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肛膜闭锁疾病英文名称: membranous atresia of anus疾病别名: ...
养生
疾病名称: 肛膜闭锁
疾病英文名称: membranous atresia of anus
疾病别名: 肛门膜状闭锁
疾病概述:
肛膜闭锁(membranous atresia of anus)又称肛门膜状闭锁,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低位畸形。本病因胚胎发育障碍导致,患儿可表现为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啼哭不安、呕吐、腹胀等。一经确诊,即可行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肛肠外科
发病部位: 肛门
常见症状: 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啼哭不安、呕吐、腹胀
主要病因: 由胚胎发育障碍导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B超检查、CT检查、MRI(核磁共振)检查、穿刺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导致新生儿胎粪无法排出,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暂无权威的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肛膜闭锁属于低位畸形,是一种常见类型,因胚胎后期发育障碍,原始肛与直肠末端之肛膜吸收异常所致。
症状-总述:
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并有啼哭不安、呕吐、腹胀等表现。在正常肛门位置有明显凹陷,肛管被一层隔膜覆盖。隔膜有时很薄,能透过它看见存留在肛管直肠内的深蓝色胎粪。病儿哭闹时隔膜明显向外膨出,手指触及有明显冲击感,刺激肛周可见括约肌收缩。
症状-并发症:
有时可合并向肛前走行的皮下潜性瘘管。
就医-门诊指征:
1、小儿出生后长期无胎粪排出;
2、小儿长期、频繁啼哭不安;
3、伴呕吐、腹胀等不良表现;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出现肛门异常,可去肛肠外科就诊;新生儿患者可去新生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进行肛门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以方便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何时发现的?
3、近期不适症状有缓解或加重吗?有什么原因吗?
4、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5、是否还患有其他疾病?有进行相关治疗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应该做哪些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4、需要如何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手术治疗,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6、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吗?
7、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且有频繁啼哭不安、呕吐、腹胀表现,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行穿刺检查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通过视诊可看到肛门有一隔膜覆盖,有时可透过隔膜看见肛管直肠内的胎粪。
2、触诊
患儿哭闹时指诊肛区有明显冲击感。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还可能会进行穿刺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建议行B超、CT、MRI(核磁共振)等检查来详细了解有无盆腔异常病变情况,对本病的治疗也有一定指导作用。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啼哭不安、呕吐、腹胀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穿刺检查的结果,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闭锁位置低,手术操作容易。通常一经确诊,即可行肛膜切开或切除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肛膜切开术
于会阴肛区凹陷处取前后纵切口或十字切口切开肛膜,使肛门内外相通。然后扩肛至能放入食指即可。术后早期即需开始扩肛,直到排便正常为止。
2、肛膜切除术
切开肛膜,吸尽胎粪后,沿肛缘剪去肛膜,扩肛使肛管能通过食指,稍游离直肠下端黏膜,然后将直肠黏膜松弛地缝于肛周皮肤。术后10天开始扩肛,每周2~3次,直至肛门无狭窄,排便通畅为止。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积极、正规的治疗,患儿可恢复正常肛门,改善临床症状,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导致患儿无法排出胎粪,引起患儿啼哭不安、呕吐、腹胀,给患儿带来巨大痛苦。
预后-治愈性:
经合理的手术治疗,多数患儿可得到治愈,恢复正常排便。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治疗,同时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进行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促进机体恢复可起到积极作用。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保持肛门清洁、卫生、干燥,便后可酌情用婴儿湿巾替代纸巾擦拭。
2、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促进机体恢复。
3、家长应注意安抚患儿,避免患儿过度哭闹。
日常-复诊须知:
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复诊时携带既往病例和近期相关检查结果,以便医生了解病情,评估机体恢复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引起切口撕裂,影响愈合。
2、术后遵医嘱定期换药,以防发生局部感染。
3、术后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排便,必要时停止饮食,以肠外营养为主。
饮食调理:
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合理喂养,保证营养的摄入,对促进机体康复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饮食建议:
1、给予患儿规律的母乳喂养,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配方奶粉进行喂养,以满足患儿机体生长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
2、注意乳头、奶瓶、餐具的卫生、清洁,必要时进行定期消毒。
饮食禁忌:
避免喂患儿冷奶,以防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影响,影响机体健康。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