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骨质增生疾病别名: 骨刺疾病概述: 骨质增生又称为骨刺,是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
养生
疾病名称: 骨质增生
疾病别名: 骨刺
疾病概述:
骨质增生又称为骨刺,是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可包括重体力劳动、创伤、体重过大、运动量过大、营养不良等。患者常有局部包块、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经正规治疗,可缓解相应临床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骨
常见症状: 局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
主要病因: 因重体力劳动、创伤、体重过大、运动量过大、营养不良所致
检查项目: 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血沉检查、X线、CT、MRI、关节镜
重要提醒: 骨质增生一般无需治疗,不用过于担心。若症状无法缓解,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骨质增生好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而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为骨质增生的高发人群。
病因-总述:
引起骨质增生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病理学因素、组织学因素、生物力学因素等,如重体力劳动、创伤、体重过大、运动量过大、营养不良等。此外,骨质疏松、骨与软骨生化改变及营养不良等也可使本病加重。
病因-基本病因:
1、病理学因素
各种原因引起的软骨损害、软骨下骨硬化(主要为负重区域),结果导致骨质边缘骨赘的增生、干骺端血流量增加及各种类型的滑膜炎。如腰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5岁左右椎间盘就发生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的纤维环中的成纤维细胞不断地增生,逐渐化生为软骨细胞,一部分化生出来的软骨细胞,通过增殖达到并越过了椎间盘的边缘,在腰椎间盘边缘产生软骨内骨化,最终变为增生的骨质及骨赘。所以老年人几乎均有腰椎骨质增生,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等发生腰椎骨质增生的概率较高且较为提前。
2、组织学因素
各种原因导致的软骨表面早期破碎、裂开,使软骨细胞增生的同时伴有软骨细胞的修复,边缘骨质及骨赘增生;到达后期较骨组织彻底遭到破坏,其表现为软骨消失、硬化,软骨下方局灶性的骨坏死。
3、生物力学因素
不正常的负重及异常应力可以加速关节软骨退变,当关节软骨出现退变时,关节软骨的抗压力、抗剪切力、可伸张性降低,软骨组织的通透性降低,软骨中水分含量增加,导致软骨不断肿胀、骨硬化,这会进一步加重生物力学紊乱,进而又会加重软骨破坏,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一些膝内翻或膝外翻的患者年纪轻轻就出现了关节退变、骨质增生。肥胖也可以使关节较早地发生退变。蒙古牧民多以骑马代步,虽然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内翻,但关节退变并不严重也是这个道理。
4、其他因素
骨质疏松、骨与软骨生化改变及营养不良,钙剂的流失过多,钙剂补充不足,机体对钙剂转化及吸收差,均可加重骨质增生。
症状-总述:
骨质增生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但根据骨质增生位置、原因等因素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局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在颈椎、腰椎骨质增生可以使椎间孔变小、狭窄而压迫颈神经根或椎动脉,引起颈部疼痛及上肢放射痛等。
2、颈椎前缘巨大骨质增生可以刺激咽后壁而出现异物感、咽喉部不适等。
3、腰椎后缘骨质增生可以造成椎管狭窄,压迫马尾或硬膜囊而产生下肢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等。
4、上下关节突增生可以造成侧隐窝狭窄而压迫其内的神经根产生相应的症状体征。
5、巨大骨刺可导致关节绞索、突然运动障碍及剧痛。
症状-并发症:
暂无相关资料。
就医-门诊指征:
1、局部疼痛。
2、关节活动受限。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局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然后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血沉检查、X线、CT、MRI、关节镜等进一步了解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首先检查患者有无发热、乏力等表现,检查可能存在的感染性疾病表现。通过检查了解患者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检查有无明显的压痛等表现,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通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变化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的发生。
2、C反应蛋白、血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以及血沉的上升,可能与出现滑膜炎有关。
3、细菌培养
对于怀疑出现细菌感染的患者,可通过细菌培养明确病原体,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4、其他
对于怀疑是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比如基因检测、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检查等。
检查-其他检查:
关节镜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患者关节内的组织改变情况,必要时也可取下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有利于医生进行诊断以及治疗。但关节镜是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医生可能发现增生、骨刺等退行性病变,还能发现可能存在的关节周围结构异常,为诊断提供依据。
2、CT
可帮助医生发现骨结构的改变,还可观察关节周围组织的改变或是其他组织的异常表现。检查有无肾上腺、垂体或其他器官的肿瘤等,有助于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全身性疾病。
3、MRI(核磁共振)
可较好地观察关节软组织以及韧带的情况,为诊断提供帮助。也可用于发现患者的其他器官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并了解患者既往有无外伤或是感染性疾病等经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多数骨质增生不需要进行治疗。对于有症状而无法缓解的患者通常需进行药物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同时还需针对其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因骨质增生出现明显神经症状或活动受限,应考虑进行手术。
治疗-药物治疗:
1、疼痛时,可服解热镇痛的非甾类消炎止痛药,如双氯酚酸、布洛芬等。
2、神经根受压出现麻木、感觉障碍者可选用维生素B族类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双氯酚酸、布洛芬
治疗-手术治疗:
对脊髓、神经等组织构成压迫或影响关节活动的骨质增生可使用手术的方式切除,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其他治疗:
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缓解疼痛。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患者的预后与病情以及治疗的时机有关。早期经及时治疗的患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疾病有复发的可能。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局部神经的损害,甚至造成瘫痪等。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若不及时控制疾病进展,可造成不可逆转的神经功能损害等,有的患者可出现瘫痪。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
预后-复发性:
本病治愈后有复发的可能。
日常-总述:
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恢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和保暖,适当进行锻炼,遵医嘱用药,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骨质增生患者多有功能障碍,活动受限,麻木、酸胀、疼痛,患者甚为痛苦,常有焦虑、急躁、恐惧等心态,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2、护理要点
(1)家属多与患者沟通,耐心安慰患者,以消除其紧张惊恐之心理状态。
(2)患者要主动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和信心,以利早日康复。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生活管理:
1、适当减少日常活动量和幅度,卧床休息,减少对受累关节造成的刺激,避免病情不断加重。
2、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关节过度活动、过度负重及劳损,避免长时间处于某一体位。
3、加强关节保暖,在季节性变化、梅雨天气及早晚天气变凉时,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着凉或沾冷水等。
4、正确进行自我锻炼,如游泳、散步、走楼梯等,但是需要对活动量进行合理控制。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X线或CT。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根据医嘱采取合适的体位,患肢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注意观察手术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及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保持手术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多食用牛奶、豆制品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及时补充维生素,多食用水果蔬菜。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能够减少骨质增生形成的风险。
1、保持健康体重。
2、积极锻炼,保持肌肉强度。
3、注意工间休息和活动,不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或姿势。
4、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及时补充钙剂,避免钙缺乏引起的骨质增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