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眼-脑综合征疾病概述: 眼-脑综合征不是单一疾病,其范围较广、包含多种。本文主要以Ter...
养生
疾病名称: 眼-脑综合征
疾病概述:
眼-脑综合征不是单一疾病,其范围较广、包含多种。本文主要以Terson综合征为例而主要展开阐述。Terson综合征,又称脑眼出血综合征,是一种眼-脑综合征,大多由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原因引起颅内压急剧升高,导致眼内出血。患者主要有视力突然下降、眼内出血等眼部表现以及突然意识丧失、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全身性表现。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眼科、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眼、颅脑
常见症状: 视力下降、突然意识丧失、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
主要病因: Terson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脑膜刺激征检查、脑脊液检查、超声检查、CT、MRI、脑血管造影、眼压测量
重要提醒: Terson综合征常需要眼科和神经科的专家协同会诊来进行综合治疗,患者需要积极配合,以获得良好预后。
临床分类:
眼-脑综合征包含多种,较为常见的包括以下34种。下文主要以脑眼出血综合征(Terson综合征)为例,而展开具体阐述。
1、大脑被盖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同侧眼肌麻痹、对侧肢体节律性震颤、面肌震颤等。偶有对侧感觉运动性偏瘫、半身运动共济失调、运动变换不能及深度感觉消失。
2、大脑脚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一眼外直肌麻痹,向外转不能。还可有同侧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偏瘫等。多为肿瘤、出血或多发性硬化所致。
3、中脑水管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牵引性眼球震颤、眼球运动瘫痪、眼睑上提困难等。当眼向上看时双眼出现辐辏性强直痉挛。
4、脑额叶基底病变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一眼视神经萎缩、中心暗点、嗅觉减退或消失、对侧眼视盘水肿等。多为肿瘤或其他因素压迫或影响视神经交叉及其附近组织所致。
5、顶盖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肢体运动失调等。病变对侧运动亢进或肢体部分瘫痪、上肢震颤。
6、脑桥小脑角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耳鸣、耳聋、迷路功能障碍或消失、面部感觉过敏、角膜反射减退、面肌与外直肌轻瘫、混合型眼球震颤、头部倾斜等。晚期有声音嘶哑、呃逆及吞咽困难等。多为肿瘤所致。
7、小脑脚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患侧三叉神经麻痹、上睑下垂、瞳孔扩大固定、对侧面与舌瘫痪等。
8、小脑侧叶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眼球内陷、上睑下垂、自发性同向眼球震颤、复视、瞳孔缩小。还可有恶心呕吐、吞咽、说话困难、患侧运动失调、肌张力降低等。
9、小脑蚓部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眼球震颤、视盘水肿、头围增大、颈肩强直、头痛、平衡紊乱、共济失调等。多为第四脑室肿瘤所致。
10、小脑被盖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偏瘫(可很快恢复)、眼运动障碍、共济运动失调等。为中脑血管病变影响小脑所致。
11、红核脊髓小脑脚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病变同侧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支配的眼肌麻痹、对侧感觉消失等。偶有偏侧运动共济失调。
12、脑桥核性损害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展神经麻痹、同侧面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偏瘫等。多为血管病变、脑炎或肿瘤所致。
13、丘脑下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双眼聚合困难、向上运动不能,偶可双眼向上向下运动都不能。还可有眩晕、眼球震颤、瞳孔异位、上睑下垂、视盘水肿等。
14、顶枕部损害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视能缺失、无视分辨力、无写字能力、无视能的眼球震颤、精神性运动不能等。
15、视神经交叉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双眼颞侧视野缺损、视力减退、视盘水肿、视神经萎缩等。为视交叉处受压、双侧视神经鼻侧纤维功能障碉所致。
16、岩蝶间隙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完全性眼肌麻痹、视束损害、视野缺损、单眼黑眼、三叉神经痛、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等。多为肿瘤所致。
17、视觉定位障碍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空间定位障碍、对三维空间目标不能定位、对物体的长短大小远近判断错误、眼的固定能力减退、辐辏与调节功能障碍、瞬目反射消失等。
18、幻觉视力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目盲(但自己否定目盲),且有幻视。伴有对侧肢体运动障碍等。多为大脑半球损害所致。
19、视觉定向障碍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同侧半视野、视觉定向功能障碍、不能弄清仅在一侧的局限目标,这种缺陷自中心向周边发展。
20、扭转斜视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双眼不能一致运动。如损害侧的一眼向下向内转时,对侧眼则向上向外偏斜。为脑桥臂损害所致。
21、眼外斜有辐辏功能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内直肌麻痹、双眼向外偏斜、辐辏功能正常。为脑桥背侧纵束损害所致。
22、眼球震颤肌阵挛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先天性眼球震颤、头与肢体震颤、肌束阵发性痉挛、血管舒缩素乱、各种反射过强等。
23、单眼眼球震颤凝视困难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侧方对应凝视力减退、双眼的凝视角不等、内收肌麻痹与外展肌瘫痪、外展眼单眼水平性震颤等。
24、上交叉性偏瘫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一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球固定、外斜,瞳孔扩大,上睑下垂,对侧偏瘫,同侧面舌瘫等。极少数病例出现双交叉偏瘫。
25、前脉络膜动脉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同侧偏盲,可为不完全性、对侧偏瘫,知觉消失。为眼的前脉络膜动脉的阻塞或破裂所致。
26、三叉神经旁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上睑下垂、瞳孔缩小、颞部眼睑部神经迟钝、角膜感觉迟钝。
27、黑矇偏瘫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一侧眼视力消失,对侧一时性偏瘫。前者由眼动脉阻塞所致,后者由大脑中动脉反射性痉挛所致。
28、左侧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重度眩晕、恶心、呕吐、肌无力、错定位、同向眼球震颤、下咽困难、发音困难、复视等。为小脑后动脉阻塞所致。
29、福维尔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展神经麻痹、眼球向患侧凝视。恢复期中,可有大幅度的眼球震颤出现,也可有周围性面瘫、对侧偏瘫。
30、雷蒙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患侧展神经麻痹、对侧偏瘫、面及肢体知觉丧失。多为肿瘤或血栓引起基底动脉小分支损害所致。
31、葡萄膜大脑炎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双侧葡萄膜炎,常伴有渗出性脉络膜炎及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偶有视盘水肿、角膜雾状浑浊,可继发青光眼、睫毛变白、白斑病、耳鸣、耳聋等。
32、眼-大脑-肾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先天性青光眼、瞳孔扩大、无光反应、前房与虹膜异常、角膜浑浊、白内障、眼球震颤等。还可有智力发育迟钝、酸中毒、骨质软化等。
33、软脑膜出血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血性脑积液,精神不安和迟钝,重者昏迷,可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损害,见眼球斜位、眼球固定、眼球运动受限等。
34、脑眼出血综合征(Terson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大量的蜘蛛网膜下腔出血。继有视网膜出血、轻重不一,双眼玻璃体内大量积血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参考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目前,Terson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多数认为,其主要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外伤性出血或特发性蜘蛛膜下腔出血等使颅内压升高,高颅压使血液沿视神经的蛛网膜下腔扩散至眼球的后部,突破巩膜筛板进入眼球,进而发生眼内出血。
症状-总述:
Terson综合征患者以视力突然下降、眼内出血等为主要的眼部表现,通常视力下降的程度与眼内出血量的多少等有关。还常有突然意识丧失、颅内出血体征、脑压增高、早期脑膜刺激征等全身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眼部表现
(1)患者主要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如仅有少量的视网膜层间的出血,则视力下降不明显。如出血位于黄斑区或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腔,则视力下降急剧。
(2)还可出现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视盘水肿及周围出血、视网膜前出血等眼内出血。眼内出血程度与颅内出血的快慢以及是否有脑水肿有关。
(3)部分患者可出现视神经炎、瞳孔缩小或散大、双眼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眼肌麻痹、同侧偏斜等。
2、全身性表现
患者可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全身表现。
症状-并发症:
本病患者还常可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等眼部疾患。
就医-急诊指征:
1、视力突然下降;
2、突然意识丧失、喷射性呕吐、视听运动功能障碍等;
3、出现其他紧急情况。
以上应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如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病情稳定时,可在神经内科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限制身体活动,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
3、您有受到头部外伤吗?
4、您既往有确诊过颅内疾病吗?平时血压怎么样?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
4、需要手术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包括视力检查、脑膜刺激征检查等,以初步了解病情。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可能会进行脑脊液检查、超声检查、CT、MRI、脑血管造影、眼压测量等检查,以帮助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力检查
医生通过视力检查以了解患者有无视力下降及下降情况。当视力下降严重时,医生会在一定距离移动手部,了解患者能看清手指指数的距离或感到手动的距离。
2、脑膜刺激征检查
(1)颈项强直检查:需要患者仰卧,医生以手托扶其枕部作被动屈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颈项强直表现为被动屈颈时抵抗力增强,此为伸肌在患病时最易受刺激所致。
(2)抬腿试验:需要患者仰卧,医生先将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指抬高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达135度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
(3)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需要患者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生一手托患者枕部,一手置于其胸前,然后使头部前屈。阳性表现为两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
3、其他
医生还会观察患者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是否存在偏斜等眼部异常以及有无相关全身性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腰椎穿刺来检查其脑脊液。Terson综合征患者为血性脑脊液且压力高。但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腰椎穿刺有促使脑疝发生的危险。故对于临床怀疑颅内压增高,而其他检查又无阳性发现者,在无后颅窝体征或颈项强直时,可以考虑慎重进行,应在给予脱水剂后进行腰穿密闭测压为妥。
检查-其他检查:
1、眼压测量
通过仪器测量眼压,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眼压是否正常。该项检查有利于明确是否继发青光眼。
2、其他
医生通过直接检眼镜、裂隙灯等检查,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眼内出血。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医生通过眼部A超和B超检查可了解眼内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眼内的结构是否异常等情况,并能与其他引起出血的眼病进行鉴别。
2、CT及MRI检查
通过头颅CT及MRI检查可以明确颅内出血在的部位、范围,并估计出血量,明确病情。
3、脑血管造影
条件具备、病情许可时应争取尽早行全脑DSA检查,以确定有无动脉瘤、出血原因、决定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DSA是临床明确有无动脉瘤的诊断金标准,可明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有无血管痉挛等解剖学特点。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颅内动脉瘤病史、颅脑外伤史等,结合视力突然下降、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临床表现以及相关辅助检查等,可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Terson综合征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若仅有眼内出血,出血量较少者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多数出血可在数月内自发性吸收。若出血量多则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若仅有视网膜出血或玻璃体积血较少时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可口服止血、促进出血吸收的药物。医生可能会将卡巴克洛与维生素C合用,以产生协同止血作用。
治疗-相关药品:
卡巴克洛、维生素C
治疗-手术治疗:
当玻璃体积血量较多或无自发性吸收迹象时则需行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玻璃体积血。否则玻璃体内积血为视网膜胶质细胞的增殖提供了机会,引起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促使其形成机化膜,机化膜收缩将进一步引起视网膜脱离。
治疗-其他治疗:
部分有明显神经障碍者,还需要神经科医师进行相关治疗。必要时,可进行颅脑手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Terson综合征的预后一般与可能的病因、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等有关。
预后-危害性:
Terson综合征患者可因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眼内出血等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害。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突然意识丧失、颅内压急剧升高等神经系统症状而威胁生命安全。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可控制出血,改善症状,防止出现危重情况。
日常-总述:
日常中家属应多关心与陪伴患者,减少或避免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患者在用药期间应谨遵医嘱;平时应注意休息,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对于卧床的患者应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患者易担忧视力能否恢复正常,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心理负担重,容易出现急躁、易怒。家属应劝说、安慰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的治疗及预后知识,并讲解给患者听,帮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产生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
2、保持居室温湿度适宜,经常通风换气。
3、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4、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适度运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5、卧床患者加强生活护理,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做好瘫痪肢体的保护及被动运动。
6、避免用力咳嗽、排便,以免造成眼压升高。
7、阅读时应在光亮适宜的环境下,尽量不要在光线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阅读,同时应注意眼部休息,勿使眼疲劳。
日常-术后护理:
手术的患者应保持手术切口附近干燥、清洁,遵医嘱按时服用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如果手术切口附近出现红、肿、热、痛、脓液等炎症征象,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饮食特殊禁忌或推荐。但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日常应合理膳食,多饮水,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
饮食建议:
1、注意膳食纤维供给,适量补充粗粮、水果及蔬菜,以预防便秘发生。
2、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1、不宜吃含油脂过高及油炸类食物,如肥肉、动物油等。
2、不宜吃含盐高的菜品或腌制品,如咸肉、咸菜、熏酱食物等。
3、不宜吃辛辣调味品及咖啡、浓茶等刺激食物。
4、不宜饮酒。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头部外伤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