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肛痈疾病英文名称: anorectal abscess疾病概述: 肛痈(anorecta...
养生
疾病名称: 肛痈
疾病英文名称: anorectal abscess
疾病概述:
肛痈(anorectal abscess),是指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脓肿的疾病。临床以肛周突然肿胀,剧烈疼痛,伴有高热、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常形成肛漏为主要特征。发生与饮食不节、房事失调、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一般预后良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肛周突然肿胀,剧烈疼痛,伴有高热、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常形成肛漏
主要病因: 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病后体虚
检查项目: 肛门指诊、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超声检查、X线检查、MRI检查、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如果出现肛周突然肿胀,疼痛剧烈,应及时就诊咨询,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充分卧床休息,避免日久穿孔形成肛瘘。
临床分类:
1、热毒蕴结证
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重,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焮热;伴有恶寒、发热、大便秘结、小便色红;舌红,苔薄黄,脉数。
2、火毒炽盛证
主要表现为肛周肿痛剧烈,持续数日,痛如鸡啄,难以入眠;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舌红,苔黄,脉弦滑。
3、阴虚毒恋证
主要表现为肛周肿痛,皮色暗红,成脓时间长,溃后脓出稀薄,疮口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以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
病因-总述:
本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病后体虚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肛门直肠周围,与肺、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
病因-基本病因:
1、饮食不节
长期偏食肥腻、过甜过咸食物,或者辛辣刺激食物,或长期饮酒,导致脾胃不能及时运化,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而成本病。
2、感受外邪
肛门破损,感染湿热毒邪,导致经络阻塞,气血瘀滞而成本病。
3、病后体虚
长期患有虚痨久嗽、便秘等疾病,或过度劳累,导致脾肺肾亏虚,湿热乘虚下注,郁久藴结而成。
症状-总述:
本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肿胀、有结节,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由于脓肿的部位和深浅不同,症状也有差异,如肛提肌以上的间隙脓肿,位置深隐,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轻;肛提肌以下的间隙脓肿,部位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而全身症状较轻。
症状-典型症状:
1、肛门旁皮下脓肿
发于肛门周围的皮下组织内,肛门局部红肿并持续性坠胀、胀痛,排便、活动后疼痛加剧,成脓后常有跳痛感,全身症状常不明显脓肿自行破溃后可形成低位肛漏。
2、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发于肛门与坐骨结节之间,初起觉肛门部坠胀疼痛,继之肛门胀痛加剧或跳痛,坐卧不安,患侧肛周皮肤微红肿,肛门指检患侧直肠壁饱满,压痛明显,可有波动感,可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全身症状。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位于肛提肌以上,腹膜以下,位置较深,局部症状不典型,仅自觉直肠内坠胀感,有时排便不畅,排尿困难。肛门指检直肠侧壁饱满、有压痛及波动感,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全身症状。
4、直肠后间隙脓肿
初始临床表现以全身感染症状为主,如畏寒、发热、头痛、精神疲倦和食欲下降。但直肠内有明显的坠胀感,骶尾部可产生钝痛,并可放射至下肢,逐渐加重,肛周皮肤无明显改变,肛门指检直肠后壁有触痛、隆起和波动感。
症状-并发症:
肛漏
肛痈破溃后久不收口,湿热余毒未净,蕴结不散,留连肉腠,发为肛漏,表现为肛周经常流脓液,脓质稠厚,肛门胀痛,局部灼热。
就医-门诊指征:
若出现肛门局部肿胀疼痛,高热,便秘等症状,或出现脓水淋沥。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要到中医科、肛肠外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一些检查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肛门周围疼痛、肿胀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精神疲倦和食欲下降等?
4、之前得过其他什么疾病,如痢疾、肠炎、痔、肛裂、肛窦炎、肛门湿疹?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7、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8、平时有偏食辛辣、肥腻,或甜食的习惯吗?有经常喝酒的习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肛门周围疼痛、肿胀、有结节等表现?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肛门指诊、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超声检查、X线检查、MRI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姿态、头皮毛发改变、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疼痛、问寒热、问饮食、问二便、问睡眠、问出汗、问过敏史、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肛门直肠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肛门指诊是检查肛门直肠疾病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肛门指诊可及早发现肛门部及直肠末端的早期病变,因此,临床上对初诊患者及可疑患者都应做肛门指诊检查,避免延误直肠肿物等重要疾病的早期诊治及手术最佳时机。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根据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可判断感染的程度。
2、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将抽取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术后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学检查
如疑有特异性感染或恶性肿瘤,术中可取脓腔壁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对肛周脓肿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体表超声可避免腔内超声的痛苦。采用普通探头也可以对脓腔定位,采用高频探头时可以准确地判断脓肿位置、大小、分布,甚至对微小脓肿也能发现,如未探及脓肿则不可盲目切开。腔内超声检查可以判断高位肌间脓肿的位置、容积、脓肿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甚至找到脓肿内口。
2、X线检查
如高位脓肿定位不准确,可先穿刺抽脓,然后向脓腔内注入造影剂进行摄片,有助于了解脓肿的位置、深浅、大小、形状和扩散途径。
3、MRI检查
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如有条件,也可行MRI检查,可以无损伤准确快捷地对患者病灶的部位、大小、范围做出判定,指导后续治疗。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肛门周围疼痛、肿胀、有结节,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倦怠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有相似症状的肛周毛囊炎、疖肿,肛门旁脂瘤,骶髂关节结核性脓脓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本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肿胀、有结节,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由于脓肿的部位和深浅不同,症状也有差异,如肛提肌以上的间隙脓肿,位置深隐,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轻:肛提肌以下的间隙脓肿,部位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而全身症状较轻。
2、辅助检查
肛门指诊、血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超声检查、X线检查、MRI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肛周毛囊炎、疖肿
病变在肛周皮肤或皮下,多由局部皮肤破损染毒所致,发病与肛窦无病理性联系,局部红肿热痛,肛门指检无异常发现,破溃后不形成肛漏。
2、肛门旁脂瘤
肿物呈圆形,表面光滑,无红、热、压痛,肿块中央有粗大毛孔,挤有白色粉质物。
3、骶髂关节结核性脓脓
肿病程长,有结核史,病灶与肛门和直肠无病理联系。X线检查可见骨质改变。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病情急,手术是最可靠的治疗方法,脓肿一旦形成,要及时切开排脓并要保证脓腔引流通畅,务必驱邪彻底。早期多为实证和热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祛瘀、软坚散结,以消法为主;中期脓成邪留,治宜扶正托毒,以托为主;后期毒尽体虚,治宜补养气血、健脾渗湿、滋补肝肾,以补法为主。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热毒蕴结证
如果出现舌苔黄膩、脉滑数等湿热的征象,可合用草蘚渗湿汤。
2、阴虚毒恋证
肺虚的患者,可加用沙参、麦冬;脾虚的患者,可加用白术、山药、扁豆;肾虚的患者,可加用龟板、玄参,生地黄改熟地黄。
治疗-药物治疗:
1、热毒蕴结证
(1)方药: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2)常用中药:皂角刺、金银花、防风、白芷、当归尾、陈皮、甘草、赤芍、乳香、没药、天花粉、贝母、黄芩、黄连、黄柏、栀子。
(3)中成药:槐角地榆丸、槐榆丸、连翘败毒丸、痔炎消胶囊、痔疮丸、如意金黄散、小败毒膏、龙珠软膏、肛泰栓、牛黄痔清栓、麝香痔疮膏、九华痔疮栓、肛泰脐贴、普济痔疮栓、熊胆痔灵栓。
2、火毒炽盛证
(1)方药:透脓散加减。
(2)常用中药:炒山甲、皂角刺、当归、生黄芪、川芎。
(3)中成药:槐角地榆丸、槐榆丸、连翘败毒丸、痔炎消胶囊、痔疮丸、云南白药痔疮膏、生肌玉红膏、普济痔疮栓、牛黄痔清栓、熊胆痔灵栓、麝香痔疮栓、连翘败毒丸、如意金黄散、小败毒膏。
3、阴虚毒恋证
(1)方药: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2)常用中药:青蒿、鳖甲、知母、生地黄、牡丹皮、苍术、黄柏、牛膝。
(3)中成药:鳖甲消痔胶囊、消痔丸、痔特佳片、生肌八宝散、解毒生肌膏、拔毒生肌散、复方黄柏液、老鹳草软膏、京万红软膏、生肌愈皮膏。
治疗-相关药品:
槐角地榆丸、槐榆丸、连翘败毒丸、如意金黄散、小败毒膏、龙珠软膏、肛泰栓、肛泰脐贴、牛黄痔清栓、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九华痔疮栓、普济痔疮栓、熊胆痔灵栓、云南白药痔疮膏、鳖甲消痔胶囊、消痔丸、痔特佳片、痔炎消胶囊、痔疮丸、解毒生肌膏、拔毒生肌散、复方黄柏液、老鹳草软膏、京万红软膏、生肌玉红膏、生肌八宝散、生肌愈皮膏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1、适应症
单纯切开引流术,适用于脓腔位置、感染部位或原发疾病不明确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根治性切开引流术,适用于低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一次切开挂线术,适用于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小儿脓肿也采用此法。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术,适用于马蹄型脓肿(多间隙脓肿),如肛管后间隙脓肿合并单侧或双侧坐骨直肠窝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合并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等。
2、术后处理
每日患者便后可用硝矾洗剂熏洗坐浴,按时换药,注意创面彻底引流,不留死腔,防止假性愈合,挂线的适度缚紧橡皮筋。
治疗-其他治疗:
中医外治
1、初起
实证可选用黄连膏外敷;位置深隐者可用金黄散调糊灌肠;虚证用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敷。
2、成脓
宜早期切开引流,并根据脓肿部位深浅和病情缓急选择手术方法。
3、溃后
可用硝矾洗剂便后熏洗创面。另外对于脓未净的创面,用油纱条蘸提脓祛腐的九一丹引流:脓净的创面,改用油纱条蘸生肌敛疮的生肌散外敷;日久成漏者,按肛瘘处理。
治疗-治疗周期:
肛痈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肛痈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来说,肛痈的预后较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如果不早期切开,脓液必然增大加深,病久甚至穿孔成瘘,但即使形成肛漏,只要治疗恰当,也可获得痊愈。
预后-危害性:
如果不早期切开,脓液必然增大加深,病久甚至穿孔成瘘。
预后-治愈性:
一经明确诊断,应积极地进行治疗,只要治疗得当,预后一般较好。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本病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生活情志等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卧床休息,调节情志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本病常易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应适当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保持心情舒畅,气血调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用药,观察用药后效果和不良反应。
2、润肠通便药,中药汤剂宜在早晨空腹或饭前1小时服,中成药宜在睡前服用。
3、清热泻火药宜冷服,以助药力。
4、局部外敷金黄膏,涂擦厚薄均匀,以利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
5、热毒炽盛证中药汤剂宜饭后凉服,服药后宜卧床休息。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清洁、舒适,空气新鲜,温湿度适中,避免直接吹风,以防加重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2、高热及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取侧卧位,疼痛剧烈,避免坐位,以免加重局部疼痛。
3、脓肿部位不宜挤压、碰撞,以免毒邪扩散。
4、脓液较多者,应注意肛门清洁,干燥,勤换敷料和垫褥,以防脓液浸渍皮肤引起湿疹。
5、中药煎水熏洗坐浴,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黏膜。
6、排便后使用清洁柔软的卫生纸擦拭肛门,减少对肛门皮肤的擦伤和污染。
7、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忌久蹲、久坐、努责,预防肛周疾病。
8、便秘坚持毎天清晨空腹喝1杯淡盐水或以蜂蜜冲饮代荼,以清肠泻火。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程度、范围,有无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及肿块有无波动感。
2、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及伴随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口干、便秘、尿赤、苔黄、脉数等。
3、注意观察术后伤口情况,如成脓溃破者,观察脓液的量、色、质。
4、如高热不退,疼痛加剧,或成脓破溃引流不畅,需切开排脓,以保持局部引流通畅。如引流物稀薄,味臭或有渗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做肛门指诊、血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超声检查、X线检查、MRI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肥腻、海腥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虾、葱、蒜等。便秘者,宣进食粗粮及纤维多的蔬菜,如芹菜、白菜等,可每日食香蕉,或以蜂蜜冲饮代茶。
饮食建议:
1、实证可选食米粥、面条汤、新鲜蔬菜水果,高热伤津患者,可多食梨汁、鲜芦根汁、西瓜汁。热毒蕴结患者可用野菊花代茶饮以清热解毒。
2、虛证者宜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3、火毒蕴结证患者可多食冬瓜、丝瓜、黄花菜、香蕉、芹菜等,也可以用荠菜、粳米煮粥食疗。
4、热毒炽盛证患者宜进清热解毒食物,如冬瓜、西瓜、丝瓜、荠菜、豆腐、荸荠等,或以绿豆、粳米煮粥食疗。
5、阴虚毒恋证患者饮食以素为主,平时多吃生梨、甘蔗、香蕉、瘦肉、绿豆等,或以百合、麦冬、粳米煮粥食疗。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
4、忌酒及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病后体虚等因素有关。因此养成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积极防治肛门病变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久蹲、久坐,避免长时间坐卧潮湿的地方,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2、经常清洗肛门和肛周,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平时要穿干净、柔软、宽松、透气性好的纯棉内裤。
3、积极防治痢疾、肠炎、痔、肛裂、肛窦炎、肛门湿疹等肛周局部的各种化脓性感染疾病,以防染毒形成脓肿。
4、饮食要有节制,饮食应多样化,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绿色蔬菜、新鲜水果等,不宜吃辛辣刺激、油腻、腥发食物,忌烟酒。
5、平时多练习提肛运动,增强肌肉的力量,可预防疾病的发生或者促进病后肛门功能的恢复。
6、保持大便通畅,积极预防和治疗便秘,可以手掌或掌根做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