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限制型心肌病疾病概述: 限制型心肌病是心内膜和(或)心肌病变(如纤维化)导致心室充盈...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限制型心肌病
疾病概述:
限制型心肌病是心内膜和(或)心肌病变(如纤维化)导致心室充盈受限和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和心房扩大,而心室大小、室壁厚度和心室收缩功能大致正常的一类心肌病。小儿罕见。临床主要为心力衰竭表现。在所有类型心肌病中,此类心肌病预后最差,患儿出现心力衰竭后往往数年内死亡。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小儿科、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心悸、呼吸困难、咳嗽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心肌活检、心血管造影
重要提醒: 小儿限制型心肌病的总体预后不良,故有家族史者应提前做好遗传咨询。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限制型心肌病在小儿当中罕见,其发病率为2/1000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有家族史者。
病因-总述:
小儿限制型心肌病的病因未明。可继发于全身系统疾病,但在儿童大多为原发性,包括特发性(部分可能与遗传有关)和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特发性限制型心肌病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最常见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在热带和亚热带常见,病毒或者寄生虫感染后继发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嗜酸细胞浸润,最终导致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3、全身疾病合并心肌浸润性病变
心肌浸润性病变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淀粉样变性、类肉瘤病、血色病、糖原贮积症、黏多糖贮积症、色素沉着症、硬皮病、类癌综合征、癌转移、放射性损伤等
症状-总述:
本病常于儿童及青少年期起病,进展隐匿缓慢。患儿逐渐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咳嗽、水肿、少尿等心力衰竭症状。临床表现因受累心室及病变程度而有所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右心病变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及下肢水肿,酷似缩窄性心包炎。
2、左心病变常有气短、咳嗽,甚至咯血。后期伴有肺动脉高压的表现,很像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症状-并发症: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一般首诊科室为心血管内科。
3、若患者为新生儿,可到新生儿科就诊;若为儿童则可到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着便于穿脱的衣服,方便检查。
3、可能会进行有特殊要求的检查,应提前咨询医生,做好准备。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了解患儿情况的家属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目前都有哪些不适(异常表现)?
2、出现这些情况多久了?
3、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什么原因会导致症状的发作、加重或减轻?
4、孩子是否进行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是否有心脏方面的疾病?
5、是否接受过治疗?治疗过程大概是怎样的?治疗效果如何?
6、亲属中是否有人存在心脏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是什么原因可能导致了孩子的症状?
3、现在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
5、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呢?手术的效果如何?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孩子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
8、治愈后会不会影响之后的生活呢?
9、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10、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呢?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血压测量、听诊等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患儿进行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等。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心肌活检、心血管造影等有创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血压测量
医生对患儿进行血压测量,以了解其血压情况。本病患儿血压偏低,脉压小。
2、听诊
医生使用听诊器对患儿进行听诊。本病患儿心率快,心音有力,可有奔马律,多数无杂音或仅有轻度收缩期杂音。
3、其他
本病的体征还包括脉搏细弱,可有奇脉,颈静脉怒张。心前区膨隆,心界扩大,心尖搏动弱。腹部胀大,叩诊有移动性浊音。下肢凹陷性水肿。
检查-病理检查:
心内膜心肌活检常可确定诊断。组织学特征主要为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可有心肌细胞变性。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以检测到心脏扩大和异常的心律。本病患儿可有左心房肥大;节律改变或传导阻滞,如有心肌纤维化可有室内传导阻滞,表现为QRS时限延长;ST-T改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心影中至重度增大。右心病变时心影呈球形或烧瓶状,右房高度增大,肺血减少。左心病变时则心影轻至中度增大,左房扩大,肺淤血或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表现。双心室病变为以上综合改变,常以右心室病变所见为主。
2、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限制型心肌病最重要的无创诊断方法。本病患儿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心房扩大,心室腔正常或略小,室间隔及左心室壁有向心性增厚,室间隔与左心室内膜增厚发亮,搏动弱,左心室等容舒张期延长。
3、心血管造影
可以准确地判定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并可以判断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该检查是有创的,医生会从患儿体表的血管穿刺进去,用一根导丝将检查装置送到心脏,测定压力等。虽然该检查是有创的,但是其得出的结果是最准确的,家长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权衡利弊,进行选择。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等来诊断。临床上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尤其右心衰竭为主,超声心动图发现心房明显扩大,心室大小正常或者缩小,收缩功能正常而舒张功能障碍时,应考虑限制型心肌病的可能。
诊断-鉴别诊断:
1、缩窄性心包炎
两者不但临床表现相似,而且血流动力学改变也相同。有急性心包炎病史、X线示心包钙化、CT或MRI示心包增厚,支持缩窄性心包炎诊断。而房室和心室内传导阻滞、心房明显扩大、房室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血流不随呼吸运动而改变、二尖瓣环Ea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升高、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增高支持RCM的诊断。
2、Ebstein畸形
虽X线平片与限制型心肌病类似,但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除右房扩大外,尚有三尖瓣下移畸形。确诊本病需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
治疗-治疗原则:
小儿限制型心肌病的治疗以控制心力衰竭为主,但由于其基本病变为心肌纤维化和心腔缩小,故通常洋地黄类药物作用不佳,需要综合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利尿药
用于有腹水和水肿的患儿,可减轻前负荷,缓解循环淤血。应避免循环血量过度减少,引起心室充盈压下降,从而出现心排血量减少和低血压。
2、洋地黄类药物
因心脏收缩功能正常,一般不用,有房颤和心力衰竭时可考虑使用。
3、扩血管药物
应用时应注意不可使心室充量压下降过多而影响心功能。卡托普利的治疗效果尚不肯定。急性血流动力学试验显示,卡托普利不能使心排血量增加,反而能够降低动脉血压,无有益作用。
4、抗凝治疗
限制型心肌病部分患儿会发生心房血栓,栓塞会增加患儿的死亡率。可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或者华法林抗凝治疗。
5、抗心律失常治疗
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止高危儿童发生心律失常性猝死。
治疗-相关药品:
卡托普利、阿司匹林、华法林。
治疗-手术治疗:
1、植入起搏器
有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者,需安装永久起搏器。
2、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ICD可自动识别和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能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SCD)高危病人的病死率,是目前防止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但ICD十分昂贵,青少年ICD置入后的长期监护和随访是一个新问题。
3、心脏手术
近年曾试用外科手术治疗,行心内膜切除或心瓣膜修补或置换术等。后期需要心脏移植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小儿限制型心肌病的总体预后不良,患儿在出现心力衰竭后往往数年内死亡。心衰程度和出现时间迟早与预后有关,年龄越小,出现症状越早,预后越差。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出现栓塞、心力衰竭,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后,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日常-总述:
小儿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家属日常应帮助患儿保持心态情绪平衡稳定、避免长时间哭闹,作息规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感冒等,以防加重病情。
日常-心理护理:
患儿常因疾病不适而哭闹,家长应及时安抚,避免长时间哭闹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日常-用药护理:
本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要严格按医嘱用药,不要擅自减药、停药或换药,以免引发严重不良后果。
日常-生活管理:
1、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2、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必要时使用开塞露通便或使用缓泻剂,以免增加患者心肌耗氧量。
3、应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受凉,减少去往人群密集的地方,若发现呼吸道感染,应立即处理,积极控制感染。
4、病情稳定者可适当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日常-复诊须知:
注意遵医嘱定期复查,病情稳定时建议每2-3周到医院复发,定期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等。
饮食调理:
本病患者因心脏功能较差,肝脏及消化道淤血,消化能力减弱,患者以流质、半流质和软饭为主。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饮食建议:
1、婴幼儿时期
婴幼儿主要通过乳制品、辅食等来保证营养的摄入,通常建议母乳喂养。
(1)乳母宜多食富含糖、蛋白、脂肪和维生素的食物。蛋白类的食物宜选吃新鲜的鱿鱼、青鱼、生鱼、鸡蛋瘦肉、家禽、动物内脏(如肝脏)等;维生素类食物如菠菜、黄豆、西红柿、苹果、柑橙、梨子等;同时,还要多喝汤水,如鱼汤、猪骨汤等等,以补充乳汁的分泌量。
(2)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充足,6个月后可逐渐添加辅食。添加辅食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从稀到稠,避免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皮肤过敏等身体不适,可选择浓米汤、糊类食物、蔬菜泥、苹果泥、豆腐、蛋黄等食品。
2、可自主进食的患者
(1)建议给予低脂、低盐、低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2)注意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包括钾、镁等),如香蕉、橙、橘子、枣、山楂、苋菜、玉米须、干蘑菇、马齿苋等,以保护心肌功能。
(3)适量摄取蛋白质。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和烟酒等。
2、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蛋黄、螃蟹、鱼子等。
3、出现严重心力衰竭或严重水肿时应限制食盐量和饮水量。
4、少吃各种甜食,如巧克力、糖果、含糖糕点等,以免增加患者的消化负担。
饮食-其他注意:
1、患儿吃奶时往往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呛咳和出汗多,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
2、喂奶后应拍嗝后轻轻放下,可侧卧位以防止胃食道反流、呕吐等引起窒息。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一定发程度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