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外展性髋挛缩症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abduction contr...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外展性髋挛缩症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abduction contracture of the hip,CACOH
疾病概述:
先天性外展性髋挛缩症(congenital abduction contracture of the hip,CACOH)是由先天性因素引起的以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内收内旋功能障碍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患者的典型症状为肢体活动受限、脊柱侧弯、骨盆倾斜、双膝不能靠拢等。治疗以按摩、牵引及手术治疗为主,需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特点等进行相应的选择。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髋部
常见症状: 肢体活动受限、脊柱侧弯、骨盆倾斜、双膝不能靠拢
主要病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胎儿在宫内位置不正、外展和外旋肌群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或多次肌肉注射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应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根据患儿年龄不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临床分类:
按照病理变化可分为以下三型:
1、伸直型
以阔筋膜张肌及臀中肌前缘增厚、挛缩为主,伸膝、伸髋时双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
2、屈曲型
以臀中肌及阔筋膜张肌后缘臀小肌挛缩为主,双下肢屈髋屈膝时双膝不能靠紧为主要表现。
3、混合型
伸直型及屈曲型的临床表现均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先天性外展性髋挛缩症临床上较少见,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胎位不正、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或多次肌肉注射的婴幼儿。
病因-总述: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因胎儿在宫内位置不正,导致外展肌群、外旋肌群及髋关节囊发生挛缩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外展和外旋肌群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或多次肌肉注射所致。
症状-总述:
临床表现随着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肢体活动受限、脊柱侧弯和骨盆倾斜多见。伸直型以伸膝、伸髋时,双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屈曲型以双下肢屈髋、屈膝时,双膝不能靠紧为主要表现。
症状-并发症: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并发足外翻畸形、股骨头半脱位、继发性脊柱侧凸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的?
3、出生查体时有发现吗?
4、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5、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7、母亲妊娠期坚持孕检吗?
8、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8、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肢体活动受限、脊柱侧弯、骨盆倾斜、双膝不能靠拢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做X线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有无脊柱侧弯、骨盆倾斜、走路困难、肢体活动受限等异常表现。让患者做伸膝或屈膝动作,观察患者双膝能否靠拢。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检查骨盆及髋关节有无畸形,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并排除其他相似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用药史及母亲的怀孕史等,之后再结合典型症状和相应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但需要注意与臀肌挛缩症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主要与臀肌挛缩症进行鉴别。二者皆可因多次肌肉注射所致,臀肌挛缩症的临床表现为臀肌块缩小,外侧皮肤凹陷,呈“尖臀征”,多为臀大肌、臀中肌的挛缩,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先天性外展性髋挛缩症应根据患儿年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婴儿和幼儿应以按摩、牵引等保守治疗为主,3岁以上儿童经过非手术治疗失败后,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特效药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术切口选在大转子下方。无论是屈曲型还是伸直型,均应横形切断紧张、变性、挛缩之阔筋膜张肌,在伸髋伸膝位内收下肢。
2、若能超过中线且臀中、小肌不紧张、屈髋屈膝位双膝能自然并拢,手术即完成。
3、若单纯阔筋膜张肌切断仍不能内收下肢,可顺切口上延,做部分切开,直到伸直双下肢交叉超过中线,屈髋屈膝位能自然并拢双膝为止。
4、若效果不明显者,可切断挛缩、变性之关节囊,并延长关节囊,直至达到彻底松解为止。
5、臀部软组织呈板状挛缩者,可作髂嵴切开,髂骨外板剥离臀肌起点,并下移起点。
治疗-其他治疗:
1、按摩、牵引
可进行按摩、牵引外展肌群,目的是松解外展、外旋肌群及关节囊,以缓解症状。
2、固定
严重的外展肌挛缩患者,可进行肢体牵引,之后给予双髋人字石膏固定。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先天性外展性髋挛缩症的预后与患儿年龄、治疗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若能早发现,并及时矫治,则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反之则预后欠佳。
预后-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而且还可能出现足外翻畸形、股骨头半脱位、继发性脊柱侧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增加治疗的难度。
预后-治愈性:
若能早期发现,并积极矫形处理,大部分患儿的挛缩症状可得到纠正;如果不予处理,随着年龄的增大,症状逐渐加重,或者并发其他疾病,则治疗效果欠佳。
日常-总述: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痊愈。此外,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而且还可能出现足外翻畸形、股骨头半脱位、继发性脊柱侧凸等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增加治疗的难度,患儿及家长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逐渐失去生活的信心,甚至抑郁。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儿家长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儿家长,帮助家长调动患儿的积极性,帮助减轻患儿的不适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家长更需温言对患儿解释病情,避免患儿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产生心理阴影。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儿应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机体恢复。
3、家长可在患儿身体耐受下带领其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注意保护手术部位。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家长应勤帮助患儿洗手,勤打扫卫生。避免水洗手术部位,可为患儿适当擦浴。
5、患儿应避免暴力伸直屈曲关节,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帮助患儿进行功能锻炼。
6、家长可为患儿定制合适的支具,减少关节压力。
7、注意保暖,冬天为患儿准备保暖裤。
8、日常避免患肢负重,防止意外损伤。
日常-复诊须知:
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家长一个月后带患儿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家长需帮助患儿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对于婴幼儿患者,建议母乳喂养。
2、加强患儿的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3、建议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4、患儿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5、可为患儿多准备一些虾皮、泥鳅等含钙、磷较多的食物。
饮食禁忌:
1、患儿要少吃油腻、高糖、高脂、高盐食物,如油炸冰激凌等。
2、患儿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妊娠期坚持孕检。
2、新生儿需做全面体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