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疾病英文名称: Hand-Schüller-Christian ...
养生
疾病名称: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
疾病英文名称: Hand-Schüller-Christian disease
疾病别名: 慢性进行性组织细胞增生症、韩-薛-柯病、慢性进行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疾病概述: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 disease),又称为慢性进行性组织细胞增生症、韩-薛-柯病等,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类型。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感染、肿瘤、遗传等有关。患儿多在2~6岁发病,临床表现以突眼、骨质缺损和尿崩症为临床三联征。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本病预后主要取决于危险脏器受累的数目,以及对于化学治疗的反应。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小儿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突眼、骨质缺损、烦渴、多饮、多尿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感染、肿瘤、遗传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骨髓象、血气分析、尿比重、尿渗透压和限水试验、基因检测、超声、X线、CT、MRI、病理活检
重要提醒: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好发于2~6岁儿童,若患儿出现突眼、颅骨缺损、烦渴、多饮、多尿时,应及时到院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总体的年发病率约为5/百万,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约占LCH总体的15%~4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2~6岁的儿童,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1。
病因-总述: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免疫、感染、肿瘤、遗传等有关。目前被认为是一种髓系来源的炎性肿瘤性疾病,MAPK通路的异常激活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BRAF V600E突变见于60%左右的患儿。
症状-总述: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患儿存在三大突出表现(突眼、骨质缺损和尿崩症),但三者通常不会全部出现,多数患儿会存在其中1~2种征象。
症状-典型症状:
1、突眼
主要由于眼窝内的瘤块导致骨缺损和眼球突出。
2、骨质缺损(骨损害)
以颅骨缺损最为常见,几乎所有患儿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其他常见受累部位包括肋骨、骨盆及肩胛骨,而长骨、腰椎和骶骨较少受累。另外,患儿下颌骨受累时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是部分患儿就诊的原因。
3、尿崩症
约5%~50%的患儿会发生尿崩症,临床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每日尿量超过3L)。
4、外耳道流液
也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由于颞骨乳突及岩状部位受累所致。
5、全身症状
如发热、贫血、肝脾大、咳嗽等。
症状-并发症: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可并发视力损害、病理性骨折、生长发育迟缓、血小板减少症、呼吸衰竭、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持续高热(体温>38.5℃)、无法自行缓解。
2、突发抽搐、意识障碍、昏迷。
3、严重的发绀、呼吸困难。
4、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需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拔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突眼、骨痛、局部压痛。
2、持续出现烦渴、多饮、多尿。
3、伴耳朵流液、咳嗽、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
4、伴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小儿科
儿童患者需在家长陪同下前往小儿科就诊。
2、急诊科
病情危急时,需尽快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3、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安排家长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孩子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孩子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的孩子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还有其他部位的不适吗?
7、您的孩子之前做过哪些检查呢?
8、您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9、您孩子是否在服用某些药物呢?具体是哪些药物呢?
10、您孩子是否近期出现过感染?
11、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孩子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2、我的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孩子需要如何治疗?
4、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治疗费用大概多少?医保可以报销吗?
7、这种病会复发吗?
8、这种情况会遗传吗?
9、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突眼、骨质缺损、烦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骨髓象、血气分析、尿比重、尿渗透压和限水试验、基因检测、超声、X线、CT、MRI、病理活检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可以观察患儿有无皮疹、发绀、黄疸、皮肤黏膜出血等,有助于初步诊断。
2、医生通过触诊,可以检查患儿是否存在颅骨缺损、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局部压痛、关节活动受限等,有助于诊断。
3、医生通过叩诊,既可以检查患儿是否存在腹水、胸水等,还可以帮助评估病情。
4、医生通过听诊,既可以检查患儿是否存在啰音、心脏杂音等心肺受累表现,还可以协助诊断。
5、医生通过神经系统专科查体,可以检查患儿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受累体征,如肌力、肌张力、神经反射、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意识状态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用于评估患儿有无感染及血液系统受累。
2、血生化
可用于判断患儿有无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代谢性疾病等。
3、凝血功能
部分患儿可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纤维蛋白原降低,可以辅助诊断。
4、骨髓象
在骨髓检查中,找到CD1a阳性和(或)CD207阳性的朗格罕细胞,即可明确骨髓受累。
5、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出现明显低氧血症时,提示肺部受累可能。
6、尿比重、尿渗透压和限水试验
通过限水试验结合尿比重和尿渗透压的改变,可以确诊尿崩症。
7、基因检测
MAPK通路的相关基因检测,如BRAF V600E突变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并在治疗过程中作为微小残留病的监测手段。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活检:医生会取得患儿皮肤、骨骼、淋巴结等活体组织,制作成病理标本,进行显微镜下及免疫组化分析,是确诊本病最可靠的依据,尤其是免疫组化发现CD1a和(或)CD207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结果,借助相应部位的超声、X线、CT、MRI等影像学手段,帮助评估各组织器官受累情况。同时,还可以在超声、CT引导下进行病理穿刺活检,已成为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出现突眼、骨质缺损、烦渴、多饮、多尿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以及骨髓象、尿比重、尿渗透压和限水试验、基因检测、超声、CT、病理活检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的治疗原则与其他类型的LCH相同,医生会根据患儿不同的受累部位进行分组(单器官受累和多器官受累)、分层治疗(高危组为出现血液系统、肝脾受累)。同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化疗方案;注意控制和预防感染;长期随访并及时发现病情复发。治疗方式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放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对症治疗:
1、对于持续高热患者,可以酌情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热药物。
2、对于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者,应及时补液。
3、出现肝功能损害者,应给予护肝治疗。
4、对于出现明显贫血或出血倾向时,需给予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物
适用于感染的防治,在化疗期间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能够预防卡氏肺囊虫肺炎。继发感染时,医生一般会先根据经验使用广谱抗生素,之后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阿奇霉素等。
2、分子靶向药物
适用于复发难治的治疗,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分子靶向药物对于复发难治的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有效。常用药物有索拉菲尼、威罗菲尼等。
3、铁剂治疗
适用于血液系统受累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常用药物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
4、去氨加压素
适用于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是首选的治疗药物。
5、皮肤外用药物
适用于皮肤受累为唯一表现者,可以采取外用糖皮质激素、氮芥,联合口服甲氨蝶呤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阿奇霉素、索拉菲尼、威罗菲尼、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去氨加压素、外用糖皮质激素、氮芥、甲氨蝶呤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单系统局限受累(如皮肤、淋巴结、骨)者,可以采取病灶刮除术。
2、对于肺部受累反复出现气胸者,可行外科胸膜固定术。
3、对于肺组织出现严重不可逆损害或严重肺水肿者,可行肺移植。
4、对于肝脏受累广泛,出现严重肝功能衰竭者,可行肝移植治疗。
治疗-放化疗:
1、化学治疗
简称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细胞毒性药物)杀死或阻止癌细胞生长的一种治疗方式。目前,根据国内外多项大规模的治疗研究,已制定了关于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的一线和二线化疗方案,化疗已成为本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1)一线化疗:主要是基于国际组织细胞协会的LCH-Ⅲ方案,包括诱导治疗和维持治疗。常用化疗药物有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醋酸泼尼松等。
(2)二线化疗:适用于复发难治的治疗,目前仍缺乏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复发难治的大型研究,只有小型病例研究可指导这些患儿的治疗,常用的化疗方案为阿糖胞苷联合长春花碱和糖皮质激素,或克拉屈滨联合阿糖胞苷。
2、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是通过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随着化疗药物的研究和发展,放射治疗的应用已明显减少,目前放射治疗主要适用于以下3种情况:
(1)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骨、淋巴结或皮肤单系统的局限性病灶,可以使用小剂量放射治疗。
(2)对于下丘脑-垂体有肿块者及新近出现尿崩症者,早期放射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可以减少之后加压素的使用量。
(3)对于全身多系统受累接受全身化疗后,仍存在未消退的局限病灶者(如乳突、椎体部位等),也可以使用放射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最新的国际组织细胞协会Ⅳ方案正在进行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本病难治患儿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从已经报道的小型研究来看,HSCT对于难治性高危患儿的治疗有效
治疗-治疗周期: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主要取决于危险脏器受累的数目,以及对于化学治疗的反应。个体间的预后可存在较大差异,通常而言,对于孤立性骨损害者,预后最好;对于多发骨损害者,即使出现多系统受累,若化疗后6周有良好反应者,一般预后仍较好;而出现危险脏器受累且对化疗治疗反应差者,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儿出现全身多器官受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
2、本病可并发视力损害、病理性骨折、呼吸衰竭、败血症等,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随着化学治疗、分子靶向药物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展,多数患儿经积极诊治,病情可得到好转,甚至达到临床治愈;但少数发生危险器官受累且化疗反应差者,仍很难被治愈。
日常-总述:
家长平时应注意患儿的日常管理,如注意防寒保暖,加强看护,帮助患儿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遵医嘱帮助患儿按时服用药物,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到院诊治,定期带患儿到院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家长可以与医护人员多沟通,了解疾病的最新进展,帮助患儿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观念,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多与患儿沟通,多陪伴孩子,帮助患儿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和情绪激动。
日常-用药护理:
1、需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到院诊治。
2、激素类药物不宜空腹服用,同时需注意补钙和加用胃黏膜保护剂,预防溃疡形成。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与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染。
2、保持情绪平稳,保持大便通畅。
3、出现皮疹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切不可搔抓,防止破溃、感染。
4、对于骨骼受累者,需减少活动,做好受累部位的防护,如脊柱受累时,可佩带相关支具。
5、化疗期间注意口腔清洁,可以适当进行口腔冲洗。
日常-病情监测:
化疗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的血压、体温、尿量、面色等,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日常-复诊须知:
根据医生要求定期带患儿到院复查。
饮食调理:
患儿的饮食宜清淡,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饮食建议:
1、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2、加强营养,建议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如瘦肉、鱼、鸡蛋、水果和时令蔬菜等。
3、化疗期间建议多饮水。
饮食禁忌:
1、避免进食坚硬、带刺的食物,防止口腔黏膜损伤。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避免进食海鲜类食品,如虾、贝、蟹。
4、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汉德-许勒尔-克思斯琴病病因尚不明确,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发病风险:
1、提倡优生优育,有家族史者在生育前需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2、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避免情绪过于激动、紧张。
3、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