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中耳气压伤疾病英文名称: middle ear barotrauma疾病概述: 中耳气压...
养生
疾病名称: 中耳气压伤
疾病英文名称: middle ear barotrauma
疾病概述:
中耳气压伤(middle ear barotrauma)是由于在乘飞机、潜水、沉箱作业或高压氧治疗时,体外气压急剧变化使中耳内外形成一定的压力差所致的中耳损伤。主要症状有耳闷、耳痛及听力损害,偶有眩晕等,严重者可出现鼓膜穿孔。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耳
常见症状: 耳闷、耳痛、耳鸣、听力障碍、眩晕、恶心、呕吐、血性渗出液
主要病因: 本病主要因咽鼓管功能失调、外界压力的急剧变化所致
检查项目: 耳镜检查、听力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能复发,因此有咽鼓管功能不良的飞行员或潜水员,不易继续作业,以免发生意外。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中耳气压伤主要见于飞行员、潜水员、既往有鼻咽部病史或接受高压氧治疗者。
病因-总述:
咽鼓管功能失调以及外界压力的急剧变化,如潜水、乘飞机、高压氧治疗等,使中耳内外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从而造成中耳气压伤。
病因-基本病因:
1、咽鼓管功能失调
由于上呼吸道的急慢性炎症、下颌位置不正、腭裂、鼻咽肿瘤等,不能在外界压力急剧变化时起到开放调节作用;外界压力变化时患者处于睡眠状态或昏迷,不能作适当的动作使咽鼓管开放。
2、外界压力急剧变化
如飞机下降速度过快或潜水时下沉过深、过快,以致中耳内外压力差达10.7~12kPa时,吞咽动作或自行吹张不能使咽鼓管开放,压力差得不到调整即可引起中耳气压伤。
病因-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增加中耳气压伤的发病风险,如潜水、乘飞机、进行高压氧治疗等。
症状-总述:
中耳气压伤出现的症状因鼓室内负压大小而有轻重之分,负压越大,产生的症状越重。轻者症状不明显,偶有耳内不适、耳闷、耳鸣等;重者突发耳闷、耳内刺痛、耳鸣、耳聋,且随着负压的继续增加,症状逐渐加重。鼓膜破裂后,外耳道还可流出血性渗出液。
症状-典型症状:
1、耳闷
当外界压力小,中耳压力大时,患者可感耳闷、耳胀。如果及时开放调节咽鼓管,耳闷会消失。
2、耳痛
当外界压力骤升时,可引起耳痛,严重者疼痛可蔓延至面部、腮腺部。当鼓膜破裂,鼓室内负压消失时,耳痛可减轻。
3、耳鸣、听力障碍
中耳气压伤患者还可出现耳鸣及听力障碍,严重者可致耳聋。
4、眩晕
负压通过鼓室内壁两窗刺激迷路可导致眩晕,常伴恶心、呕吐等症状。
5、其他
随着中耳负压的加重,鼓膜若出现破裂,外耳道可见血性渗出液流出。
症状-并发症:
严重者可造成鼓膜穿孔,还可并发化脓性中耳炎或渗出性中耳炎。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耳部检查,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6、您最近坐过飞机吗?
7、最近潜水了吗?
8、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长久影响听力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耳闷、耳痛、耳鸣、听力障碍、眩晕等相应症状,应尽快就医。医生在仔细询问病史后,通常建议其做耳镜检查及听力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发病前有无潜水、乘坐飞机或进行高压氧治疗史,还需明确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1、耳镜检查
可见鼓膜充血、内陷,鼓室内积液,鼓膜呈蓝色,有时可见表面淤血、血疱形成,甚至穿孔。
2、听力检查
纯音测听多为传导性聋,有时可呈混合性聋,声导抗测试鼓室图为C或B型曲线。
诊断-诊断原则:
近期有乘飞机、潜水作业或高压氧治疗等明确的病史,随后出现耳闷、耳痛、耳鸣、听力障碍等典型表现,再结合耳镜、纯音测听、鼓室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并排除急性中耳炎等相似疾病后,即可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急性中耳炎进行鉴别。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普通炎性疾病,虽然也可见耳痛、耳部堵塞感、听力下降、耳鸣、耳流脓等表现,但多数由细菌的急性感染引起,小儿多发,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耳镜、颞骨CT等),一般不难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中耳气压伤的治疗原则为尽快恢复中耳内外压力平衡。轻症者可先休息观察;症状明显者,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治疗,以控制感染,缓解疼痛。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为鼓膜穿刺、鼓膜切开、鼓室探查及鼓膜修补。
治疗-一般治疗:
鼓膜未破,仅有轻度充血的患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先休息观察,同时注意不要继续加压。
治疗-药物治疗:
1、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以预防继发感染。
2、急性中耳气压伤鼓膜未破者,可局部使用减充血剂短期滴鼻。
3、耳痛剧烈者,可局部热敷或给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特效药
治疗-手术治疗:
1、鼓膜穿刺或鼓膜切开术
鼓膜充血、鼓室积液者,若经其他治疗症状无缓解,可采取鼓膜穿刺或鼓膜切开术。手术之后,还应继续进行咽鼓管吹张,避免形成粘连。
2、鼓室探查及鼓膜修补术
鼓膜破裂者,应行鼓室探查及鼓膜修补术。
治疗-其他治疗:
鼓膜充血、鼓室有积液者,可行咽鼓管吹张和超短波治疗,以促进积液逸出并吸收。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大多预后良好。轻症者休息之后,多可自愈;症状较重者,经过积极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但有复发的可能。
预后-危害性:
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并发化脓性中耳炎或渗出性中耳炎,增加患者的痛苦。
预后-自愈性:
轻症者,休息数小时或1~2日多可自愈。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复发性:
本病有复发的可能。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用耳,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且避免进行游泳、潜水等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勤洗手,勤打扫卫生。洗澡时注意保护耳朵,避免过多的水进入耳内,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且避免硬物挖耳。
5、患者在乘飞机时可带专用耳塞,缓解压力变化。
6、感冒患者乘机时可使用减充血剂。
7、婴幼儿乘机时,注意不要让婴幼儿在飞机起落时睡觉,可给予安抚奶嘴。
8、潜水员应科学潜水。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多吃坚果、大豆、花生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少吃糖、花生酱等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注意保护耳朵,特别是乘机或者潜水时。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定期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