坠落伤、滑雪伤、跳水伤等,可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等,若压迫颈段脊髓则有生命危险。轻症者经过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颈部疼痛、僵硬、颈椎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主要为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外伤所致
检查项目: X线、CT、MRI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临床分类:
枢椎椎体骨折的部位位于齿突基底部和双侧椎弓根之间,按照骨折的形态,可分为3型。
1、Ⅰ型
骨折线呈冠状排列的垂直的枢椎椎体骨折。
2、Ⅱ型
骨折线呈矢状方向的垂直枢椎骨折,即枢椎侧块骨折或枢椎上关节突骨折,其损伤机制是轴向压缩和侧屈暴力通过枕骨髁传导到寰椎侧块,再传递到枢椎侧块,引起压缩性骨折(实际上是枢椎侧块骨折)。
3、Ⅲ型
骨折线呈水平方向的椎体部骨折,即齿突Ⅲ型骨折。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枢椎椎体骨折占枢椎损伤的11%~19.7%,占上颈椎损伤的10%~12%,临床上并非罕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男性略多于女性。
病因-总述:
枢椎椎体骨折的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占71%-80%,其他原因有高处坠落、滑雪、跳水等。此外,少部分患者可因脊柱结核、肿瘤、骨质疏松等,导致病理性骨折。
症状-总述:
枢椎椎体骨折的最常见症状是颈部疼痛,另一个常见的症状为颈椎活动受限。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吞咽困难等。神经症状发生率较低,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Ⅰ型骨折的患者伴随神经损害的概率较高。
2、枢椎椎体前半部分连同寰椎移位,而枢椎椎体后侧骨折碎片仍留在原位,从而造成脊髓受压的危险,但也有神经功能完整仅以颈部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者。
3、Ⅱ型骨折的患者一般不伴有神经损害症状,仅有局部症状,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
症状-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有颈椎不稳、骨折畸形愈合、脊髓压迫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6、您最近受过外伤吗?
7、受伤时以什么动作触地的?
8、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治好了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外伤后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需要进行X线、CT、MRI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检查患者颈部是否有压痛、活动受限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普通X线检查
颈椎侧位片对Ⅰ型骨折的诊断非常有用。侧位片可显示骨折线通过枢椎椎体背侧,椎体的前方大部分和寰椎一道向前移位,并伴屈曲或伸展的成角畸形,而其椎体后、下部分仍在原处,位于C椎体上方的正常位置,开口位片和冠状面的断层片对Ⅱ型骨折的诊断非常有价值,可显示枢椎侧块塌陷、寰椎侧块进入枢椎上关节面。
2、CT及CT三维重建
对了解骨折的全面信息非常重要。
3、MRI
对软组织的良好分辨率使其在脊髓损伤中使用广泛。同样,在枢椎椎体骨折患者中,MRI可清楚显示脊髓损伤和受压的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准确详尽的病史、体格检查并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研究,确定损伤机制,了解枢椎椎体骨折及周围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情况的全面信息,一般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绝大多数枢椎椎体骨折均可行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若骨折存在较多的成角或移位,可以先行颅骨牵引复位,1~2周后进行外固定。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如症状无改善或症状改善后停滞,则根据影像学检查所显示脊髓压迫的部位选择手术的入路及术式。对Ⅱ型骨折不能复位者,为防止长期的不稳、畸形愈合和退变性寰枢关节炎也可考虑行后路融合手术。
治疗-其他治疗:
对无神经损害,无明显移位的患者行石膏固定;有移位的患者行牵引复位。可先行牵引复位,密切观察,同时行多种的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移位情况和脊髓受压情况,如能复位,症状改善,可继续维持牵引。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由于该节段椎管储备间隙较大,该病并发神经损伤的概率相对下颈椎椎体骨折少,保守治疗后大多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脊髓压迫、畸形愈合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
预后-治愈性:
一般可以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需遵医嘱佩戴硬质颈托保护。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避免水洗手术部位,可进行擦浴。
5、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颈部功能锻炼。
6、患者外出时建议家属陪同出行,避免意外的发生。
7、打石膏的患者注意保持石膏的干燥与固定,避免石膏移位。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时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应多吃虾皮、海带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注意日常保护,可佩戴头盔和护颈。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