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顶叶癫痫疾病英文名称: parietal lobe epilepsy,ple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顶叶癫痫
疾病英文名称: parietal lobe epilepsy,ple
疾病概述:
顶叶癫痫(parietal lobe epilepsy,ple)是一组临床上较少见的癫痫综合征,病变起源于顶叶。其常见的病因为顶叶占位性病变、外伤和皮质发育不良等。发作主要表现为简单部分性的异常体表感觉症状,如发作性的躯体麻木、针刺感、疼痛等。由于异常放电容易向颞叶、额叶和枕叶等部位扩散,从而出现其他部位的发作形式。发作期脑电图显示顶叶的癫痫样放电。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患者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头部
常见症状: 疼痛及感觉异常、体像障碍和躯体错觉、视错觉及复杂性视幻觉、语言障碍
主要病因: 顶叶癫痫主要由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急性和亚急性感染、代谢性脑病及遗传性疾病等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脑脊液囊虫抗体检查、脑部CT、脑部MRI、脑磁图、PET、SPECT、脑电图
重要提醒: 顶叶癫痫可继发外伤、吸入性肺炎等意外,需及时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顶叶癫痫相对少见,大约占所有神经外科局灶性癫痫病例的6%。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顶叶癫痫可在任何年龄发病,男女均可受累。
病因-总述:
顶叶癫痫主要见于颅脑占位性病变以及各种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脑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头颅外伤以及脑出血等都是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1、占位性病变是顶叶癫痫最常见的原因。研究发现,起自顶叶的发作约63%与肿瘤有关,最常见的是星形细胞瘤,其次为脑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血管瘤和转移癌。
2、产时及产后头部外伤也可引起顶叶癫痫。
3、脑血管病(如原发性颅内出血后癫痫)在顶叶比其他脑叶更常见。
4、急性和亚急性感染,以及炎症后脑部瘢痕也是引起顶叶癫痫的病因之一。
5、代谢性脑病及遗传性疾病(如神经纤维瘤病)也可引起顶叶癫痫。
症状-总述:
顶叶癫痫主要为简单局灶性发作,通常不伴意识障碍。临床症状通常与癫痫灶部位有关,主要表现为疼痛及感觉异常、体像障碍和躯体错觉、视错觉及复杂性视幻觉、语言障碍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窒息、呼吸或循环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症状-典型症状:
1、疼痛及感觉异常
患者可出现各种类型的感觉异常、感觉倒错等,如针刺感、麻木感、发热感、烧灼感、瘙痒感、蚁行感、蠕动感、过电感、发冷感等。最易受累的部位为面部(主要是嘴唇和舌头)、手(主要是大拇指)和上臂。此外,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疼痛表现,疼痛通常为单侧,既可位于头部,也可位于腹部。
2、体像障碍和躯体错觉
体像障碍是指患者基本感知功能正常,但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存在、空间位置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认识障碍。体像障碍和躯体错觉包括姿势扭曲、肢体位置或运动的错觉、肢体失认(突然不认识自己的肢体)、躯体与肢体缺如或者分离感觉。如患者自觉身体一部分的缺失,或自觉肢体位于并不存在的位置,也可出现多肢幻觉。
3、视错觉及视幻觉
部分顶叶癫痫患者还可出现视错觉及复杂性视幻觉,如视物变小、视物变形、自体幻觉、视像残留等表现。患者自觉眼前所见的影像可大可小,可近可远,既可以是活动的,也可是静止的。
4、语言障碍
优势侧颞-顶叶癫痫发作可能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语言障碍,伴有失写和明显计算障碍的失读等。
5、其他症状
顶叶癫痫还可以扩散到其他部位,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如局灶性阵挛性发作、头部及眼部的偏斜、强直性姿势等。
症状-并发症:
顶叶癫痫可并发窒息、呼吸或循环功能障碍等。
就医-急诊指征:
1、癫痫发作持续存在,长时间不缓解。
2、伴呼吸困难、呼吸暂停。
3、伴长时间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4、癫痫发作导致严重外伤。
5、出现其他危急病症。
以上均需及时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或首次出现一过性癫痫发作,短时间发作后恢复。
2、面部或肢体反复出现感觉异常、感觉倒错、疼痛等表现。
3、伴语言障碍、视物变小、视物变形等表现。
4、出现其它一些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情况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可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相对平稳,无明显意识障碍或持续抽搐等危重症状者,可到神经内科就诊。
3、神经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癫痫反复发作,存在手术指征者,可到神经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前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
2、因需要进行一些相关检查及抽血检查,最好穿一些宽松易脱的衣物。并且暂不进食,待需要禁食的检查完成后再考虑进食。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属最好能够陪同就医。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2、您是否有肢体的活动异常?
3、您是否有语言障碍、视物变形等症状?
4、您有没有在别的地方就诊过?都做了哪些检查和治疗?
5、您既往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病史?
6、您之前是否有过头部外伤史?
7、您家族人员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这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怎么治疗,是否需要住院?
4、治好之后还会复发吗?是否会影响生命?
5、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6、多久复查一次?复查哪些内容?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感觉异常、疼痛、躯体错觉、视错觉、语言障碍等情况时,应尽快就医。医生通常先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代谢性疾病。此外,还可能需要做脑部CT、脑部MRI、脑电图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对癫痫的病因诊断有初步提示作用。主要为神经系统的检查,包括意识状态有无异常、有无局灶体征(偏瘫、偏盲等)、各种反射是否正常等。此外,还需观察头颅形状和大小,明确面貌及肢体有无畸形,并注意排查某些神经皮肤综合征。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检查
要抽血进行生化、血氨、血钙、尿酮体、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等检查,以寻找癫痫抽搐的原因。有条件者还可以进行血的连锁筛查及尿的有机酸筛查,除外代谢性疾病。
2、脑脊液囊虫抗体检查
怀疑脑囊虫的患者还要进行腰穿检查,查脑脊液囊虫抗体,以明确癫痫的病因,并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指导治疗。
检查-其他检查:
脑电图检查是诊断癫痫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脑电图对癫痫发作的性质、类型、原因、部位等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脑部CT检查
CT的优点在于低价、快速、方便,图像对于大多数患者相对可靠。
2、脑部核磁共振检查(MRI)
磁共振成像为癫痫的病因诊断提供了直观、清晰的解剖形态学图像。
3、脑磁图(MEG)
MEG是一种测定脑细胞活动的无侵袭性技术,可以反映活动神经元内部电流所产生的微弱磁场变化。脑磁通过头部各层组织时不被衰减、扭曲,因而在致痫灶发放的定位上准确度较高。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PET-CT是把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化学物质作为示踪剂注入体内,通过这些物质参与机体的生化、代谢反应的同时释放正电子,反映出人体的生化、代谢、功能、血液、灌注、神经受体等。该检查对癫痫外科手术及放射定向外科均有价值,但时间和空间的分辨率较低,很多脑功能信号都无法测到,因而无法区分癫痫的原发灶与继发灶。
5、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SPECT是一种把放射性核素应用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诊断技术,主要是反映局部脑组织的血流情况。可在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分别检查,脑血流在发作期表现为高灌注,发作间期表现为低灌注。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独特的临床表现(如感觉异常、姿势扭曲、视错觉、复杂性视幻觉、语言障碍等),结合脑电图有相应部位的癫痫样放电,即可诊断。此外,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假性癫痫发作、晕厥、发作性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低血糖症以及偏头痛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假性癫痫发作
假性癫痫发作即分离性抽搐,旧称癔症性发作,是精神障碍而非脑电紊乱引起的脑部功能异常。发作前多有明显的情绪因素,通常有人在场时发作;抽搐形式多样,富有表演色彩,意识不完全丧失;发作时瞳孔对光反射存在,无摔伤、舌咬伤、尿失禁,病理征阴性,发作时脑电图无相应的痫性放电,抗癫痫治疗无效。
2、晕厥
晕厥是由于脑部短暂缺血、缺氧引起的一过性意识丧失,因肌张力低而不能保持正常姿势。多有腹痛、久立、情绪激动、寒冷、排便、咳嗽、哭泣、大笑等明显诱因,发作前常有头晕、胸闷、心慌、黑矇、出汗、无力等先兆。发作时面色苍白而无紫绀,脉细缓,一般跌倒后无抽搐,偶有抽动和尿失禁。少数出现四肢强直-阵挛,持续时间短,强度较弱,平卧后大多能很快恢复并完全清醒,无发作后嗜睡或意识模糊。间歇期脑电图正常。
3、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可出现意识丧失和猝倒,根据突然发作的不可抑制的睡眠、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及猝倒四联症,可鉴别。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为感觉丧失或减退、肢体瘫痪、肢体抽动不规则,常持续15分钟到数小时,脑电图无明显痫性放电。
5、低血糖症
血糖低于2mmol/L时,可产生局部癫痫样抽动或四肢强直发作,伴意识丧失,常见于服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或胰岛β细胞瘤患者。
6、偏头痛
偏头痛表现为双侧或偏侧剧烈头痛,常伴恶心、呕吐,意识丧失较少见。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几小时或几天,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幻觉、失语、逐渐扩展的麻木和偏瘫,视幻觉多为闪光、暗点、偏盲、视物模糊,较少有复杂视幻觉。脑电图示非特异性慢波。
治疗-治疗原则:
顶叶癫痫在症状急性发作时,治疗的关键是迅速控制癫痫发作,维持呼吸通畅。病情平稳者,需辅以抗癫痫药物治疗;若癫痫反复发作,经药物治疗无效者,也可考虑进行手术。
治疗-药物治疗:
迅速控制发作是治疗的关键,可酌情选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避免脑缺氧性损害。
1、传统抗癫痫药物
本类药可在一定范围内抑制病灶区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控制癫痫发作,常用药物如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该类药物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但是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1)丙戊酸:口服后迅速完全吸收,毒副反应少。长期应用要警惕其肝毒性及高氨血症等特应性反应,另外,震颤、脱发、体重增加、血小板下降等也都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2)卡马西平:口服吸收慢且不稳定,进食同时服用可增加吸收。不良反应有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血压异常、头晕、嗜睡、笨拙、精神错乱等。
(3)苯巴比妥:主要为口服给药。不良反应为瞌睡和困倦,对儿童来讲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兴奋不安、活动过多。长期应用该药物还可造成患儿的认知功能损害。
(4)苯妥英钠:口服给药。它的不良反应较多:与药物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如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胃痛、便秘等;神经系统反应也较多,如头痛、眩晕、眼球震颤、失眠、精神错乱、运动失调、视觉模糊等。不良反应在减药和停药后可以消失。长期服用者可以发生慢性毒性反应,引起牙龈增生、皮肤粗糙、多毛症、软骨病、免疫功能障碍。慢性中毒者还可以使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小脑萎缩、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
2、新型抗癫痫药物
新型抗癫痫药物能更好的抑制异常放电,半衰期较长。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应用范围广的优点,但价格昂贵。常用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等。
(1)左乙拉西坦: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安全而且有效的添加治疗,可减少日间活动,提高神经动作电位,但对夜间睡眠的总时间和睡眠质量无明显影响。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头昏、嗜睡、头痛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儿童可有兴奋、易激惹等表现,缓慢加量可能避免。
(2)奥卡西平:疗效与卡马西平相当,可以改善精神症状及认知。不良反应类似卡马西平,但少见而且较轻,变态反应性皮疹罕见。
治疗-相关药品:
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但若癫痫反复发作,经药物治疗无效者,也可考虑进行手术。主要的手术方法为病灶切除术、致痫区多灶性软膜下横切术等。
治疗-治疗周期:
顶叶癫痫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顶叶癫痫发作时,可让患者平卧或侧卧,托住患者下颌,防止舌咬伤。注意不要强行往口中塞东西,还需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以利于呼吸通畅。抽搐发生时,在关节部位垫上软物,防止发作时的擦伤,不可强压患者的肢体,以免引起骨折和脱臼。惊厥停止后,可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让分泌物流出,防止窒息。对表现为自动症的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要强行约束患者,以防伤人和自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注意给氧和防护,置病人于心电、血压、呼吸监护下,定时进行血气、血化学分析。控制呼吸道感染,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
预后-一般预后:
顶叶癫痫预后尚可,大部分患者经过正确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后,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顶叶癫痫可造成躯体感觉异常、疼痛,视错觉、视幻觉及语言障碍等各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病情较重者,还可并发窒息、呼吸或循环功能障碍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大部分顶叶癫痫患者经过早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少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可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症状。
预后-复发性:
顶叶癫痫虽然预后良好,但仍存在复发的风险。
日常-总述:
顶叶癫痫患者要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过劳、睡眠不足、感情冲动及强光刺激等。适当参加体力和脑力活动,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间歇期可下床活动,出现先兆即刻卧床休息。癫痫发作时应有专人护理,并加以防护,以免坠床及碰伤。
日常-心理护理:
1、家属或陪护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适时关心、鼓励患者,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2、避免采取强制性措施等损害患者自尊心的行为。
3、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克服自卑心理,努力消除诱发因素,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切不可突然停药,也不能间断、不规则服药。还应注意观察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便秘、感情冲动、受凉感冒、饥饿过饱等诱发因素,还应避免突然的声光刺激、惊吓等。
2、适当活动
鼓励患者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适当参与体力和脑力活动,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
3、注意安全
避免单独行动,禁止参与危险性的工作和活动,如攀高、游泳、驾驶车辆、带电作业等。随身携带简要病情诊疗卡,注明姓名、地址、病史、联系电话等,以备发作时取得联系,便于抢救。
日常-病情监测: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心率、血压、意识、瞳孔等方面的监测。
日常-复诊须知:
1、新确诊而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随时复诊,掌握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病情重或不稳定者,复诊间隔时间短;病情稳定者,随访间隔时间相对较长。
3、发作完全控制或发作次数很少,仍服药的病人一般3~6个月复诊一次。
4、发作完全控制,未服药的病人应该每年复诊一次。
5、手术后病人的复诊最好在手术后3个月、半年、1年,病情稳定后可1年复诊一次。
日常-术后护理:
1、在患者手术清醒后,要告诉患者所处的环境,使患者保持头高卧位。
2、协助患者翻身,定期给患者叩背、吸痰,防止肺炎的发生。
3、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的变化,拒食者需要进行鼻饲饮食。
4、对于术后出现偏瘫、失语的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
5、患者术后应加强约束,并有专人护理,防止意外的发生。
饮食调理:
顶叶癫痫患者应给予清淡饮食,避免过饱,并戒烟、戒酒。因发作频繁不能进食者可给予鼻饲进食。
饮食建议: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应清淡且富含营养。
2、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注意补充维生素。
3、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应给予鼻饲进食。
饮食禁忌:
1、避免酒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避免过度饥饿或一次大量摄入甜食。
3、避免大量饮用浓茶或咖啡。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头部及身体原发性疾病。
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外伤的发生。运动或骑车时应佩戴头盔;行走在高层建筑路段时,应尽量走防护内街,不要紧贴建筑物行走,以避免高空坠物;住楼房者,应在窗外安装防护装置,以免幼儿玩耍时坠落;驾车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系好安全带。
3、孕妇生产时,选择正规的妇产科医院,尽量避免儿童产伤的发生。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或精神过度紧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