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光线性角化病疾病英文名称: actinic keratosis疾病别名: 老年角化病、日...
养生
疾病名称: 光线性角化病
疾病英文名称: actinic keratosis
疾病别名: 老年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
疾病概述:
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是日光长期暴晒损伤皮肤所引起的一种癌前期损害。其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日光照射、个人易感性等有关。典型表现为正常皮色或淡红色扁平丘疹,或小结节、红斑、色素斑、毛细血管扩张等。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来去除病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淡红色扁平丘疹、小结节、红斑、色素斑
主要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日光照射、个人易感性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有可能发展为鳞癌,危害机体健康,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临床分类:
根据本病的病理形态不同可分为肥厚型、苔藓型、萎缩型、原位癌型、色素型、棘突松解性。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发生率约为0.006%~0.7%。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白种人,中年以上男性多发。此外,白化病患者发生率亦较高。
病因-总述: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照射日光、紫外线、放射能、辐射热、电离辐射,以及接触沥青、煤提炼产物,均可诱发本病。此外,个体易感性(如白种人)在发病中亦起重要作用。
症状-总述:
光线性角化病的典型皮损表现为正常皮色或淡红色扁平丘疹,或小结节、红斑、色素斑、毛细血管扩张等,好发于面部、耳、手背,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有皲裂时有痛感。
症状-典型症状:
1、皮损特点
日晒皮肤上开始发生正常皮色或淡红色的扁平丘疹或小结节,呈散在性,也有境界不清的红斑、色素斑或毛细血管扩张。皮疹轻微隆起,米粒至蚕豆大,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正常或有炎症现象,表面疣状增殖,质硬,可成斑块,表面光亮或有轻微黏着性鳞屑。久后皮疹转变为黄褐色或黑褐色,表面干燥,角化显著有固着于基底的硬痂,不易剥离。若强行去处,可见轻度出血。其病程呈慢性经过。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瘙痒,有皲裂时有痛感。
2、皮损分布特点及好发部位
皮疹常单发,有时多发。好发于面部、耳和手背,其他部位也可发疹。
症状-并发症:
少数患者病情严重时还可同时存在感染、糜烂、溃疡,甚至继发皮角或鳞癌。转变为鳞癌的概率约为0.01%~16%,从光线性角化病转变到鳞癌的时间尚不清楚。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皮肤科范畴,患者可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请提前预约挂号,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等。
2、就诊时尽量穿宽松的医务,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
3、若既往确诊为光线性角化病或近期有其他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的就诊病历、检查报告等。
4、若近期有服用药物,请携带药盒或准备药名。
5、请记录好所要询问的问题及相关症状。
6、可安排家属协同就诊。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哪里不舒服?
2、您这种症状出现多久了?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
3、您经常在阳光下暴晒吗?
4、您在阳光下暴露的时候有做防护措施,比如涂抹防晒霜或者戴墨镜吗?
5、您是否在别的医院就诊过?有没有做什么检查和处理?
6、您近期是否使用什么药物?用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这是一种什么病?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会复发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多久能够出结果?这些检查会对我的身体造成伤害吗?
4、我应该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
5、我需要用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需要长期用吗?医保能报销吗?
6、这个病对我以后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吗?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8、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9、我这个病会癌变吗?癌变的几率有多大?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正常皮色或淡红色扁平丘疹或小结节、红斑、色素斑等表现时,需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简单询问基本情况,然后会对患者进行详细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行皮肤镜、组织病理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主要观察皮损的颜色、大小、形状、数目、分布特点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破溃、结痂、出血等异常表现。
2、触诊
医生常规手消毒后,对皮损处进行触诊检查,以便了解皮损的质地、有无压痛等表现。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为有创检查,医生会对需要取组织的部位进行消毒麻醉,并切取部分特征性明显的皮肤组织制成标本,并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此检查有助于诊断该疾病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分型。本病根据病理分型不同其镜下观察到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肥厚型
角化过度,间有角化不全,颗粒层灶性增厚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中部有一些角化不良的细胞,基底细胞的胞核常紧密聚集。
2、苔藓型
镜下可见与肥厚型相同的变化外,尚见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及表皮下带状炎细胞浸润。真皮上部还可见胶样小体。
3、萎缩型
表皮萎缩,轻度角化过度,不典型细胞主要在基底层,核大、深染,排列紧密。
4、原位癌型
与表皮原位癌相似,但不侵犯末端毛囊和汗腺导管。
5、色素型
表皮内色素显著增多,尤见于基底层。黑素可见于不典型细胞内,或只见于黑素细胞及其树枝状突内。真皮上部有多量载黑素细胞。
6、棘突松解型
在紧接表皮基底层中不典型细胞上方,见裂隙或腔隙,其中有少数棘突松解细胞。在真皮上部毛囊和汗腺导管的基底层内可见棘突松解现象。
检查-其他检查:
皮肤镜是一种可放大数十倍的皮肤显微镜,能检查从表皮到真皮内外色素及皮肤的细微变化。此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首先询问患者有无日光暴晒史、其他疾病史、皮损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通常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脂溢性角化症、盘型红斑狼疮、Bowen病、萎缩型和色素性扁平苔藓、恶性雀斑痣及日光性弹性组织变性综合征等。
诊断-鉴别诊断:
1、脂溢性角化症
褐色丘疹或斑片周围无红晕,表面可有油腻性鳞屑似薄膜状,易剥离且无出血,皮疹常多发,非暴露部位也常见。病理变化主要是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和角化过度,无角化不良和核分裂,真皮炎症反应轻。结合其表现与病理结果可相鉴别。
2、盘型红斑狼疮
盘状红斑好发于15~40岁女性,多见于面部,特别是脸颊及鼻背。皮肤损害表现为皮肤持久性盘状红斑,境界清楚,表面覆有鳞屑,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利于鉴别两者。
3、Bowen病
Bowen病多发生,又称为原位鳞状细胞癌。其发病可能和砷剂长期接触史、慢性日光损伤、免疫抑制剂及病毒(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有关。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好发部位为头面部与四肢,临床上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白色或淡黄色鳞屑,灰色或棕色的结痂。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将两者进行区分。
4、萎缩型和色素性扁平苔藓
病理表现中无不典型细胞。结合病理结果可相鉴别。
5、恶性雀斑痣
有不典型黑素细胞,光线性角化病则有角朊细胞的间变。结合病理结果可相鉴别。
6、日光性弹性组织变性综合征
也是光老化相关性疾病,在眶周及颧颞部,尤其外眦附近有淡棕色或灰黄色斑块,多皱纹,伴散在多发性黑头粉刺和囊肿结节。病理变化见粉刺囊肿和日光弹性纤维变性。结合其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可相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光线性角化病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恢复皮肤健康、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研究发现,不经任何治疗仅采取防晒避光措施后,25.9%的光线性角化病可消退。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5%的5-氟尿嘧啶霜或溶液
每日2次,连续2~3周,效果好,且很少或无瘢痕形成。
2、维A酸
也有良好效果,常用药物有外用复方维A酸乳膏、0.05%维A酸凝胶等。
3、干扰素α2
皮内注射干扰素α2,至少需注射6次,每周注射3次,在末次注射1个月之后明显好转或消退。
4、阿维A酯
对本病疗效显著,服药1月内开始见效,以后减量维持,部分病例停药后不复发。
5、咪喹莫特乳膏
较5-氟尿嘧啶更有效,但可能引起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等。
治疗-相关药品:
5-氟尿嘧啶、复方维A酸乳膏、0.05%维A酸凝胶、干扰素α2、阿维A酯、咪喹莫特乳膏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术切除术
医生于术前在患者病变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用手术刀切除病变,此方法可彻底切除病变部位,防止癌变。
2、皮肤磨削术
医生在给患者麻醉后手持设备“打磨皮肤”并改善其外观。通常用于皮损面积较大而无法应用局部治疗的患者。
3、剃刮术
医生于术前在患者病变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然后使用手术刀片进行剃刮、切除增生物。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部分患者不经治疗,仅采取防晒避光措施后症状可消退。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后,预后良好。少部分严重患者如未进行积极、有效治疗,可能会发展为鳞癌,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积极治疗,严重时可导致鳞癌,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本病部分患者不经治疗,仅采取防晒避光措施后症状可消退。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后可治愈。
日常-总述:
光线性角化病患者应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患者因为担心该病转化为鳞状细胞癌,可能会出现抑郁、恐惧、担忧的情绪,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心理护理。
(2)患者因为多在日光暴露部位处的皮肤出现丘疹、鳞屑等症状,影响患者容颜,会使患者产生自卑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患者自身应该正视疾病,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对疾病治疗有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可参加绘画、书法等艺术活动,分散注意力,放松心情。
(2)家属应从多方面积极开导患者,多支持、多理解,调动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日常生活中锻炼要适度,避免剧烈活动。
3、避免在阳光下暴露,外出时注意防晒。
饮食调理:
科学饮食,重视饮食调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
饮食建议:
1、进食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类、豆类。
2、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香蕉、猕猴桃等。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鱼类等食物,不利于疾病康复。
2、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雪菜、茴香、芹菜、萝卜叶、菠菜、荞麦、香菜、油菜、芥菜、无花果、柑橘、柠檬、芒果、菠萝等,食用这些食物会导致病情加重。
预防措施:
本病的发生和日光照射密切相关,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防。
1、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2、平时做好防护工作,外出涂抹防晒霜并且使用防护衣物,如太阳镜、帽子、穿防晒服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