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necrotizing fascitis of abdo...
养生
疾病名称: 腹壁坏死性筋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necrotizing fascitis of abdominal wall
疾病概述:
腹壁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of abdomal wall)是发生在腹壁的一种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是由化脓性链球菌或与厌氧菌混合感染所致的。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患处疼痛、红肿,可伴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临床上常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经积极治疗,可实现治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资料表明本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腹部
常见症状: 患处疼痛、红肿,可伴有寒战、高热
主要病因: 由化脓性链球菌或与厌氧菌混合感染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B超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病情迅速进展,危及患者生命。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约1.9∶1。
病因-总述:
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是化脓性链球菌或与厌氧菌混合感染所致,可发生于皮肤脓肿、冻伤、开放性骨折、昆虫叮咬、肌内注射、外科切口、腹腔内感染和外伤后。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它同样可发生于胸腔闭式引流、经皮内镜胃造瘘和经皮导管引流的病人。
病因-基本病因:
可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的病原菌较多,且多为皮肤、肠道、尿道的正常菌群,尤其与创伤和切口邻近部位的正常菌群分布有关。其中常见的需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等;常见的厌氧菌有厌氧链球菌、脆弱类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多由需氧菌和厌氧菌协同致病。
病因-危险因素:
有以下情况者,患本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1、腹部进行过手术或受到过创伤;
2、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先天性白细胞减少等;
3、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等;
4、患有感染疾病,如脐炎、腹腔感染(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腹膜炎等)、梅毒、伤寒等感染;
5、患有恶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白血病、艾滋病等;
6、有年老体衰、营养不良等情况;
7、滥用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8、进行过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
9、有酬酒、吸毒、肥胖、尿外渗、阴茎异常勃起、过度性交等情况。
症状-总述:
本病多在腹部手术、外伤后1~3天发病,发病时间短者可仅数小时,有时甚至在外伤后10~14天发病。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患处疼痛、红肿等局部症状,可伴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局部表现
(1)手术和外伤者,伤口及其周围出现疼痛、充血、水肿,继而出现皮肤青紫、坏死,伴切口或伤口有恶臭脓液流出或咖啡色渗液;
(2)无手术、外伤史者,早期病变部位可仅表现为突发疼痛、局部红肿、触痛并可扪及软组织硬块(结);
(3)随着营养血管栓塞以及组织内的氧耗竭,皮肤迅速出现苍白、继之为紫黑色坏死,皮肤表面常出现大小不一散在性血泡,可逐渐融合并破溃、表皮脱落,破溃后即露出黑色真皮层;
(4) 组织坏疽前,病变部位异常疼痛,随着皮肤与筋膜间的穿支血管栓塞及神经坏死,患处皮肤疼痛减轻并出现感觉缺失或无痛觉;
(5)金色葡萄球菌感染扩展相对缓慢,脓液稠厚,有“局限趋势”;
(6)A组链球菌脓液稀薄,呈血性,扩展相对迅速,水肿明显;
(7)类杆菌脓液有恶臭气味等。
2、全身表现
(1)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39℃~41℃;
(2)烦躁不安、 谵妄,神志淡漠等;
(3)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尿少等。
症状-并发症:
可有以下并发症:
1、腹壁软组织缺失;
2、中毒性休克;
3、脓毒败血症;
4、多器官功能衰竭;
5、死亡。
就医-就诊科室:
1、病情严重的患者需及时去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的患者可到普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患者应有家属陪同。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告知医生具体病史等情况。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可以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严重程度如何?
2、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之前是否出现过类似症状?
3、有腹痛吗?腹痛剧烈吗?
4、有恶心、呕吐、发热吗?体温最高多少度?
5、您既往有过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胆囊扭转等疾病吗?
6、在出现这些不适症状前腹部有受到外伤吗?有做过腹部手术操作吗?
7、做过哪些检查?受过什么治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需要长期吃吗?医保能报销吗?
6、我需要手术吗?
7、这个病对胃肠道功能有影响吗?对以后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吗?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患处疼痛、红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地让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B超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等,初步了解患者情况,而后会检查患者腹壁的皮肤,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患者患处的皮肤症状表现。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多数病人红细胞、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白细胞计数升高,甚至>30×109/L,中性粒细胞>0.80,并出现中毒颗粒。以此可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2、细菌学检查
取创面分泌物或行穿刺抽取脓液进行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和厌氧菌等病原菌。
检查-病理检查:
局部作小切口,取组织活检快速冰冻切片,可见炎性反应和动静脉血栓形成。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用于早期诊断和引导穿刺抽吸脓液培养。可显示皮肤水肿增厚,筋膜变形不规则、弥漫增厚,沿筋膜面异常积液、脓腔,皮下气体。
2、X线检查
X线平片显示软组织气体较体格检查敏感,可见软组织肿胀、增厚和纵隔、腹膜后及其他软组织内气体影,胸腔积液等。
3、CT检查
CT在发现深部感染、软组织坏死及积气范围方面优于X线平片,但在显示深筋膜液体方面比MRI的敏感性低,主要用于感染定位和确定病变深度。
4、MRI
MRI可显示软组织包括皮肤、皮下脂肪、深浅筋膜、肌肉等微小信号改变,可清楚显示疾病的解剖分布。有助于确定最佳活检部位和实施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反应。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手术或者创伤史,以及患者切口或伤口疼痛、红肿,并伴有寒战、高热等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与坏死性筋膜炎临床表现极其相似。尤其是厌氧菌所致的急性蜂窝织炎,病变处蜂窝组织、筋膜和皮肤也可发生坏死,亦有扩散迅速、不易局限的特点,全身症状剧烈,脓液恶臭。临床上常通过病理检查鉴别此两种疾病。
2. 气性坏疽
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主要发生于肌肉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发生于腹壁切口者较少。表现为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苍白、迅速变为紫黑色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以广泛性肌肉坏死为主;局部和全身症状均较坏死性筋膜炎严重,病情进展更为迅速;伤口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检查发现大量革兰染色阳性粗大杆菌、白细胞计数减少、X线检查伤口肌群间有气体。
治疗-治疗原则:
腹壁坏死性筋膜炎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手术、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此外,还可通过全身支持疗法、高压氧辅助治疗等,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
坏死性筋膜炎的致病菌常是混合性的,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尚无结果前,应大剂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或选用广谱抗生素,以后再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及时调整。常用的广谱抗生素有头孢类、甲硝唑或替硝唑等。
2、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细胞因子调节剂
此类药物可从不同水平阻断过度释放的炎症介质,积极补充严重不足的内源性抑制物,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常用吲哚美辛、 布洛芬、抗内毒素单抗、IL-1受体拮抗剂、抗TNF-α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细胞因子调节剂等。
3、免疫治疗
可用γ- 干扰素肌注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甲硝唑、替硝唑、吲哚美辛、 布洛芬、抗内毒素单抗、IL-1受体拮抗剂、抗TNF-α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经诊断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将匍匐潜行的皮肤完全敞开或扩大切口,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破坏厌氧环境,充分引流。
治疗-其他治疗:
1、全身支持疗法
支持治疗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对全身情况较好能进食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对全身症状明显,病情危重的患者,须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加强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营养热卡至少应为基础代谢热卡的2倍以上。根据病情,输注新鲜全血或血浆。
2、高压氧辅助治疗
高压氧下,血液中氧浓度增加,血PaO2升高,可迅速纠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及代谢障碍,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加快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建立,有利于炎症及坏死组织的消除,加快局部疾病的好转。 因此,临床上一旦确定或疑为本病,应在清创和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立刻行高压氧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自身抵抗力、治疗是否及时、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经及时且正规治疗,可实现治愈;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能并发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预后-治愈性:
患者经过积极、正确的治疗后,可以得到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中要保持良好心态,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防止疾病进展或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疾病可突然发作且疼痛剧烈,所以患者及家属常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面对,积极接受和配合治疗。家属要多关心和体贴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早日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应根据体力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2、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3、保持患处的清洁、干燥,以及患者衣物、环境的清洁,经常更换患者的衣物、床单。
4、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以防受凉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日常-术后护理:
遵医嘱按时复诊,换药及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术后肠功能恢复后,从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软食-普食。
2、调整就餐时间,规律进餐。
3、应循序渐进地少量多餐,进食富含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机体恢复和切口愈合。
4、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做到细嚼慢咽,增加咀嚼次数,彻底咬碎食物。减少食物造成的损伤和刺激,保护胃肠,同时有利于消化吸收。
5、食物冷热适度,并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高温煮熟以后再吃,生吃瓜果要洗净,同时注意食用器具的卫生。
6、调整精神与心理情况,放松状态下就餐,避免有压力,特别是在进食时,切勿生气,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以此促进胃的调节和保护机能,对稳定病情,促进康复也有积极意义。
7、以清淡软烂、细嫩、含低纤维质、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易于消化吸收,更有利于疾病恢复。饭食、蔬菜、鱼肉皆宜软烂,流质饭、面食、发面、细粮及淀粉类更容易消化,主食可采用细面条、馒头、发糕、包子、面包、大米饭等。
8、对出现贫血或营养不良者,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黑木耳、芝麻酱、瘦肉、鱼、鸡、蛋类,以及动物血、肝、腰等内脏。并注意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补充,包括维生素B12和叶酸,适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番茄、茄子、红枣、绿叶蔬菜,帮助铁的吸收。
饮食禁忌:
1、要戒酒限烟。吸烟能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循环障碍,从而造成营养缺乏;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且抗生素服药期间禁止服用含有乙醇的饮品。
2、少摄入对胃黏膜有强烈刺激的食物,如浓茶、烈酒、咖啡、可可、可乐,否则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多,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3、不吃过于粗糙、浓烈的香辛料(如生葱、大蒜、咖喱、胡椒、花椒、芥末、醋及香料浓汤等)、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洋葱、蒜苔等)。这些食物都会直接刺激食道和胃黏膜,使黏膜充血、加重炎症,还会刺激胃肠,使腹痛加重。
4、避免进食过冷、过热、过酸、过甜或过凉的食物,否则易导致胃痉挛,不利于炎症消退。
5、若患者有明显腹胀时,应尽可能少吃或不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蒜苗、萝卜、蔗糖等。也避免引起腹胀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芹菜、韭菜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1、正确处理腹部外伤,腹部手术时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
2、正确处理皮肤感染,注意皮肤清洁,必要时及时就医。
3、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更注意卫生,避免损伤。
4、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