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巴西紫热疾病英文名称: brazilian purpuric fever,BPF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巴西紫热
疾病英文名称: brazilian purpuric fever,BPF
疾病概述:
巴西紫热(brazilian purpuric fever,BPF)主要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埃及生物型(HIBA)感染所致的小儿急性暴发型传染病,于1984年首先发现于巴西圣保罗州。临床表现有高热、腹痛、呕吐、紫癜性皮疹等,约90%以上的患者 ,在发病前半个月左右,患过化脓性结膜炎。本病进展较快,患者可很快死亡。如能及早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可能会降低死亡率。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小儿科、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高热、腹痛、腹泻、呕吐、紫癜性皮疹
主要病因: 流感嗜血杆菌埃及生物型感染所致
检查项目: 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死亡率较高,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早进行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化脓性结膜炎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眼的分泌物中有多量的细菌。BPF患者能否作为传染源,目前未见明确的报道。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直接或间接接触含菌物可引起结膜炎。侵袭力和毒力强的菌株可由结膜炎处进入血流引起BPF;少数无结膜炎病史的BPF患者,其病原菌的入侵途径目前尚未十分明确,咽培养阳性者,不能排除由呼吸道传播的可能。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的发病率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死亡率:
巴西紫热的病死率约为7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10岁以下小儿,30~36月龄的婴儿易感性最高。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本病的流行地区为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
病因-总述:
本病是由于HIBA感染所致,HIBA侵入眼、鼻、咽部后,在局部增殖并引起炎症。侵袭力较强的菌株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释放内毒素,可引起多脏器损害。
症状-总述:
患儿多先患化脓性结膜炎,结膜炎消退数天后,可突然出现高热、呕吐、腹痛等表现,还可有腹泻。发热12~24小时后,皮肤和黏膜出现紫癜,并迅速扩散到躯干、四肢及面部,常伴有血压下降、胃肠道出血、少尿、发绀等症状,手、足、耳、鼻处还可出现坏疽。严重者神志不清,多在1~2天内死亡。
症状-并发症: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酸中毒等,严重者危及生命。
就医-就诊科室:
1、本病具有传染性,可去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2、发病年龄较小者,可去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5、本病具有传染性,可佩带口罩和手套之后,前往医院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现在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的?
3、孩子最近有患过结膜炎吗?
4、最近带孩子去过巴西、美国等地吗?
5、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7、家里有人出现类似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是什么病呀?
2、孩子有生命危险吗?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这个病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5、单纯用药物治疗有效吗?需要手术治疗吗?
6、这个病会传染吗?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7、治好后会有后遗症吗?
8、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高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其做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可增多,达15×109/L左右,杆状和分叶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可减少。
2、病原学检查
应尽早尽快取材做细菌培养。如从血、脑脊液和紫癜处培养出HIBA,即可诊断为BPF。
3、肝肾功能检查
肝肾功能可受损,转氨酶、尿素氮等可升高。
4、凝血功能检查
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的居住史、化脓性结膜炎病史,以及高热、呕吐、腹痛、腹泻、紫癜性皮疹等临床表现,再结合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一旦确诊,应立即予以治疗。医生会给予足量、有效抗菌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此外,还需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以纠正休克、电解质紊乱等。
治疗-对症治疗:
已有大量紫癜出现,伴有休克者,应尽快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输以新鲜血制品。在大量有效抗生素应用的基础上,还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对抗内毒素的致病作用。
治疗-药物治疗:
HIBA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氟喹诺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均敏感,因此应尽早尽快由静脉输入足量的有效抗生素。如能在紫癜出现之前治疗,则可明显控制病情发展。
治疗-相关药品:
氨苄西林、氯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氟喹诺酮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病死率较高,预后通常较差。如能在出现紫癜和休克之前,应用有效抗生素及进行对症治疗,则可能降低死亡率。
预后-危害性:
本病起病急、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儿生命。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可能会挽救患儿生命,改善临床症状。
日常-总述: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因本病具有传染性,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应定期消毒,并做好防护及隔离措施。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具有传染性,可传染给他人,而且死亡率较高,患儿及家属可能产生恐惧、悲观、绝望等心理。家属可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防护措施,树立治疗的信心。在生活中,多关心、安慰患儿,使其积极面对疾病,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帮助患儿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随意加减药量,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2、本病具有传染性,急性期要注意隔离,患者用过的衣物及生活用品需严格消毒后,再进行清洗。
3、病情严重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注意个人卫生及周围环境卫生,勤洗手,定期更换衣物及床单,减少疾病传播。
日常-复诊须知: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在积极配合治疗和加强生活护理的同时,还应注意营养的补充,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饮食建议:
1、家长应为患儿准备高营养、高蛋白饮食,如瘦肉粥、鸡蛋汤等。
2、患儿要多喝新鲜蔬菜水果汁,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高热患儿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同时注意水分的补充。
4、患儿应规律进餐,提倡少食多餐。
饮食禁忌:
1、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少吃高糖、高盐、高脂食物。
3、避免暴饮暴食,或仓促进食。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结膜炎,尤其是化脓性结膜炎。
2、避免去巴西紫热的流行地区。
3、家长应注意保护儿童,避免儿童接触巴西紫热患者。
4、在高危地区生活的患儿,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在外出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手套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