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咽麻痹疾病英文名称: pharyngoparalysis疾病概述: 咽麻痹(pharyn...
养生
疾病名称: 咽麻痹
疾病英文名称: pharyngoparalysis
疾病概述:
咽麻痹(pharyngoparalysis)是指由于中枢性和外周性病变导致咽部肌肉失去运动功能,使咽腔呈瘫痪状态,影响患者吞咽和发声功能。可有说话时出现开放性鼻音、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不适症状,对于本病的治疗,需查明病因,针对原发病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咽喉
常见症状: 说话时出现开放性鼻音、吞咽困难、食物反流
主要病因: 由中枢性、周围性病变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钡餐检查、头颅CT检查、头颅MRI检查、纤维喉镜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吸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等疾病的发生。因此,一旦确诊,需尽早接受治疗。
临床分类:
咽麻痹按照发病部位可分为软腭麻痹和咽缩肌麻痹。
1、软腭麻痹
又称为软腭瘫痪,是咽肌麻痹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神经麻痹合并出现。
2、咽缩肌麻痹
又称为咽缩肌瘫痪,极少单独发病,常与食管入口、食管和其他肌群的麻痹同时出现。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有中枢或周围性病变者。
病因-总述:
咽部肌肉主要受咽丛的运动神经纤维支配,咽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可引起咽麻痹,导致咽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的病因有中枢性病变和周围性病变。
病因-基本病因:
1、软腭麻痹
(1)中枢性病变如延髓麻痹、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脑炎性病变、脊髓空洞症、肿瘤、梅毒等引起的软腭麻痹,常伴有同侧的唇舌和喉肌麻痹。
(2)引起软腭麻痹的周围性病变常为多发性神经炎,多伴有感觉性障碍。颈静脉孔附近的占位性病变如原发性肿瘤、血肿、转移性淋巴结等所引起的软腭麻痹,常合并出现第IX、X和XI等脑神经麻痹(颈静脉孔综合征)。
2、咽缩肌麻痹
引起咽缩肌麻痹的原因大多与引起软腭麻痹的原因相同。此外,该病常出现在流行性脊髓灰质炎患病之后。
症状-总述: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软腭麻痹者,单侧发病时可无临床症状,双侧发病时可在说话时出现开放性鼻音,吞咽时食物易向鼻咽、鼻腔方向反流。咽缩肌麻痹者,可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
症状-典型症状:
1、软腭麻痹
单侧软腭麻痹可无临床症状。双侧软腭麻痹则症状明显,由于软腭不能上举,鼻咽不能闭合,说话时出现开放性鼻音,吞咽时食物易向鼻咽、鼻腔方向反流,偶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患者不能作吸吮等动作。
2、咽缩肌麻痹
单侧咽缩肌麻痹表现为吞咽不畅、梗阻感,进食流质饮食时更为明显,易发生呛咳。双侧咽缩肌麻痹时,起初出现流质下咽困难,常发生反流,而固体食物则能吞咽,病情晚期吞咽困难加重,甚至完全不能吞咽。
症状-并发症:
咽缩肌麻痹晚期吞咽困难,食物停留在咽喉部,易将食物误吸入下呼吸道,导致吸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口咽部检查,建议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是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的呢?
6、您呼吸困难吗?
7、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在说话时出现开放性鼻音、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X线钡餐检查、头颅CT检查、头颅MRI检查、纤维喉镜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着重进行咽部检查,了解软腭、悬雍垂有无移位,咽部黏膜皱襞有无消失,咽反射是否存在,口咽及梨状窝有无唾液或食物潴留。
检查-其他检查:
纤维喉镜检查:通过纤维喉镜直观的观察咽喉部,了解有无喉咽部器质性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钡餐检查
通过此项检查,可了解有无食管病变,有助于明确病因。
2、头颅CT、MRI检查
了解有无颅底器质性病变,如肿瘤、血栓等,有助于查明病因。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中枢或周围性病变病史,以及说话时出现开放性鼻音、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头颅CT检查等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食道阻塞、咽炎。
诊断-鉴别诊断:
1、食道阻塞
患者会出现食道阻塞感、吞咽困难的症状,但咽部肌肉检查正常。
2、咽炎
可有咽部不适、异物感、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通过咽部检查,可对二者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咽麻痹者,应积极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神经麻痹者,可使用神经兴奋剂、以及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对咽缩肌麻痹者,还应积极防止发生下呼吸道并发症。
治疗-对症治疗:
对咽缩肌麻痹者,要积极防止发生下呼吸道并发症,食物宜做成稠厚糊状,并帮助吸除潴留在咽部的分泌物。病情严重者应以鼻饲法或胃造瘘术供给营养。
治疗-药物治疗:
1、对由于周围性麻痹所致软腭麻痹者,可用抗胆碱酯酶剂(氢溴酸加兰他敏)或神经兴奋剂(硝酸士的宁)以及维生素B1治疗。
2、对末梢性麻痹所致咽缩肌麻痹者,需应用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的药物,如尼莫地平、吡拉西坦、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治疗-相关药品:
氢溴酸加兰他敏、硝酸士的宁、尼莫地平、吡拉西坦、维生素B1、维生素B12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2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原发病有关,如中枢或周围神经炎症引起的咽麻痹,经积极治疗,症状可得到缓解甚至消失,预后较好,中枢或周围神经肿瘤引起的咽麻痹,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本病有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的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中枢或周围神经炎症引起的咽麻痹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症状可得到改善甚至消失。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改善患者的症状。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避免大声长时间说话。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漱口,勤打扫周围卫生。
5、患者应避免在疾病发作期去花粉、柳絮纷飞和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佩戴医用口罩。
6、患者避免长时间待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两周后复查。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病情严重者应以鼻饲法或胃造瘘术供给营养。
2、家属应将食物做成稠厚糊状。
3、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粥、鱼肉粥等。
4、患者要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泥,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5、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少吃过稀、过油、过甜、过咸的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日常注意防护。
2、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