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硬红斑疾病英文名称: erythema induratum疾病概述: 硬红斑(eryth...
养生
疾病名称: 硬红斑
疾病英文名称: erythema induratum
疾病概述:
硬红斑(erythema induratum)是一种常发生于女性的疼痛性结节和斑块,一般对称分布于小腿屈侧。有时还可出现皮肤溃疡等损害,愈后可能有瘢痕形成。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通常可根据情况采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疗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疼痛性结节和斑块、溃疡、下肢疼痛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结核菌素(PPD)试验、病理检查、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沉检查、肝肾功能检测
重要提醒: 本病部分患者可能会同时存在活动性结核病灶,若不积极治疗,结核病变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机体健康。
临床分类:
硬红斑可分为Bazin硬红斑和whitfield硬红斑。
1、Bazin硬红斑
通常指与结核病相关的硬红斑。
2、whitfield硬红斑
指非结核相关的硬红斑。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硬红斑较少见,但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男女皆可发生,成年女性较多见。
病因-总述: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超敏反应。此外,结核杆菌感染可能是Bazin硬红斑的重要发病原因,静脉血液淤滞对Whitfield硬红斑的发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症状-总述:
硬红斑主要表现为疼痛性结节和斑块,常发生于小腿屈侧,多对称分布,病变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局部溃疡性损害,皮损可反复发生。患者有时可能出现下肢疼痛或水肿,部分病人还可能有倦怠、全身不适、低热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皮肤表现
(1)可为一个或多个皮下结节,若病变波及皮肤,可出现略高于皮肤的红色斑块。
(2)皮损表面可附有或不附有鳞屑。
(3)常存在压痛,疼痛程度不一。
(4)有时病变加重,结节发生破溃,出现皮肤溃疡,可有脓液流出。
(5)溃疡顽固难愈,愈后可有局部瘢痕形成。
2、好发部位
本病好发于小腿部位,也可见于大腿、上肢,躯干、面部等也可发生,但较少见。
症状-并发症:
1、Bazin硬红斑患者可能会同时存在结核病灶,如肺结核等。
2、有时不注意皮肤卫生,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能会引起继发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皮下结节、斑块、溃疡等损害;
2、皮肤损害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3、出现疼痛不适、下肢水肿等表现;
4、伴低热、倦怠、全身不适;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皮肤出现异常损害、疼痛等症状,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皮肤检查,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
3、若近期患者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患者曾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皮肤损害何时开始出的?有诱发因素吗?随时间推移病情有变化吗?
2、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减轻?
3、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
4、是否患有过结核病?家中是否有人患有结核?是否接触过结核病人?
5、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吗?效果如何呢?
6、既往有过敏史吗?近期有接触过致敏物质吗?
7、以前就医诊治过吗?有做过相关检查吗?结果如何?
8、是否患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他疾病?
9、是否按国家规定接种疫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患的是什么病?患病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会传染吗?
2、这病会转移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如果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
7、回家后该怎么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皮肤出现结节、斑块、溃疡等损害,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状态和皮肤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结核菌素(PPD)试验、病理检查、X线检查等,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的面容、精神状态有无异常,之后会观察皮疹的部位、范围、数目、大小、形态、颜色、分布特点及有无鳞屑等表现,以获得皮损的基本情况。
2、触诊
医生会先消毒双手,而后通过触摸的方式检查患者皮肤情况,了解皮损的质地、硬度、有无压痛等不适。必要时还会对淋巴结进行检查,以了解有无淋巴结肿大、触痛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结核菌素(PPD)试验
检查时医生会在局部皮肤注射一定量的结核菌素液,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皮肤表现判断结果。若皮肤发红或出现硬结节,且其直径在0.5毫米及以上,则为阳性。Bazin硬红斑患者此检查可为阳性。
2、血常规检查
医生可通过观察白细胞等血细胞数目变化情况,来了解有无感染,对评估感染严重程度也有一定帮助。
3、其他
还可能需行血沉检查、肝肾功能检测等,可帮助判断机体状态,对明确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在典型皮损处切取部分皮肤组织制成标本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检查。可观察组织病理的变化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有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行X线检查,以了解有无肺部结核病灶。如存在结核病灶,还可观察病灶的部位、范围、进展情况,以及有无胸腔积液等。可为本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既往或目前结核病史,以及小腿部皮下结节、斑块、溃疡、局部压痛不适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检查结果,通常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与结节性红斑、小腿红绀病、瘰疬性皮肤结核、结节性梅毒疹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结节性红斑
为发生在下腿伸侧的红色坚实结节,局部疼痛及压痛明显,但此结节绝不化脓破溃,有关节痛等全身症状,病程较短。病理为小灶性浸润。无干酪样坏死,很少见结核样浸润。
2、小腿红绀病
小腿下部对称性弥漫性青紫,皮肤温度较正常为低,不发生结节和溃疡。本病被认为是一种内分泌障碍的表现,寒冷可诱发。
3、瘰疬性皮肤结核
为淋巴结核或骨、关节结核向皮肤穿破而形成的溃疡及瘘管。好发生于颈部及上胸部,常单侧发生,不对称,也很少发生在小腿屈面。
4、结节性梅毒疹
梅毒性结节发展较快,可成匐行状排列,质硬如软骨,呈铜红色,常破溃,溃疡呈穿凿状,愈后留有瘢痕。梅毒血清反应阳性。其病理改变主要为浆细胞浸润及血管变化。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医治。必要时还需对机体内存在的其他部位结核病灶进行医治。
治疗-药物治疗:
1、初期皮损可用10%~20%鱼石脂软膏,若发生破溃可酌情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
2、有时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
3、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内服或外用,可能会获得一定的疗效。
治疗-相关药品:
鱼石脂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皮损较大影响美观者,可行植皮手术,以改善皮肤外观。
治疗-其他治疗:
必要时,可用激光去除皮损。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硬红斑的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是否及时治疗有关。若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若不及时治疗,皮损可反复发生,病情加重,影响机体健康。
预后-危害性:
1、皮损常位于小腿部位,且可长期存在并反复出现,影响美观。
2、局部可出现胀痛等不适,严重时影响工作、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皮损可逐渐缓解、消失。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预后-复发性:
部分患者治愈后疾病可能会复发,尤以寒冷时更易出现。
日常-总述:
日常注意皮肤护理,同时保持平稳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医嘱正确用药,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由于本病迁延、反复,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另外,本病反复发生也可造成瘢痕的形成及色素沉着,严重影响患者美观,可使患者产生抑郁、自卑等心理。
2、护理要点
(1)患者应积极向医生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治疗过程,以树立治疗信心。若心理压力过大,可通过读书、看电视等方式娱乐,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2)患者家属也应多鼓励患者,使患者不必过多在意外貌,以消除负面心理及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抗结核药物,禁止中途停药、换药,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居室环境整洁、干爽、温暖,避免潮湿,以防刺激皮肤加重不适。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适当参加户外运动,如登山、跑步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4、注意皮肤卫生,及时清洁皮肤,避免感染伤口。
5、注意皮肤保护,避免搔抓,防止皮肤受损引发皮肤感染等不良情况。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主要是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确定结核是否根治。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其他饮食特殊禁忌或推荐。日常可合理膳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1、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不良刺激。
2、不吃明确会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坚果等,以防加重皮损。
预防措施:
以下方法可一定程度的预防硬红斑发生:
1、遵照国家规定,进行卡介苗接种;
2、避免接触患有结核的人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