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疾病英文名称: social functioning disorder ...
养生
疾病名称: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
疾病英文名称: social functioning disorder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疾病概述: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是一组起始于发育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异常,且没有明显的侵害所有领域的功能的体质性社交无能或缺陷作为原发性特征。童年社会功能障碍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生活环境异常、人格特征等因素有关。童年社会功能障碍主要包括选择性缄默症、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选择性缄默患者主要表现为在特定场合拒绝说话,其它场合则几乎正常;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的社交关系障碍。通常以心理的支持性治疗为主,必要时可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特定场合拒绝说话、长期的社交关系障碍等
主要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清楚
检查项目: CT、MRI、脑电图、精神评定量表
重要提醒: 本病会影响患者正常社交、学习,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争取恢复正常生活。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敏感、羞怯、躯体衰弱、教养方式不良(心理或躯体虐待)的儿童发病风险高。
病因-总述: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常认为生活环境异常在许多患者的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此外与患者的人格特征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病因-基本病因:
1、选择性缄默
患者具备一定的人格特征,如胆小、孤僻安静、敏感、羞怯、多愁善感等性格基础,在此基础上如受到惊吓、恐惧不安、生气等精神因素则可能导致发病。
2、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
与教养方式不良有关,如心理或躯体的虐待或忽视,也可能与过分的偏爱、过度保护有关。
症状-总述: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与病情相关。选择性缄默患者主要表现为在特定场合拒绝说话、其它场合则几乎正常;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的社交关系障碍。
症状-典型症状:
1、选择性缄默
在某种或多种特定的社交场合(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长时间拒绝说话,沉默不语;而在另一场合说话正常或接近正常,常伴有焦虑、退缩、违抗等情绪。而患者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正常。症状可持续达1个月以上,但不包括入学、入托的第1个月。
2、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
(1)患儿在社交关系中表现出过度的抑郁、过分警惕、明显的矛盾反应(如患儿对养育者同时出现亲近、冷淡、回避和违抗)或缺乏情感反应、退缩、情绪紊乱,对自己或他人的痛苦表现出攻击反应,或恐惧性过度警觉。
(2)有时在与正常成年人交往过程中,有一定的社交应答和反应能力。
(3)患儿在大多数场合表现出上述症状,社交关系明显障碍。
症状-并发症:
1、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停止的情况。
2、部分患者由于人际交往差等因素,可能有自伤、伤人、忧愁和苦闷等情况。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都有哪些表现?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具体是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闭口不言,什么情况下能正常交流?
4、闭口不言的时候会通过手势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吗?
5、发病前是什么样的性格?
6、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7、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在发病前有受到什么刺激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种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换个环境会好吗?
7、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选择性缄默或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可能选择CT、MRI、脑电图、精神评定量表等检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初步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有无明显的疾病征象,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发育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1、脑电图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脑电图能将脑多数神经细胞活动电位或突触电位的电生理现象进行总和,医生可根据脑电图的异常改变了解患者有无癫痫等情况存在。
2、精神评定量表
医生会让患者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并统计患者最终的得分,根据分数所处的区间,分析患者的心理、智力状态,帮助评估患者否有精神异常及严重程度。评定量表如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有无头部的异常,了解患者情况,有助于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社会功能障碍症状是何时出现的,了解患者是否有受虐待等经历,询问患者既往社交能力是否正常。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CT、MRI、脑电图、精神评定量表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童年社会功能障碍患者通常以心理的支持性治疗为主,必要时可以选择稳定情绪、改善焦虑的药物。对家属的咨询与辅导也是心理支持治疗的重要一环。
治疗-一般治疗:
1、减少引起症状的刺激,比如选择性缄默患者远离引起症状的环境等。
2、与父母进行沟通,减少他们对孩子心理行为的过分介入和彼此的过分依赖行为,劝父母允许孩子更加独立自主。
治疗-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可选择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
1、抗焦虑药物
苯二氮䓬类(地西泮、阿普唑仑)、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等。
2、抗抑郁药物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丙烟肼、苯乙肼)、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其他杂环类抗抑郁药(马普替林)、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等。
3、其他
如果出现其他症状或是不良反应,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不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的治疗药物,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治疗-相关药品:
地西泮、阿普唑仑、普萘洛尔、异丙烟肼、苯乙肼、丙米嗪、阿米替林、马普替林、氟西汀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指导
帮助患者理解自身疾病的原因以及这种行为的不良后果,帮助患者掌握解决方法,如松弛疗法等,帮助其逐渐提高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2、家庭治疗
帮助协调整个家庭,构建正常的亲子关系,帮助家属学会正常的教育方式,防止患者回家后复发。
3、其他
可通过游戏、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自身的焦虑、紧张状态,游戏过程还能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时机有关。部分患者预后较好,经过治疗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部分患者发展为慢性过程,持续到青少年时期。父母有明显人格缺陷的患者可能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异常,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停止、伤害他人、自伤等情况。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日常-总述:
日常护理对本病的发展和预后有积极意义。家属应多照顾患者的情绪,不要逼迫患者,给患者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同时使患者感受到爱与呵护。
日常-心理护理:
家属应适当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但不要给患者施加压力去使他们说话,可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关心与爱护。
日常-生活管理:
1、教导患儿在恐惧说话时用手势或书写等方式来表达自己。
2、避免在公开场合对孩子的讲话进步进行表扬,以免引起尴尬,等到独自与患者在一起时,再考虑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奖励。
3、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饮食调理:
本病对于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补充优质蛋白质,可多吃瘦肉、牛奶。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
3、定时定量用餐。
饮食禁忌: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