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移行脊椎疾病概述: 移行脊椎是指颈、胸、腰、骶等各段脊椎于交界处相互移行成另一椎骨的形态...
养生
疾病名称: 移行脊椎
疾病概述:
移行脊椎是指颈、胸、腰、骶等各段脊椎于交界处相互移行成另一椎骨的形态,或称之为“过渡脊椎”。本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为先天性的发育异常。临床上常表现为腰腿部疼痛、下肢皮肤麻木、下肢肌肉无力等。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改善相应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资料表明其发生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脊柱
常见症状: 腰腿部疼痛、下肢皮肤麻木、下肢肌肉无力、坐骨神经疼痛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为先天性发育异常
检查项目: X线检查、CT检查、MRI(核磁共振)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临床分类:
腰骶段移行椎体可有以下5种分型。
1、腰椎骶化
指第5腰椎全部或部分转化成骶椎形态,使其构成骶骨块的一部分。临床上以第5腰椎一侧或两侧横突肥大成翼状与骶骨融合成一块为多见,并多与髂骨嵴形成假关节;而少数为第5腰椎椎体(连同横突)与骶骨愈合成一块者。此种畸形较为多见。
2、胸椎腰化
指第12胸椎失去肋骨而形成腰椎样形态,如第5腰椎不伴有骶椎化时,则仍呈现腰椎形态,并具有腰椎的功能。
3、骶椎腰化
系第1骶椎演变成腰椎样形态者,发生率甚低,大多在读片时偶然发现,一般多无症状。
4、骶尾椎融合
即骶椎与尾椎相互融合成一块者,较前者多见。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移行脊椎发病原因暂时不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正常脊柱包括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骶椎和4节尾椎。胚胎第4-7周时各椎节开始分化,椎体的化骨中心、双侧椎弓的化骨中心及侧部的附加成骨中心分别于胚胎第10周、第20周及第30周开始出现。出生后-8岁前完成椎体、椎弓和侧部的愈合。两侧椎弓于7-15岁时愈合。15岁左右于每节椎体的上、下面各出现一个骺板,并于耳状面或其下方出现一个附加成骨中心。18岁时,骺板与椎体开始融合,至30岁时5节骶椎融合成一个骶骨。在此过程中,某些影响发育的因素则可引起异化而致移行椎体。
症状-总述:
一般情况下,此类畸形可不引起任何症状,尤其是患者处于青少年期时。但随着腰椎骶化或胸椎腰化、骶椎腰化等,可出现腰腿部疼痛、下肢皮肤麻木、下肢肌肉无力、坐骨神经疼痛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1、假关节形成;
2、腰椎间盘突出症;
3、脊椎损伤性关节炎;
4、椎骨退行性病变。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腰腿部疼痛、下肢皮肤麻木、下肢肌肉无力、坐骨神经疼痛等症状。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去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4、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腰腿部疼痛、下肢皮肤麻木、下肢肌肉无力、坐骨神经疼痛等临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显示移行椎体及分类。
2、其他
在X线检查的基础上,可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有助于辅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腰腿部疼痛、下肢皮肤麻木、下肢肌肉无力、坐骨神经疼痛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病史,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单纯脊椎移行一般不需治疗,如有临床症状,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已影响工作生活者,可予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对有明确痛点或压痛点者,可用利多卡因联合泼尼松进行封闭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利多卡因、泼尼松。
治疗-手术治疗:
1、切骨减压术
主要用于骶骨化的第5腰椎横突肥大或假关节刺激、压迫神经支者,可将肥大的横突截除一段。
2、关节融合术
对单纯性(单侧或双侧)假关节(腰5横突与髂骨)损伤性关节炎者可行植骨融合术。
3、神经支切断(或松解)术
对显示明确的神经支,可于卡压处将其松解游离;无法松解时,则将其切断。
4、脊椎融合术
对腰骶部多椎节功能紊乱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腰骶段植骨融合术。
治疗-其他治疗:
1、功能锻炼
积极而正规的腰背肌锻炼。对伴有腰椎椎管狭窄者,应强调腹直肌锻炼。
2、腰部保护
可用宽腰带保护腰部,当症状发作时可改用皮腰围或石膏腰围。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患者经过正规且及时的治疗后,一般可缓解相应临床症状,预后比较好。
预后-危害性:
可导致假关节形成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治疗,一般可缓解相应临床症状。
日常-总述:
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一般采取平卧位,家属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患者离床活动时要用宽腰带保护腰部,并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功能锻炼。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卧床休息,离床活动时用宽腰带保护腰部。
2、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式和工作体位。
3、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恢复功能锻炼。
4、保持环境和个人的清洁卫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X线或CT,查看脊椎恢复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平卧,以减轻伤口疼痛和术后出血。
2、家属定时对患者身体受压部位的皮肤进行按摩,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以防止其发生压疮。
3、家属及时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防止其发生呼吸道感染。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对饮食无特异性要求,但日常合理的膳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机体的恢复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合理膳食,适当补充营养,多吃蔬菜、水果,促进机体的恢复。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