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肝肾阴虚疾病英文名称: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
养生
疾病名称: 肝肾阴虚
疾病英文名称: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疾病概述:
肝肾阴虚(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热内扰的病理变化。临床以头晕耳鸣,胁肋胀痛,腰膝酸软,遗精,经少与虚热见症为主要特征。发生与久病失调、情志内伤、房事不节、温病伤阴有关。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如果失治误治,进一步发展,出现阴不制阳,虚风内动的表现。主要见于西医学中的肝炎、肺结核、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中。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发病部位: 肝脏、肾脏
常见症状: 头晕耳鸣,胁肋胀痛,腰膝酸软,遗精,经少与虚热见症
主要病因: 久病失调、情志内伤、房事不节、温病伤阴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X线检查、B超
重要提醒: 如果出现头晕耳鸣,胁肋胀痛,腰膝酸软,遗精,经少、形体消瘦、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注意饮食生活调养,避免病情发展,增加治疗难度。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久病失调、情志内伤、房事不节、温病伤阴有关。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虚热内扰。病性属虚,病位在肝肾。
病因-基本病因:
1、久病失调
长期患有肝炎、肺结核、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耗伤肝肾阴液。或者平素阴虚,或人到老年体质虚弱,精血不足,以致肝肾阴虚。
2、情志内伤
长期抑郁,或恼怒等精神刺激,影响肝疏泄功能,气机阻滞,日久化热,耗伤肝肾阴血。
3、房事不节
女性早婚多育多产,或者房劳不加节制,耗伤肾精,肾气,日久肝肾阴虚。
4、温病伤阴
温热病邪长期稽留下焦,耗伤肾阴,肾病及肝,以致肝肾阴亏。
症状-总述:
本病以头晕耳鸣,胁肋胀痛,腰膝酸软,遗精,月经量少与虚热见症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形体消瘦,或先天不足的患者,是许多疾病发展到后期阶段的证候。
症状-典型症状:
1、定性症状
形体消瘦、口咽干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等虚热症状。
2、定位症状
头晕目眩、耳鸣、双目干涩、胁痛、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肝肾不足症状。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1、如果出现头晕耳鸣,胁肋胀痛,腰膝酸软,遗精,月经量少等。
2、伴有形体消瘦、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盗汗等。
以上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要到中医科咨询,或者根据基础疾病,到肿瘤、内分泌等科室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本病可能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穿着宽松衣物。
3、可能需要做一些影像学检查,建议不要佩戴有碍于检查的饰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例、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以提前准备自己想要咨询医生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有没有头晕耳鸣,胁肋胀痛,腰膝酸软,遗精,月经量少的的症状?多久了?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形体消瘦、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等症状?
3、有其他的疾病吗,如结核、肝炎等?
3、都经过什么治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7、最近作息怎么样?有没有经常熬夜?
8、平时都爱吃什么食物?最近饮食情况如何,大便情况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这样?
2、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3、需要做什么检查?
4、都需要怎么治疗?
5、治疗需要多久才能好?需要复查吗?
6、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7、治疗后会复发吗?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可能会根据具体疾病做西医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X线检查、B超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肢体外形、动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问二便、问睡眠,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躯干四肢了解皮肤温度等情况,还会进行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血液情况,明确病因,如确定有无贫血及贫血程度等。
2、尿常规、肝肾功能
可了解肝肾功能有无异常,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帮助明确是否存在具体病灶,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2、B超检查
男性性功能减退时,还可做B超检查,可清楚地看到前列腺的情况,了解肾脏、膀胱、输尿管等部位的病变,有助于疾病治疗。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头晕耳鸣,胁肋胀痛,腰膝酸软,遗精,经少与虚热见症等临床特征,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肝肾阴虚的诊断必须具备特异症状和两项可见症状加典型舌脉。同时应与心肾不交、肺肾阴虛等相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特异症状
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腰膝酸软。
2、可见症状
颧红,咽干,五心烦热,盗汗,男子梦遗,女子月经不调。
3、相关舌脉
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诊断-鉴别诊断:
1、肺肾阴虚与肝肾阴虚
二者病变性质均属阴虚,且有共同的阴虚火旺症状,常易混淆,必须加以鉴别。从病因病机上看,肺肾阴虚证多因邪热恋肺、久咳伤肺或悲伤过度,耗伤肺阴,肺病日久及肾所致;也有房劳过度,耗伤阴精,或年高体弱,肾阴不足,使水亏火旺,上灼于肺,肺络受损所致。肝肾阴虚证多因久病劳伤,或温热病邪耗伤肾阴,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阴,或失血、久病,劫夺肝阴,肝阴不致肾阴亏损而成。从临床表现上看,二者都有眩晕耳鸣,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等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症状。除此之外,肺肾阴虚还有咳嗽无痰,少痰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等肺阴虚表现;而肝肾阴虚证有视物模糊,两目干涩,筋脉拘急,麻木,抽搐,胁肋疼痛等肝阴不足表现。
2、心肾不交与肝肾阴虚
二者均有肾阴虚的临床表现,可见眩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腰膝酸软等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症状,故容易混淆,应加以区别。心肾不交证常因久病劳倦,房室不节,损伤心肾之阴;或五志过极,心火亢盛,下及肾阴,或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所致,临床表现除有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共同症状外,还有虚烦失眠,心悸健忘等心火亢盛的症状,无肝阴虚症状。肝肾阴虚证多因七情内伤,或劳伤精血或久病不愈,耗伤肝肾之阴所致,其表现除有上述共同症状外,尚有两目干涩,枧物昏花,筋脉拘急,麻木抽搐,胁肋疼痛等肝阴虚症状,而无心火亢盛征象。二者不难区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以滋养肝肾为主要治法。如果肝病及肾,当以补肝为主,滋肾为辅。如果肾病及肝,当滋肾为主,养肝为辅。另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容易导致肝阳上亢,应注意滋阴平肝息风法的运用。
治疗-药物治疗:
1、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2、常用中药: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怀山药等。
治疗-相关药品:
六味五灵片、乙肝养阴活血冲剂、复方益肝灵胶囊、二至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取穴肝俞、肾俞、期门、委中,用补法,每日1次,留针20分钟。
2、按摩疗法
用指腹轻摩肋下10分钟,用大小鱼际揉按肾俞、肝俞,来回30-50次,然后在背部轻揉。
治疗-治疗周期:
肝肾阴虚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肝肾阴虚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经及时治疗,并注意饮食生活调养,症状可逐渐消失,预后良好。如果失治误治,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阴不制阳,虚风内动的表现。
预后-危害性:
精血可互为转化,肝肾阴血不足又常可相互影响,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阴不制阳,虚风内动表现。
预后-治愈性:
本病诊断明确,及时辨证治疗治疗,并注意饮食情志调摄,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根治性:
若引起肝肾阴虚的病因没有彻底祛除,或者饮食不当,生活起居失常等,可以使病情再次发作,甚至加重。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保持充分休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情志调摄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减轻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应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少生气动怒,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2、慢性疾病往往病程较长,多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应避免焦虑、惊恐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尽快恢复健康。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用药后效果和不良反应。
2、滋补肝肾宜文火久煎,饭前空腹温服。
3、注意正确煎煮中药,质地坚硬中药应采取先煎的方法。
日常-生活管理:
1、环境应安静整洁,室内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
2、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劳累,节制房事。
3、长期卧床患者,要防止褥疮发生。
4、加强锻炼,可选用散步、游泳、瑜伽、自行车和跳舞等,以增强体质。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眩晕、头痛、抽搐等的诱发因素、持续时间、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等。
2、注意观察有无头晕、肢体麻木、语言不利、口角喝斜等中风先兆症状。
3、注意观察患者耳鸣耳聋、腰痛、水肿、二便等情况变化。
4、严密观察神志、面色等变化,定期监测血压,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X线检查、B超等,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忌食辛辣刺激、油腻、温燥食物,戒烟酒。
饮食建议:
1、宜食滋补肝肾的食物,如甲鱼、鸭肉、枸杞、山药等。
2、也可食用核桃粥、淮山药枸杞粥、枸杞炖兔肉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煎炸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久病失调、情志内伤、房事不节、温病伤阴有关。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饮食有节,不可过度偏食肥腻,过甜过咸的食物,或生冷食物。
3、青少年应戒除手淫等不良习惯,青壮年婚后节制房事,切忌在郁怒的情绪下,或疲劳后房事。
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肝炎、肺结核、肿瘤等。
5、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波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