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多腺体缺陷综合征疾病别名: 多内分泌缺陷综合征疾病概述: 多腺体缺陷综合征是指患者多个内...
养生
疾病名称: 多腺体缺陷综合征
疾病别名: 多内分泌缺陷综合征
疾病概述:
多腺体缺陷综合征是指患者多个内分泌腺同时出现功能下降。本病由感染、梗死、肿瘤、自身免疫反应等所致,其临床表现是个别腺体缺陷表现总和。主要包括Ⅰ型腺体衰竭、Ⅱ型腺体衰竭、Ⅲ型腺体衰竭。目前常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以改善患者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肢体麻木、刺痛、手足抽搐、易激动、易饥饿、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
主要病因: 感染、梗死、肿瘤、自身免疫反应等
检查项目: 血生化检查、激素测定、垂体激素兴奋靶腺试验、血中抗内分泌腺抗体测定、CT检查、MRI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需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在服药期间,应严格遵照医嘱,不得私自停药或改变剂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Ⅰ型腺体衰竭发病常在儿童或35岁前。
2、Ⅱ型腺体衰竭一般见于成人,高峰在30岁。
3、Ⅲ型腺体衰竭发生在成人。
病因-总述:
本病可以由感染、梗死或肿瘤导致全部或大部分腺体破坏引起。然而,最常见的内分泌腺功能衰竭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炎症,淋巴细胞浸润和部分或完全破坏的结果。
症状-总述:
多腺体缺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因临床分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表现为肢体麻木、手足抽搐、易激动、易饥饿、食欲亢进等。
症状-典型症状:
1、Ⅰ型腺体衰竭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手足抽搐、胃肠功能紊乱)最多见,其次是肾上腺皮质衰竭、青春期后性腺衰竭(女性多见)。慢性黏膜念珠菌病常见,糖尿病很少发生。
2、Ⅱ型腺体衰竭
总是累及肾上腺和比较常见于甲状腺(施米特综合征)和胰岛,产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部分患者开始有甲亢症状(易激动、易饥饿、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
3、Ⅲ型腺体衰竭
不累及肾上腺,但至少包括下述症状中的两个:甲状腺缺陷、IDDM、恶性贫血、白癜风、斑脱。
症状-并发症:
多腺体缺陷综合症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真菌感染等。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内分泌科范畴,患者可去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物名称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呢?您的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2、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6、您家里是否有亲属有同样的问题?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刺痛、手足抽搐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血生化检查、激素测定、垂体激素兴奋靶腺试验、血中抗内分泌腺抗体测定、CT、MRI检查等,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检查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可合低血钠、轻度高血钾,合并甲旁减时可有低血钙、高血磷。血糖常偏低,糖耐量曲线低平。
2、激素测定
原发性皮质功能低下患者血尿皮质醇、尿17-羟类固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升高。甲旁减患者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测不到或明显降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者血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雌二醇(E2)及睾酮水平降低或测不到,17-酮类固醇水平下降。
3、垂体激素兴奋靶腺试验
最具有诊断价值。注射ACTH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血皮质醇不升高。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原发性性腺功能降低者血中的性激素水平也不升高,诊断可以确定。
4、血中抗内分泌腺抗体测定
测定血中的抗肾上腺抗体、抗胰岛细胞抗体、抗胰岛素抗体胰岛63.49kU(64kD)抗体、甲状旁腺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及内因子抗体有助于病因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CT、MRI检查:可了解患者腺体是否出现异常,帮助诊断本病。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血生化检查、激素测定、垂体激素兴奋靶腺试验、血中抗内分泌腺抗体测定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多腺体缺陷综合征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主要措施是激素替代治疗,以纠正激素分泌不足。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药物治疗:
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药物治疗
(1)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
(2)服用左甲状腺素,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调整用量以长期维持。
(3)对黏液水肿性昏迷者,静脉注射左甲状腺素,清醒后改为口服。无注射剂者给予左甲状腺素片或干甲状腺,经胃管给药,清醒后改为常规替代治疗。并适当补充体液。
2、性腺功能低下的药物治疗
男性患者可用促性腺激素类药物治疗,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在睾酮替代疗法期间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睾酮在体内芳香化为E2,改变血清睾酮与E2比值,可发生乳房触痛或男性乳腺女性化:外源性睾酮可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和睾丸精子生成,对未生育的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患者应慎用。治疗期间应定期化验肝功能和血红细胞。
3、其他
对内分泌衰竭早期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可能有效。
治疗-相关药品:
维生素B12、叶酸、左甲状腺素片、干甲状腺、环孢素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积极激素替代治疗,一般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预后-危害性:
患者可能会有肢体麻木、刺痛、手足抽搐等不适症状,影响其正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改善患者症状。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适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遵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改变剂量或换药,如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及时咨询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居室宜保持空气新鲜,日光充足,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
2、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
4、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建议少食多餐。
2、多进食富含蛋白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优质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等)。
3、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
2、忌饮咖啡、浓茶等。
3、忌食辛辣、刺激、煎炸等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