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毒鱼刺伤疾病英文名称: venomous fishes sting疾病概述: 毒鱼是指能...
养生
疾病名称: 毒鱼刺伤
疾病英文名称: venomous fishes sting
疾病概述:
毒鱼是指能产生毒液的鱼类。毒鱼刺伤(venomous fishes sting)是由毒鱼棘鳍刺入皮肤引起,毒腺分泌的毒液经棘沟注入人体引起损伤。患者可出现局部皮肤损害以及全身中毒症状,如皮肤红肿、剧痛、皮肤脱落、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力、出冷汗、胸闷等。发生毒鱼刺伤后应立即处理伤口、缚扎止血带,阻止毒液散布全身,然后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皮肤红肿、剧痛、皮肤脱落、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力、出冷汗、胸闷
主要病因: 因毒鱼棘鳍刺入皮肤所致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生化
重要提醒: 毒鱼刺伤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捕鱼、游泳、采集加工海产品、海边游玩的人群发生毒鱼刺伤的风险高。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毒鱼刺伤以夏秋季多见。
病因-总述:
毒鱼刺伤由毒鱼棘鳍刺入皮肤引起,毒腺分泌的毒液经棘沟注入人体。毒鱼可分为两大类:刺毒鱼类和毒鱼类。常见刺伤人的毒性鱼有鬼鲉、赤魟、牛尾鱼、大头鲨等。
症状-总述:
毒鱼刺伤患者被刺伤部位皮肤出血,有难以忍受的剧痛,伤口周围发生红肿,后皮肤变为黑紫色,患处明显肿胀。除皮肤损害外患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局部症状
受伤部位立即流血,伤口局部红肿、剧痛、偶有麻木感,相应淋巴结肿痛,伤肢肌肉痉挛,可呈强直状态,痛可长达6~48小时。肿胀范围迅速扩大,可持续1周之久,伤口局部变为黑色,组织坏死,大块脱落。手足部受伤时,渐渐扩展到整个四肢,可引起足趾坏死。伤口很难愈合。
2、全身症状
重者出现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软弱无力、出冷汗、低血压、少尿、皮肤出血点、胸闷、心律失常、心率缓慢(小于每分钟50次)、咳嗽、呼吸困难、肺水肿,甚至高热、休克、昏迷、抽搐而死亡。
症状-并发症:
1、毒鱼刺伤可能导致伤口周围组织发生感染。
2、毒鱼刺伤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麻痹、肌肉麻痹等情况,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就医-急诊指征:
1、被毒鱼刺伤后出现皮肤红肿、剧痛。
2、皮肤变黑、坏死、脱落。
3、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4、无力、出冷汗、胸闷。
5、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毒鱼刺伤患者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静的状态,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奔波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4、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什么时候出现的这种情况?
3、您是什么职业?经常接触鱼类吗?
4、您是被什么鱼刺伤的?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被毒鱼刺伤后出现皮肤红肿、剧痛、皮肤脱落、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力、出冷汗、胸闷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了解患者情况后会迅速进行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如果患者条件允许,也可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了解患者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有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变化,了解患者有无感染的情况。
2、血生化
医生可通过血生化检查了解患者血液中生化指标改变,检查患者有无肝、肾功能损害,有无循环衰竭等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受伤的经历,了解患者损伤的部位、严重程度等信息,询问患者受伤后是否进行了紧急处理等,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发生毒鱼刺伤后应在伤口近心端缚扎止血带,吸出毒液,注射依米丁,取出毒刺。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1、可使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皮下注射,缓解疼痛。
2、可使用适当的抗毒素进行治疗,比如石鱼(鲉类)刺伤中毒严重时可使用石鱼抗毒素。
3、可将葡萄糖酸钙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缓注,或使用抗组胺药物。患者病情严重时可使用氢化可的松。
4、适当使用青霉素、头孢他啶等抗生素,防治感染。
5、注入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破伤风抗毒素。
治疗-相关药品: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石鱼抗毒素、葡萄糖酸钙、氢化可的松、青霉素、头孢他啶、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
治疗-手术治疗:
应切开创口,分离组织后取出毒刺,不可硬拔。伤口要清洁消毒防止继发感染。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伤口近心端缚扎止血带,迅速吸出毒液,然后涂氨水,刺伤处浸泡在50℃热水中至少1小时,或直到症状消失,避免毒液散布全身,且可使毒素变性减毒。可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后的依米丁在刺伤部位的近端皮下或肌注,情况紧急时也可使用不稀释的依米丁在刺伤处深部皮下注射。
预后-一般预后:
患者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无生命危险,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则可能出现较重的中毒症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危害性:
毒鱼刺伤会导致局部出血、剧烈疼痛,并可导致组织坏死、大块脱落。毒液还可引起呼吸麻痹、肌肉麻痹、高热、休克等,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治愈,症状得到缓解,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日常-总述:
患者需要保持皮损处皮肤清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皮肤损伤,以免加重感染。同时积极配合医嘱进行治疗,促进疾病康复。按时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毒鱼刺伤会导致局部出血、剧烈疼痛,并可导致组织坏死、大块脱落,可能使患者存在紧张、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情绪,做好积极的心理疏导。
(2)患者应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需要充分保护皮损处,避免二次损伤,加重皮损。
2、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不要从事剧烈的劳动或运动。
4、日常可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以免摩擦患处。
5、每天需要按照医嘱对刺伤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防止感染。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不适随诊。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和奶制品,保持充足的营养。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方法可以降低毒鱼刺伤的发生几率。
1、下海作业及海产品加工从业者戴好适当的防护用具。
2、在安全水域游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