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阿米巴病肠穿孔疾病英文名称: amebic intestinal perforation...
养生
疾病名称: 阿米巴病肠穿孔
疾病英文名称: amebic intestinal perforation
疾病概述:
阿米巴病肠穿孔(amebic intestinal perforation)是由于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肠道内引起肠管破裂所致,是阿米巴病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表现为腹痛、腹胀,并迅速出现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弥漫性腹膜炎表现。对于确诊的阿米巴病肠穿孔患者应尽早行手术处理,并予以抗阿米巴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腹部、肠
常见症状: 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主要病因: 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肠道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查、X线、CT、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
重要提醒: 对确定阿米巴病肠穿孔的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处理。
临床分类:
根据起病时间分类可分为急性阿米巴病肠穿孔和慢性阿米巴病肠穿孔。
流行病学-传染性:
阿米巴病肠穿孔为阿米巴病中较严重的并发症,肠穿孔虽然不会传染,但是引起肠穿孔的阿米巴病为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慢性患者、恢复期患者及无症状包囊携带者粪便中持续排出包囊,为阿米巴病的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是阿米巴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阿米巴包囊污染食物和水,人摄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苍蝇、蟑螂等也可起传播作用。
流行病学-发病率:
阿米巴病肠穿孔的发病率约为1%~3%,占结肠穿孔的0.5%左右。
流行病学-死亡率:
阿米巴病肠穿孔约占阿米巴病死亡病例的10%~13%左右。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发病机会较多,病情较重。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阿米巴病肠穿孔的发病率在我国农村多于城市。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阿米巴病肠穿孔多发于秋季。
病因-总述:
被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经口摄入后,未被胃液杀死的包囊进入小肠,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结肠腔内。当被感染者免疫力下降时,滋养体发育并侵入肠壁组织,吞噬红细胞及组织细胞,破坏肠黏膜形成特异性溃疡。溃疡进一步发展侵蚀肠壁,严重者可穿破浆膜层引起肠管破裂,形成肠穿孔。
症状-总述:
阿米巴病患者的典型表现为黏液血便,成果酱样,有腥臭味,常伴有腹痛、腹胀、里急后重等腹部不适症状。合并肠穿孔者可表现为突发右下或左下腹痛、全腹压痛以及进行性腹胀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阿米巴病的典型表现
阿米巴病起病缓慢,临床症状较轻。典型表现为黏液血便,呈果酱样,每日3~10余次,便量中等,粪质较多,有腥臭味。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呕吐、失水等中毒症状。
2、阿米巴病肠穿孔的表现
(1)急性阿米巴病肠穿孔可突发右下或左下腹剧烈疼痛,迅速弥漫至全腹;全腹压痛明显。
(2)慢性阿米巴病肠穿孔一般无剧烈腹痛,可出现进行性腹胀。
症状-并发症:
1、腹膜炎
肠穿孔后可引起腹膜内产生炎症反应,患者可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中毒性休克
肠穿孔后,肠道内微生物及毒素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机体严重代谢紊乱。患者可表现为高热、呕吐、腹泻、低血压、意识模糊等。
3、直肠内瘘
肠穿孔可穿入附近器官形成内瘘,可见瘘管口有粪臭味脓液流出。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剧烈腹痛。
2、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并伴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悸、乏力等表现。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发病后请尽快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建议着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者,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家属需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多久了?
2、您近期有无异常表现?
3、您近期是否注意过排便的情况?
4、您既往有无阿米巴病的病史?
5、您家中有人出现类似的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目前的诊断明确吗?是什么病?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会传染吗?
3、我的的情况严重吗?会有危险吗?
4、目前临床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手段吗?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些什么?
5、我会留下后遗症吗?
6、我的病可以根治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突发剧烈腹痛,或进行性加重腹胀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可初步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之后会建议患者做血常规,粪便、血清学等实验室检查,以及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评估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检查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等体征,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
2、腹部检查
腹部查体可见全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2、粪便检查
粪便涂片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可作为阿米巴病的诊断依据。
3、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抗体检测:人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后可产生多种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等方法,对血液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查。若抗体阳性对于阿米巴病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2)特异性抗原检测:通过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检测等方法,检查患者粪便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抗原,若检测结果阳性可作为明确诊断的依据。
4、分子生物学检查
通过DNA探针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或鉴定患者粪便、脓液或血中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基因,可作为阿米巴病的诊断依据。
检查-病理检查:
内镜下取小部分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若发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可确诊为阿米巴病。
检查-其他检查:
诊断性腹腔穿刺若抽出血性或含粪便样液体,多提示存在肠穿孔。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可提示肠穿孔。
2、CT检查
对于明确肠穿孔的部位、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剧烈腹痛等表现,并结合体格检查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初步考虑为肠穿孔。再通过流行病学资料及病史询问,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阿米巴病诊断后,可确诊为阿米巴病肠穿孔。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需排除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
诊断-鉴别诊断:
1、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急性穿孔,患者常突发上腹部剧痛,腹痛可迅速波及全腹,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与阿米巴病肠穿孔相鉴别,病人多有溃疡病史,部分病人有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或皮质激素病史,无阿米巴病病史;血清或粪便溶组织内阿米巴检测无明显异常。
2、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腹痛发作一般不如急性肠穿孔者急骤,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偏左并向背部放射;血清、尿液和腹腔穿刺液淀粉酶明显升高。与阿米巴病肠穿孔相鉴别,患者无阿米巴病病史;血清或粪便溶组织内阿米巴检测无明显异常;X线检查可见膈下无游离气体,CT、超声检查提示胰腺肿胀,周围渗出。
3、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腹痛症状比较轻,体征局限于右下腹,无腹壁板样强直,X线检查无膈下游离气体。与阿米巴病肠穿孔相鉴别,患者无阿米巴病病史;血清或粪便溶组织内阿米巴检测无明显异常。
治疗-治疗原则:
阿米巴病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一旦确诊需要紧急处理。患者应绝对卧床,并进行肠道隔离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并立即行手术治疗。术后应予以规范抗阿米巴及抗感染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进行肠道隔离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补液、输血等。
治疗-药物治疗:
1、组织内杀阿米巴药
对侵入组织的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有杀灭作用,常见药物包括依米丁、去氢依米丁、氯喹、四环素等。
2、肠内抗阿米巴药
对肠腔内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常见药物包括巴龙霉素、二氯尼特、双碘喹啉、安痢平等。
3、硝基咪唑类药
对肠内、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病变均有作用,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皮疹、肢体麻木、运动失调等。常见药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甲硝磺胺咪唑等。
4、抗生素
手术治疗后或合并细菌混合感染时,应适当加用广谱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阿奇霉素、四环素等。
治疗-相关药品:
依米丁、去氢依米丁、氯喹、四环素、巴龙霉素、二氯尼特、双碘喹啉、安痢平、甲硝唑、替硝唑、甲硝磺胺咪唑、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阿奇霉素、四环素
治疗-手术治疗:
1、开腹探查手术
阿米巴病肠穿孔发生后,应急诊进行开腹探查手术。
2、穿孔缝合术
如果穿孔较小,可对穿孔部位进行缝合,并对该部位的腹腔进行充分引流。
3、其他手术
如果穿孔大或肠壁有大片坏死,缝合后难以愈合,有发生肠瘘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可行结肠切除术及两断端造瘘术,或做穿孔肠段外置术,以后再行二期肠吻合手术。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阿米巴病肠穿孔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阿米巴病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其预后与病情轻重、治疗早晚、患者营养状况、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早期轻症患者,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重症者则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本病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可危及生命。
2、本病具有传染性,可经粪-口传播。
预后-治愈性:
阿米巴病肠穿孔早期轻症者,经过积极治疗有治愈的可能。
日常-总述:
阿米巴病肠穿孔患者及家属应注意学习本病相关知识,并掌握正确的护理和隔离方法,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出现阿米巴病肠穿孔时,多数患者意识清醒,对于突然的创伤或剧烈疼痛刺激使身体和精神出现巨大变化,常表现出恐惧不安、焦虑等。
2、护理措施
家属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积极的引导,尽量为患者创造安全的环境,从而解除其紧张、恐惧和焦虑等心理,增强治疗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坚持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部分患者尿液可能呈棕红色,系因存在药物衍生的水溶性色素所致,一般停药后可逐渐正常。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进行消化道隔离,患者的生活物品及分泌物等应在严格消毒后丢弃,餐具及生活物品专人专用。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粪便培养,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阴性后,才可解除隔离。
2、家属在接触患者后,应注意洗手消毒。
3、治疗期间加强营养,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整休息时间,促进身体恢复。
日常-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及排便情况,避免感染。
日常-复诊须知:
抗阿米巴治疗周期结束后,应遵医嘱进行粪便检查,以确定病原体是否清除,必要时应予以复治。
日常-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切口渗出情况,观察有无发热、腹痛等,必要时记录24小时内患者进食、输液、排便及引流情况。
2、病情稳定者,在术后24小时之后,可由卧位改为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引流。
3、注意保持腹腔引流管、导尿管、胃管的通畅,避免管路压迫、打折或脱出。
4、术后7天内避免取端坐位或长时间下蹲位,以免增加腹压和吻合口张力,使伤口裂开。
日常-特殊护理:
患者如为餐饮业人员,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痊愈后方可恢复餐饮业工作。
饮食调理:
阿米巴病肠穿孔术后进行科学的饮食调理有助于身体恢复。患者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还应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加强全身营养支持,予以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防止疾病进展。
饮食建议:
1、患者手术排气后,建议先进流质饮食,如米汤、稀藕粉、蜂蜜水、面汤、青菜汤等,少量多餐,减少胃肠负担。
2、尝试进流食后无明显不适,建议遵医嘱进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小米粥、鸡蛋汤、鸡蛋羹、及煮烂的面条等,以少量多餐为宜。
3、患者出院后建议继续进半流质饮食并适度增量。除一日三餐外,还应每日增加进餐次数,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的饮料,尤其服药期间应严格禁酒,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不利于康复。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芥末等。
3、避免吃生冷、硬质粗糙、油腻、过咸的食物。
预防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勤洗手,不饮生水、注意饮食卫生等良好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2、确诊为阿米巴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继续进展。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