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感染性关节炎疾病英文名称: infectious arthritis疾病概述: 感染性关...
养生
疾病名称: 感染性关节炎
疾病英文名称: infectious arthritis
疾病概述:
感染性关节炎(infectious arthritis)是指病原体入侵关节腔内导致的关节炎症。本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以及各种分枝杆菌、螺旋体、真菌和病毒导致。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肿痛、关节腔积液、活动受限等。临床上常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感染,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病灶,缓解患者相应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关节
常见症状: 发热、关节肿痛、关节腔积液、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入侵关节腔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关节腔穿刺、关节液检查、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B超、X线、CT、MRI、关节镜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造成关节不可逆损害。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感染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差异较大。在美国,发病率<200/10万;欧洲国家的发病率较低,在瑞士<5/10万;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发病率较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主要发生于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和老年人。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由病原体入侵关节腔内导致。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但各种分枝杆菌、螺旋体、真菌和病毒也可感染关节腔。感染最主要的病因是败血症,除此之外,外伤、手术、关节附近的软组织感染,也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症状-总述:
感染性关节炎以单关节受累为主,多关节受累者较少见。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肿痛、关节腔积液、患肢活动受限等。
症状-典型症状:
1、主要症状
(1)发热:体温38.3~38.9℃,有时可更高。但也可能不发热,尤其是在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肝肾功能不全或需要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中。
(2)关节肿痛:除髋关节、肩关节、踝关节等深关节外,一般都会发生关节肿胀、疼痛表现。
(3)关节腔积液:关节腔内可积聚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或脓性渗出液。
(4)患肢活动受限:由于炎症及疼痛的刺激,患肢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肢体多呈屈曲位。同时因炎症发展,关节内脓液增加,使患肢固定在关节间隙充分扩大位置,关节不能主动活动。
2、好发部位
大约90%患者表现为单关节受累。最常见的是膝关节,其次是髋关节,肩、腕、肘关节最少。手足小关节关节炎多在直接接种或咬伤后出现。
症状-并发症:
感染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若感染得不到控制,还可能并发菌血症。
就医-门诊指征:
1、发热、关节肿痛。
2、关节腔积液。
3、患肢活动受限。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关节出现不适可到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发病之前有没有受过外伤?有没有其他感染性疾病?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发热、关节肿痛、关节腔积液、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会在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后,首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液检查、关节腔穿刺、关节液检查、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B超、X线、CT、MRI、关节镜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致病菌。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还会检查关节有无肿胀、压痛,关节活动是否正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可显示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增快及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患者存在感染。
2、关节腔穿刺及关节液检查
本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对于高度怀疑或不能除外感染性关节炎的患者,应常规行诊断性关节腔穿刺,如关节液不多,可在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镜检可见多量脓细胞,或涂片作革兰染色,可见成堆阳性球菌。
3、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可取患者关节液、血液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病原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同时还可以进行药敏试验,对抗生素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关节镜可直接观察关节腔内情况,并可直接吸取关节液培养,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软骨下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小梁增生,严重时软骨破坏、骨破坏、关节半脱位,可见骨面硬化,死骨形成。慢性化的感染性关节炎并发骨髓炎时,形成腔内死骨。
2、B超
可见关节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可用于引导关节腔穿刺。
3、关节CT和MRI(磁共振)
受累关节内部结构和破坏程度、是否有死骨形成、与周围软组织关系等显示更为清晰,有利于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判断依据。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以及发热、关节肿痛、关节腔积液、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结合血液检查、关节腔穿刺、关节液检查等各种辅助检查结果,通常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感染性关节炎应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缓解相应临床症状。此外,还可适当引流或进行支持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制动。增加营养,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少量多次输血或清蛋白,提高全身抵抗力。控制原发感染灶,减轻疼痛等。
治疗-药物治疗:
1、全身用药
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有条件时应尽量做关节积液的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并根据结果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
2、局部用药
根据情况隔日或隔3~4日作关节腔穿刺,尽量排尽关节腔内积液,然后注入有效的抗生素。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特效药
治疗-手术治疗:
1、穿刺引流
每天穿刺引流,然后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液冲洗。注意不宜将抗生素直接注入关节腔内,以免引起局部炎症。
2、手术引流
一般治疗4~7天后仍无改善时,才做手术引流。彻底清除脓肿和坏死的滑膜,但不要破坏干骺端的血运,注意保持引流通畅。
治疗-其他治疗:
通过关节镜灌注冲洗关节腔内容物。创伤小,因此穿刺引流失败者以及体质太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更应考虑关节镜引流。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病程、病原菌种类、是否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免疫力及年龄等因素有关。若抗感染治疗与引流及时,一般预后良好,痊愈后不留后遗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关节损伤及功能障碍。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有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2、本病若未能得到及时诊治,可能遗留永久关节损伤及功能障碍。
预后-治愈性:
本病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实现治愈,使患者恢复正常。
预后-后遗症:
本病可能遗留永久关节损伤及功能障碍。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遵医嘱用药,注意休息,促进疾病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病程长,患者因长期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忧虑、无助等情绪,加之对预后的担心,可能会出现恐惧心理。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该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减轻、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了解成功案例并介绍给患者,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患者应该保持平稳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以向医生咨询,了解疾病基本信息。不妄自猜测病情变化,要对治疗效果充满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了解药物的功效及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若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室内维持一定的温湿度。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将关节固定在功能位,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病情允许时应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加强关节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注意保护关节,穿棉质宽松衣物,避免摩擦关节,避免剧烈运动。
6、冷暖交替时,注意衣服的添减,睡觉时盖好衣被,避免风寒侵袭。
日常-复诊须知:
术后一周、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定时回院复查或遵医嘱按时复诊。一般建议患者复查血常规、B超、X线或CT。
日常-术后护理:
1、保持手术切口附近干燥、清洁,遵医嘱按时服用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
2、术后抬高患肢,可促进静脉回流,有利于肿胀消退。
3、家属定期帮助患者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
4、注意保持冲洗管和引流管无扭曲、折叠、受压等情况。注意观察引流量及引流液颜色,若颜色较深或有大量鲜红色液体流出。需警惕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宜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感染性关节炎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避免关节外伤、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等,均可以有效减少感染性关节炎发病风险。
1、避免关节外伤,注意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械的安全,避免受伤。运动之前先热身,运动量由小逐渐加大,切忌开始就进行重负荷的运动。大量运动后及时放松。老年人行走时要避免跌倒。
2、积极治疗败血症、软组织感染等疾病。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