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大肚腩疾病概述: 大肚腩即指的是腹部的体积变大,可能是腹部脂肪堆积引起,也可能是腹腔内积...
养生
疾病名称: 大肚腩
疾病概述:
大肚腩即指的是腹部的体积变大,可能是腹部脂肪堆积引起,也可能是腹腔内积水或积气的表现。除了腹部体积增大的表现之外,还可有体重增加、腹胀、腹痛等症状。腹部体积增大的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现,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持续进展。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普通外科
发病部位: 腹部
常见症状: 腰围增大、体重增加、腹胀、嗳气、腹部血管曲张
主要病因: 可由于体重过重引起或见于一些疾病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体重指数(BMI)测算、理想体重测算、肝、肾功能检测 腹水检查、CT、MRI、超声、X线
重要提醒: 肥胖者应注意保持运动、饮食的均衡,太过肥胖时对机体的健康有不良影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针对20~69岁人群,我国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26%、10.98%,而在体重正常者中,中心型肥胖检出率为22.46%~33.53%。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暂无权威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该症好发于某一人群。
流行病学-好发地区:
近3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呈现出城市高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降低的特征。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中国是全世界肥胖升高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3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均有明显上升趋势。
病因-总述:
大肚腩可能是由于饮食、运动不均衡,而出现肥胖的一种表现;而在一些疾病中,如肝硬化、胃肠道梗阻时,发生腹水、腹部胀气的情况,也可能会导致腹部体积增大。
病因-基本病因:
1、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部分肥胖者主要表现腹部脂肪堆积,即中心型肥胖,也称腹型肥胖。
2、腹水
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腹膜炎等疾患均可能会导致腹水的发生,从而引起腹部的体积增大。
3、腹部胀气
腹部胀气时可有腹部体积的增大。腹部胀气可由吞咽大量气体、胃肠道梗阻等原因引起。
症状-总述:
出现大肚腩者,其表现跟引起大肚腩的具体原因有关。若是单纯的肥胖,可能还会有肢体增粗等其他体重增加的表现;若是由于疾病引起,可能还会有腹胀、嗳气、腹部静脉曲张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单纯肥胖者除了有大肚腩外,还可能会有体重增加、肢体增粗等表现。肥胖症严重者还可以有胸闷、气急、肌肉酸痛、易疲劳、倦怠、焦虑等表现。
2、腹水的患者,还可有腹胀、腹壁静脉曲张、颈部或胸部有蜘蛛痣(扩张的血管)等表现。
3、腹部胀气者,还可有腹部胀满不适感、嗳气、肛门排气过多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肥胖症的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
症状-伴随症状:
肥胖症还可伴随或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胆囊疾病、胃食管反流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骨关节病、静脉血栓、生育功能受损(女性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多有阳痿不育、类无睾症)及社会和心理问题。
就医-门诊指征:
1、体重超重伴有胸闷、气急、易疲劳、倦怠等表现。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若仅仅为肥胖,患者可到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是突然就发现自己有了大肚腩啊,还是一点点发展而来的?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7、您吸烟吗?吸多久了?平均每天吸多少?
8、您喝酒吗?喝多久了?平均每天喝多少?
9、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肚子能变小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部体积增大,伴有腹胀、胸闷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肝、肾功能检测、CT、MRI、超声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医生可能会观察患者整体的体型,进行腹部叩诊了解是否有异常叩诊音。腹部大量积液时,可有移动性浊音;腹部大量胀气时,腹部可呈球形,叩诊呈鼓音。
2、体重指数(BMI)测算
(1)临床上采用体重指数(BMI)作为判断肥胖的常用简易指标,BMI(kg/m2)=体重(kg)/[身高(m)]2。
(2)BMI<18.5位体重过低,18.5~23.9为正常,24.0~27.9为超重,>28.0为肥胖。
(3)BMI不能准确地描述体内脂肪的分布情况,不能区分脂肪和肌肉的含量,肌肉发达的人往往容易被误判。
3、理想体重测算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或IBW(kg)=[身高(cm)-100]x0.9(男性)或x0.85(女性)。理想体重±10%为正常,超过理想体重10.0%~19.9%为超重,超过理想体重20.0%以上为肥胖。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肝、肾功能检测
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腹水的病因诊断。
2、腹水检查
确定有腹水后,医生可能会使用注射器抽取一部分腹水进行检验,对腹水病因的诊断有帮助。
检查-其他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腹腔镜检查。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或MRI
(1)可计算皮下脂肪厚度或内脏脂肪量,是评估体内脂肪分布最准确的方法,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2)腹部的CT可了解腹部器官的一般情况,并可确诊有无腹水的存在。
2、超声
腹部超声可确定腹水的含量。
3、X线
腹部X线可了解腹部的积气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典型的腹部体积增大的表现,即可判断患者有大肚腩。若要明确具体的情况,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对于肥胖症者,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方式,以低能量、低脂、适量蛋白饮食,限制热量摄入、长期平衡膳食为饮食原则。运动也是减重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心衰患者应限制体力活动。
治疗-药物治疗:
1、对于肥胖症患者,在符合适应症的情况下,可根据医嘱使用奥利司他。使用奥利司他治疗早期有轻度消化系统副作用,如肠胃胀气、大便次数增多和脂肪便等,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已有引起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使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等药物。
2、对于腹水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使用利尿剂。
3、对于腹部胀气的患者,可根据具体的病情使用二甲硅油、益生菌、缓泻剂等。
治疗-相关药品:
奥利司他、二甲双胍、利拉鲁肽、二甲硅油、益生菌
治疗-手术治疗:
1、代谢手术
对于肥胖症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必要时可进行代谢手术。手术方式有吸脂术、切脂术、胃转流术、胃束带术与胃囊术。
2、腹水抽吸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单纯的大肚腩,若不伴有其他表现,一般对身体没有危害。但若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大肚腩,其预后则跟具体的疾病有关。
预后-危害性:
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几率较正常人要高。
预后-治愈性:
通过适当的治疗手段,部分患者的大肚腩表现可以得到改善。
日常-总述:
患者应谨遵医嘱用药,并尽量避免使用医嘱以外的药物;术后注意保护伤口,日常注意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遵守医嘱交待的药物用法、用量、频次来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换治疗药物,也不要突然停药。
2、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时及时汇报给医生,让医生调整用药,保证药物安全。
3、社会上有很多减肥广告,夸大其药物疗效。因此,患者应注意分辨,不要服用成分不明确的减肥药,避免发生严重毒副作用。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适当增加体育活动,避免久坐,控制体重。
3、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
4、根据天气增添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1、进行代谢手术的患者,术后通常需要从清流质、高蛋白流质饮食逐步到半流饮食,再到正常饮食,这四个阶段可能会历经3个月。进食时注意减慢速度,少喝水、减少饱和脂肪酸和淀粉类食物的摄入。另外,术后12~18个月应避免妊娠。
2、术后注意保持伤口及其周围皮肤清洁,避免过度用力。
3、遵医嘱定时拆线。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肥胖症患者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膳食供给的热能应低于机体实际消耗的热能。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蛋白质比脂肪和淀粉更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食用优质蛋白,如瘦肉、家禽肉、蛋类、鱼类、乳类、豆类及豆制品等。
2、多食蔬菜、水果、谷物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饮食禁忌:
1、脂肪产热量高,减肥者应限制脂肪摄入量。
2、限制糖类摄入量,如白糖、糕点、甜饮料、冰淇淋、巧克力等,避免过多的糖类转化为脂肪。
3、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
预防措施:
1、预防肥胖的发生主要在于控制饮食、多运动,保持体内热量供给与消耗的平衡。
2、有胃肠疾病、心脏疾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