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疾病英文名称: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
养生
疾病名称: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疾病英文名称: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tachycardiomyopathy,TCM
疾病别名: 心动过速诱导的心肌病
疾病概述: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TCM)又称心动过速诱导的心肌病,是指长期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的、临床表现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特点的心肌疾病。多见于房颤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轻症患者可无症状,有症状患者可表现为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晕厥等。目前建议尽早使用药物或导管消融术进行治疗,以有效控制心室率。如心动过速被尽快控制,心脏的形态和功能可以逆转,甚至完全恢复正常。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晕厥
主要病因: 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检查项目: 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检查、X线、磁共振、心肌活检
重要提醒: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虽然是一种可逆性心肌病,但其仍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故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临床分类:
国外有学者曾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分为单纯性和不纯性2类:
1、单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本型患者没有基础性心脏病,经治疗恢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以后,心功能常常能够恢复正常。如果患者在心室率得以控制之前没有明确的心脏病史,控制之后心腔内径逐渐缩小,左心室射血分(LVEF)较前增加,则属于单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2、不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此类型患者已经患有基础性心脏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原有心脏疾病协同作用、共同影响,导致心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经过有效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后,心功能得以部分恢复。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发病率较低,均为个例或<50例的回顾性病例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可见于从胎儿至成人的各个年龄阶段,男性居多。
病因-总述:
多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由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部分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如ACE(DD型)基因多态性缺陷人群易发生本病。
病因-基本病因:
1、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心房颤动(AF)、心房扑动(AFL)、房性心动过速(A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不适宜的窦性心动过速(IST)等。
2、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右心室流出道VT、束支折返性VT。
3、异位早搏性心律失常,包括频发房性期前收缩、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4、心肌炎、贫血、甲亢和胰高血糖素瘤所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
5、还有一些极罕见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其病因不明。
症状-总述: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特点。轻症患者可无症状,有症状患者可表现为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晕厥等。心动过速的快速心室率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决定本病病变的严重程度,自快速心律失常出现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发生的时间可达数月至数年不等。
症状-并发症:
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心血管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对心脏部位进行检查并做心电图,建议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您不舒服有多久了?发作有没有规律?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您平时生活压力大吗?出现心脏不适与情绪有关吗?
5、您有没有心脏病史?什么时间确诊的?当时怎么发现的?现在怎么治疗的?
6、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您是否有进行治疗?进行过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8、您有没有长期服用什么药物?
9、您平时吸烟、喝酒吗?量大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3、我为什么会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需要长期服药吗?
8、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9、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包括心脏听诊等体格检查,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初步了解病情。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检查、X线、磁共振等检查。 必要时,还可考虑进行心肌活检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心脏听诊,以初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检查-病理检查:
心肌活检是本病目前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新手段。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是首选的无创检查手段,可以诊断心律失常类型与严重程度。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患者24小时的心电活动,有助于医生进一步分析患者心电活动特征和明确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有助于诊断心脏结构异常。本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为LVEF(左心射血分数)及室壁应变率减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增大。此外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诊断本病早期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等运动和功能异常中有重要作用。
2、X线
患者胸片可显示心影增大、肺淤血。
3、磁共振
磁共振(MRI)延迟增强扫描对TIC也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既往心脏正常,单纯由心动过速引起的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室壁变薄、心肌收缩功能下降的心肌病变,才能诊断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若既往病史不详,除了心动过速不能以其他原因来解释心肌病变,终止心动过速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明显好转,也可以诊断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很多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已同时合并有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和心衰,不利于与扩张型心肌病继发心动过速相鉴别,只有在终止心动过速后心脏病变逆转时才能回顾性明确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版》,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具有发作时间≥每天总时间的12%~15%的持续性心动过速,包括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持续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室率多>160次/min,少数可能只有110~120次/min,其与个体差异有关。
治疗-治疗原则:
尽早使用药物或导管消融术治疗,控制心室率和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对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治疗目标静息心室率<80次/min。
治疗-药物治疗:
需要采用阻断神经-体液激活的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和MRA(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等。
1、β受体拮抗剂
是控制快速心律失常和改善心肌重构的首选用药。常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2、ACEI
常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ACEI类药物,以防治心力衰竭。对于部分ACEI不能耐受(如咳嗽)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3、MRA
包括依普利酮和螺内酯,为保钾利尿剂。对于在ACEI和β受体拮抗剂基础上仍有症状且无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人应该使用,但应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后者可引起少数男性病人乳房发育。
治疗-相关药品: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依普利酮、螺内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治疗-手术治疗:
1、导管消融术
医生会从患者的腹股沟、手臂或肩颈部的血管插入一根特制的导管,伸入心腔,找到心律失常的病变部位,通过发送一种射频电流来消除异位的起搏点。但当心肌病变严重时,导管消融风险会增高。
2、电复律治疗
有学者认为,植入ICD(置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或CRT(心脏再同步化,即三腔起搏器)进行电复律治疗,以控制心律失常,对治疗本病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具体疗效和必要性目前尚不明确。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预后通常与心室率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密切相关。大多数患者在心室率被控制后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难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发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预后较差,且有发生心源性休克或猝死的可能。
2、若未能获得及时的治疗,本病可能会发展为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从而威胁生命安全。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症状,控制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和功能大多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
预后-治愈率:
在心室率控制的第1个月,大多数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最为明显,有些患者在半年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在心率、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后,少数患者仍有发生猝死的风险。
预后-复发性:
本病存在复发的可能。如再发心动过速,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可明显增高。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取得最佳预后。
日常-心理护理:
愤怒或精神压力可能会导致心律问题引起本病,患者应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与工作,保持良好的情绪,必要时可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康复,以保持心境平和。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避免复发。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
2、患者应该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
3、患者应尽量维持健康的体重,因为超重会增加心脏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4、患者在生活中,应遵医嘱服药,注意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5、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避免外界的刺激。
日常-复诊须知:
要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若患者有心前区不适情况,请及时就医。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呼吸、心跳是否平稳有序等。
2、患者尽量不要大量运动,维持平静的状态。
3、患者应遵医嘱定期换药,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重视饮食护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健康均衡,搭配适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坚果等食物。
2、患者在进餐时应保持身心放松的状态。
饮食禁忌:
1、不要过量饮酒。
2、禁止高盐、高糖饮食,少食肥甘厚腻。
3、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K,会影响抗凝药物的效果,因而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避免吃大量绿叶蔬菜。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在正常范围、积极治疗可能引起本病的心脏疾病,都可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