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心脏转移瘤疾病英文名称: metastatic tumor of heart疾病别名: ...
养生
疾病名称: 心脏转移瘤
疾病英文名称: metastatic tumor of heart
疾病别名: 心脏转移性肿瘤、继发性心脏肿瘤、转移性心脏肿瘤
疾病概述:
心脏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of heart)又称心脏转移性肿瘤、继发性心脏肿瘤、转移性心脏肿瘤,是指心脏外恶性肿瘤转移而来的心脏肿瘤。占心脏肿瘤的绝大多数。心脏外恶性肿瘤的转移很少仅累及心脏,多为广泛转移的部分。其中肺癌和乳腺癌转移者最多见,预后差。患者常可出现原发癌灶相关表现以及心脏表现,如心脏扩大、难治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眩晕、水肿
主要病因: 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纵隔肿瘤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CT、MRI、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心脏转移瘤患者应注意定期随访。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心脏转移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心脏转移瘤的发病率增加。
病因-总述:
心脏转移瘤是全身恶性肿瘤经各种途径转移至心脏并在此生长所形成的肿瘤。任何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心脏和心包,但最常见的是肺癌和乳腺癌,其他还有淋巴瘤、白血病等。心外转移至心脏的常见途径包括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局部浸润、直接侵犯四种。
病因-基本病因:
1、血行转移
最常见。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和白血病等均可发生血行播散,向心脏转移,常累及心肌和心内膜。
2、淋巴转移
淋巴瘤和白血病均可经淋巴循环转移至心脏,常累及心包和心外膜。
3、局部浸洞
多见于肺癌、乳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等与心脏毗邻的肿瘤。肺瘤不但可局部浸润心包引起心包积液,而且可侵犯肺静脉和左心房造成二尖瓣阻塞。
4、直接侵犯
见于纵隔和胸膜肿瘤以及乳腺癌等。
症状-总述:
心脏转移瘤患者可有原发癌灶相关表现,心脏表现与原发肿瘤转移途径、部位及浸润范围密切相关。肿瘤侵犯心包,心包积液最多见;心脏转移瘤累及心肌、心内膜、心脏瓣膜、室间隔、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等,可出现心脏扩大、难治性心力衰竭、栓塞、心律失常、晕厥、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心包积液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包积液的量和产生心包积液的速度,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做起来或半卧位(需端坐呼吸),还可出现胸闷、出汗等症状。
2、心力衰竭
患者可出现疲劳、无力、心悸、眩晕,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下垂性水肿,甚至出现胸水、腹水。有时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能突然加重,有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状黏液等表现。
3、心律失常
可出现心悸、胸闷、低血压等症状,病情危重者可出现晕厥,甚至猝死。
4、心肌梗死
患者表现为严重心绞痛的症状,如胸部疼痛不适、烦躁、心跳加快或不规则、上腹痛、头晕、出汗、呼吸困难、恶心或呕吐等,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5、其他
栓塞可导致患者出现下肢疼痛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本病是由恶性肿瘤经各种途径转移至心脏所引起,可能合并其他脏器转移瘤。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心内科或肿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3、若有鼻部疾病病史或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有确诊其他疾病吗?
4、您的肿瘤确诊多久了?怎么治疗的?控制得怎么样?
5、目前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6、您做过什么检查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我可以怎样治疗?
7、我这个病可以治愈吗?
8、我平时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眩晕、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CT、MRI、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全身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有无水肿等,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2、心脏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的心脏进行叩诊、听诊检查,了解患者的心脏大小、形态等有无变化。通过心脏听诊闻及的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初步判断心脏病变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及时进行心包积液和异常的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将心脏的电活动显示为纸上的描记曲线,有助于了解心脏病变情况及诊断心律失常。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表现为心脏扩大,局部或多部位增厚,心壁活动度降低,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为优。
2、X线
可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影不规则突出,心影与邻近肿块相连。
3、CT
能了解肿瘤大小、部位,肿瘤与其他胸腔结构的关系。
4、MRI
可观察心脏与邻近组织,鉴别继发或原发肿瘤,了解肿瘤的部位、范围,且有高清晰度和高分辨力的特点。
诊断-诊断原则: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心脏受累表现,易被忽视。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及白血病等)患者出现迅速发生心脏压塞症状并有血性心包积液、短期内纵隔增宽伴心包积液、顽固性心包积液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难治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律失常等表现时,应高度怀疑心脏转移瘤。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CT、MRI、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心脏转移瘤是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应采取综合性治疗。全身或局部化疗可减轻某些患者症状;必要时应及时行心包穿刺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心力衰竭仍可使用洋地黄、利尿及扩血管药物,但疗效差或病情易反复。增加洋地黄用量有加大中毒的危险。
2、致命的或潜在的恶性心律失常可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等。
治疗-相关药品:
美托洛尔
治疗-手术治疗:
大量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者应及时行心包穿刺术。
治疗-放化疗:
化疗药物的选择与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心脏转移瘤的预后与原发肿瘤的性质及类型、患者的基本状况、治疗是否规范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总体预后较差,常于临床诊断作出前即死于原发病及其并发症。但积极合理地处理好原发病灶和心脏转移病灶,并辅于其他治疗,部分患者可存活数年。
预后-危害性:
心脏转移瘤为恶性肿瘤转移而来,一般病情较重,严重者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综合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日常-总述:
患者除需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日常生活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患者日常生活应注意充分休息,加强营养,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是恶性肿瘤转移所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寿命,患者可能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出现抑郁、悲观心理。患者应正视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可多向医生咨询相关知识,与病友多做经验交流,互相鼓励,必要时可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家属应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多理解、支持患者,调动患者积极性,劝导患者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需要化疗的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后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常见的有骨髓抑制,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并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还可能出现毛发脱落、血尿等。患者可通过合理安排作息与饮食缓解不良反应,也可根据主治医生的建议配合其他药物来减轻副作用。
日常-生活管理:
1、合理安排每日活动计划,以活动后不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为控制活动量的标准。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时排便用力。
3、戒烟。
4、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疾病加重。
5、积极治疗原发肿瘤。
饮食调理: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心脏疾病患者建议食物多样,低糖低脂,清淡饮食,建议采用煮、蒸等非油炸类烹饪方法。
饮食建议:
1、粗细搭配,常吃杂粮、杂豆,如小米、玉米、燕麦、红小豆、绿豆、芸豆等。
2、建议食用脱脂奶、鱼类、瘦肉、大豆及其制品、各种蔬菜水果。
3、适量饮茶,以绿茶为宜。
4、多选用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豆油、亚麻籽油、茶油和橄榄油等。
饮食禁忌:
1、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油条、炸糕,油炸方便面、全脂乳、奶油,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脂等。
2、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鱼子、脑、肝、松花蛋等。
3、含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如冰淇淋、甜点心等。
4、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高度酒、浓茶、咖啡等也应忌用。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定期体检,早发现原发肿瘤,早期进行积极治疗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