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外伤性乳糜胸疾病概述: 外伤性乳糜胸是胸部外伤导致胸导管破裂产生胸膜腔积聚乳糜液的一种疾...
养生
疾病名称: 外伤性乳糜胸
疾病概述:
外伤性乳糜胸是胸部外伤导致胸导管破裂产生胸膜腔积聚乳糜液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可由高处跌落、严重挤压或脊柱过伸等而引起。部分患者伴有胸椎或肋骨后段骨折。患者可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心悸、消瘦等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胸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胸部
常见症状: 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心悸、头晕、乏力、消瘦
主要病因: 高处跌落、严重挤压、脊柱过伸、胸部穿透性创伤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胸部X线、胸腔穿刺、淋巴管造影、乳糜液涂片染色、胸部CT、超声、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
重要提醒: 外伤性乳糜胸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等,进而影响生命健康。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外伤性乳糜胸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胸部外伤的人群。
病因-总述:
高处跌落、严重挤压、脊柱过伸等造成的胸部创伤,可能引起胸导管破裂,使乳糜液外溢入胸膜腔,导致外伤性乳糜胸。此外,胸部穿透性创伤也可造成胸导管破损,发生外伤性乳糜胸。
症状-总述:
外伤性乳糜胸患者在创伤后早期,因乳糜液与血液相混,常误诊为血胸。随着进食量的增多,大量乳糜液进入胸膜腔内,逐渐对肺组织产生压迫作用,纵隔向对侧移位,回心大静脉回流不畅,患者可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循环血容量减少和回心静脉血流不畅,使心排血量降低,常有心悸、头晕、乏力、心率增快、血压偏低等表现。由于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随大量乳糜液丢失,患者可出现脱水、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虽然乳糜液能抑制细菌生长,但仍会有少部分患者并发胸膜腔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多为紧急情况,需至急诊科就诊;需手术者可至胸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症状有无进行性加重?
3、您是怎么受伤的?
4、既往有无心肺血管病史?
5、是否有做过什么治疗措施?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病情严重么?
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3、这些症状会致命么?
4、应该做什么检查?
5、需要进行手术么?
6、手术治愈之后会有后遗症么?
7、康复后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心悸、头晕、乏力、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胸部X线、胸腔穿刺、淋巴管造影、乳糜液涂片染色、胸部CT、超声、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胸部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变程度。
检查-其他检查:
1、胸腔穿刺
有大量乳白色奶样液体排出。早期可呈血性或浆液性,上面漂浮一层油脂。禁食期间呈清水样,含脂肪少,易误认为一般胸腔积液。若胸腔引流量数日后仍不见减少或逐日增多,应高度怀疑乳糜胸。
2、乳糜液涂片染色
乳糜液无气味,放置后出现乳脂层。涂片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直径为5μm大小的橘红色脂肪球。比重为1.012,呈碱性反应。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
可见胸腔积液征象外,早期可见纵隔增宽。
2、淋巴管造影
经下肢或精索淋巴管注入造影剂后,定时摄片观察造影剂是否漏入胸膜腔。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确定损伤部位,为确定治疗方案及手术结扎胸导管的位置提供有力依据。但可能引起咳嗽、发热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脂肪栓塞。
3、胸部CT
胸部CT检查可见胸腔积液表现,并可根据液体阴影确定积液量。淋巴管造影结合胸部CT可以证实乳糜漏并对胸导管破口定位。
4、超声
能够确定积液的部位及积液程度。
5、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
可以确定外伤性乳糜胸口部位和范围。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胸部外伤病史,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心悸、头晕、乏力、消瘦等症状,并结合胸部X线、胸腔穿刺、淋巴管造影、乳糜液涂片染色、胸部CT、超声、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外伤性乳糜胸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乳糜液量每日500ml以下者可采用保守治疗,而对乳糜液量每日500ml以上者,经过观察及保守治疗3~5天乳糜液量无减少趋势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采取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肠外营养和输血补液以减少乳糜液的外溢。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通过胸腔闭式肋间引流或反复胸腔穿刺,抽尽胸腔积液,促使肺组织扩张,消灭胸内残腔,有利于胸膜脏层与壁层粘连,以促进胸导管或其分支的破口早日愈合。
2、如保守治疗无效,可酌情行破裂的胸导管或及其分支结扎术。一般采取患侧切口进胸,如双侧乳糜胸以采取右胸途径为宜,寻找在胸导管裂口上下端予以双重结或缝。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外伤性乳糜胸的预后与外伤的种类、乳糜液的量、治疗是否规范等多种因素有关。若诊治不当,可能出现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或并发其他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预后-危害性:
若诊治不当,可能出现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多种情况,威胁生命健康。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手术等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术后需要积极进行护理,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必要的生活习惯调整,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对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疾病恢复有重要作用。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短期内应避免剧烈活动,但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季节变换时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3、嘱患者若出现胸闷、心悸、肢体感觉、运动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4、帮助患者有效咳痰,避免感染。
5、患者宜保持排便通畅,短期内尽可能使用坐便,不宜下蹲过久。
日常-术后护理:
1、患者术后宜半卧位休息,使膈肌下降利于肺复张,还可减轻胸部疼痛。
2、根据缺氧状态给予鼻导管及面罩吸氧,并及时发现患者有无胸闷、气短、烦躁、发绀等缺氧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的情况。
3、协助患者翻身,鼓励深呼吸及排痰,为及时排出痰液,可给予雾化吸入及使用化痰药,必要时吸痰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及肺炎的发生。
饮食调理:
以高蛋白、低脂肪-中链甘油三酯饮食为主,同时还应限盐限水。食材种类应丰富,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高脂饮食。
饮食建议:
1、乳糜胸患者蛋白质流失较多,应注意补充蛋白质,避免营养不良,影响患者恢复。
2、平时饮食中的脂肪酸均为长链脂肪酸,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适当用植物油烹调,如玉米油、花生油、豆油等。少吃含胆固醇较多的动物食品,提倡多吃含有植物固醇的植物食品,豆类为佳。
3、应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1、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油条、炸糕、奶油、肥肉、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鱼子、脑、肝、松花蛋等,含钠高的食品如虾米、松花蛋、香肠、罐头等均应限制食用。
2、禁止暴饮暴食。
3、限盐限水,宜低盐饮食。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护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