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疾病英文名称: elastosis perforans serpi...
养生
疾病名称: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
疾病英文名称: elastosis perforans serpiginosa,EPS
疾病别名: Lutz病、Lutz-Miescher病
疾病概述: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elastosis perforans serpiginosa,EPS)又称Lutz病、Lutz-Miescher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穿通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年,皮疹主要分布在颈部两侧,初发疹为淡红色或正常肤色的角化性丘疹,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有轻度瘙痒。本病慢性经过,旧的皮疹消退过程中,又可出现新疹,并呈匐行性扩展。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淡红色或正常肤色的角化性丘疹、轻度瘙痒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弹性纤维染色
重要提醒: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可能与遗传有关,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备孕前应进行产前咨询,避免患病胎儿的孕育。
临床分类:
根据发病相关因素分类
1、特发性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
2、反应性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
常与遗传性、系统性或纤维组织变性疾病相伴,如Down综合征等。并常与其他经典穿通性疾病并发,少数也可继发于某些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
3、药物诱发性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
如长期服用青霉胺可诱发,通常在用药1年后发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青年人群。
病因-总述: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其可能与真皮弹性硬蛋白异常引起细胞反应有关,该反应最后使得异常的弹性组织排出;部分患者与结缔组织病有关,如弹性纤维性假黄瘤和肢端早老病等;还可能与使用青霉胺等因素有关。
症状-总述: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多发生于青年,主要表现为淡红色或正常肤色的角化性丘疹,自觉症状不明显或轻度瘙痒。病程进展缓慢,旧的皮疹消退过程中,又可出现新疹,并呈匐行性扩展。部分皮疹短期内吸收消退,留下浅色瘢痕。部分皮疹可持续4~5年。
症状-典型症状:
1、皮疹主要发生于颈部两侧,其次为上肢、面部、下肢和躯干。
2、初发疹为淡红色或正常肤色的角化性丘疹,大小约为2~5mm,排列成环状、匐行状、马蹄状,有时不规则,成群分布,四周可见卫星状分布的皮疹。环形皮疹的中央有不同程度萎缩性改变,颜色稍淡。
症状-并发症:
部分患者伴有伸舌性痴呆、Ehlers-Danlos 综合征、弹性纤维性假黄瘤、Marfan综合征、成骨不全、Rothmund-Thompson综合征、肢端早老病、小脑动脉瘤、先天性白内障反应迟钝、牙齿发育不良等疾病。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6、您对什么过敏吗?
7、家族中有本病患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这个病遗传吗?
3、症状还会加重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有颈部两侧、上肢、面部、下肢和躯干出现淡红色或正常肤色的角化性丘疹,自觉轻度瘙痒等表现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皮疹的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1、问诊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亲属有无类似表现或疾病,以及病史等情况。
2、视诊
医生主要观察皮损分布部位以及形态特点等,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浅色瘢痕,以初步判断病情。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取皮损处组织送病理科检查,通常可见真皮浅层,尤其是真皮乳头内弹性纤维增多、变性以及经表皮穿通排出。穿通区域可见狭长的管道通过表皮或毛囊。管道呈线形、波浪形或螺旋形。管道大多为单腔,有时为多腔。表皮有多个开口,特别是穿过毛囊的管道,管道外口逐渐增宽,并有角栓,角栓由角化物质和退变的嗜碱性物质组成。其周围有时可见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组成的异物肉芽肿。
检查-其他检查:
弹性纤维染色可见真皮内弹性纤维的数量增加,纤维比正常要粗。两个管道间区的弹性纤维呈垂直状延伸至真皮乳头,并伸入基底膜;管道内口的结缔组织中含有许多弹性纤维。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颈部两侧等部位出现淡红色或正常肤色的角化性丘疹,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弹性纤维染色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穿通性毛囊炎、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穿通性毛囊炎
好发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相似。皮损呈直径2~8mm的红色毛囊性丘疹,不融合,中心有小的白色角栓,除去角栓后遗留出血性小凹,好发于四肢近端伸侧和臀部,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2、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本病儿童多见,最早发病年龄为9个月。发疹前有搔抓和其他方式刺激皮肤的历史。开始为一个或多个针头大丘疹,正常皮色,而后逐渐扩大,草样硬度,中心出现脐凹,内充填角化性物质,随后,中心脐凹逐渐增宽而角质栓亦相应扩大,并呈棕褐色,角质栓黏着甚牢,不易撕去,强行揭去后不出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能自然缓解和自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变部X线照射、紫外线治疗等,应用抗生素、维生素A等药物治疗,少数患者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口服或外用维A酸、三氯醋酸或石炭酸等。
2、外用或病灶内注射抗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钙剂、砷剂、氯喹、糖皮质激素等。
治疗-相关药品:
维A酸、三氯醋酸、石炭酸、维生素A、维生素D、氯喹
治疗-手术治疗:
少数患者可采用手术切除。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匐行性穿通性弹力纤维病一般能自愈,预后一般较好。但部分皮疹消退后可留下浅色瘢痕,部分皮疹持续时间较长。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伴伸舌性痴呆、Ehlers-Danlos 综合征、弹性纤维性假黄瘤、Marfan综合征、成骨不全、Rothmund-Thompson综合征等疾病,影响生活质量。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能自愈。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实现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达治愈,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预后-后遗症:
部分皮疹消退后可留下浅色瘢痕。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疾病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出汗。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注意水温,避免水温过高烫伤皮肤。
5、建议患者穿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避免接触化纤类刺激皮肤的面料。
6、患者日常注意皮肤的防晒、保湿,可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润肤乳。
7、避免搔抓患处,防止出现感染。
8、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遮阳帽、防晒衣,避免日晒。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每1~2周复查一次。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蛋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多吃一些牛羊肉、猪肉、花生、黄豆、麦麸、小米、玉米等食物。
7、患者应均衡饮食,定时定量进餐。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3、患者应避免偏食。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