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红癣疾病英文名称: erythrasma疾病概述: 红癣(erythrasma)是一种皮...
养生
疾病名称: 红癣
疾病英文名称: erythrasma
疾病概述:
红癣(erythrasma)是一种皮肤局限性浅表的感染性疾病。本病由微细棒状杆菌感染引起。红癣易发生于腹股沟附近、腋窝或趾间等部位,皮损为境界清楚、边缘不规则状的斑片,颜色开始呈红色,以后变成褐色或棕红色,表面可伴有糠秕样鳞屑。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发生于易受摩擦的部位时也可有瘙痒症状。红癣以药物治疗为主,可通过局部用药或口服用药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淡褐或淡红褐色斑片或斑块、糠秕样鳞屑
主要病因: 因微细棒状杆菌感染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涂片检查、病原体培养
重要提醒: 红癣治疗后容易复发,患者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使用抗菌肥皂沐浴或局部外用扑粉,可预防复发。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常见于男性成人。
病因-总述:
红癣由微细棒状杆菌感染引起。微细棒状杆菌是一种类白喉杆菌,寄生在正常人的鼻、咽、眼结膜、外耳道及皮肤表面等处。当条件适合时,如温暖潮湿及有皮肤损害等,即可侵入角质层引起感染。糖尿病或某些消耗性疾病可以促使本病发生。
症状-总述:
红癣患者常表现为温暖潮湿部位出现淡黄、淡褐或淡红褐色斑片或斑块,比如腹股沟附近、腋窝或趾间等部位,有稀薄的鳞屑,边界清楚。
症状-典型症状:
1、皮损为境界清楚、边缘不规则状的斑片。皮损颜色依据存在时间长短而不同,开始呈红色,以后变成褐色或棕红色,表面可伴有糠秕样鳞屑。
2、好发于大腿与阴囊接触的腹股沟、腋窝、臀沟、乳房下及第4、5趾间等皱褶部位的皮肤。
3、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但在腹股沟和肛门周围等易受摩擦的部位,可引起瘙痒及苔藓样变。
4、泛发性红癣皮损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红褐色斑片,广泛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病程长,瘙痒明显。这种类型的红癣多发生于糖尿病及其他消耗性疾病的患者。
症状-并发症:
红癣患者通常没有丘疹或水疱,也没有炎症,但糖尿病及其他消耗性疾病患者可能发生泛发性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淡黄、淡褐或淡红褐色斑片或斑块。
2、斑块表面有稀薄的鳞屑。
3、皮肤瘙痒。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皮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没有糖尿病等消耗性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身体温暖潮湿部位出现淡黄、淡褐或淡红褐色斑片或斑块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通过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情况,然后通过涂片检查、病原体培养进一步了解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皮损发生的位置,检查皮损的形态、范围、颜色、与周围组织关系等,初步了解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涂片检查
于皮损处刮取鳞屑涂片,用革兰染色或加氢氧化钾液,油镜下可见细菌和菌丝,帮助医生诊断。
2、病原体培养
在培养基培养后可发现小而光亮的半透明菌落,在伍德滤过紫外线下,呈现珊瑚红色荧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有无加重情况,询问患者有无糖尿病或是消耗性疾病病史,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涂片检查、病原体培养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花斑癣
好发于躯干上部的平滑皮肤上,为正常皮肤色或淡灰褐色小斑片,不出现红斑片,直接镜检可见到大量真菌孢子和短菌丝。可通过皮损特点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2、股癣
炎症反应明显,尤以边缘为著,可有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境界清楚,常有瘙痒,鳞屑真菌检查阳性。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病原体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红癣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可以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如果局部治疗不佳或是皮损面积大,也可口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应用唑类抗真菌药膏有效,可用克霉唑或咪康唑等。也可外用硫黄水杨酸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2、对于皮损面积较大者可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或四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克霉唑、咪康唑、硫黄水杨酸、夫西地酸、红霉素、四环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经治疗后通常预后较好,症状得到缓解,不危及患者生命。但治疗后有复发的风险。
预后-危害性:
红癣会导致皮肤出现淡黄、淡褐或淡红褐色斑片或斑块,影响正常外观,还可能引起瘙痒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发生广泛感染,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通常患者可以治愈,预后较好,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预后-复发性:
本病治愈后容易复发。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应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另外,用药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不可滥用药物。按时到医院复诊,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影响患者的外貌美观,且常有瘙痒症状,很可能会使患者的自信心下降,甚至引起自卑的心理。而且本病易复发,患者可能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
2、护理要点
(1)患者可以主动向医护人员了解病情,耐心听取医护人员的讲解,增加治愈的信心。
(2)家属也可以多鼓励和夸赞患者,帮助患者重拾自信。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擅自更改用药剂量。
2、大部分药物为外用药,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刺痛、皮疹等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皮肤清洁,勿用碱性过强肥皂洗浴。
2、保持皮肤干燥,出汗后及时清洗。
3、可经常使用抗菌肥皂沐浴或外用扑粉等,预防复发。
4、穿着宽松棉质衣服,避免摩擦皮损。
5、皮肤瘙痒时切勿搔抓,以免抓破继发感染。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到医院复诊。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对饮食无特异性要求,但日常合理的膳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机体的恢复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方法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注意安全,防止皮肤损害。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积极治疗糖尿病等消耗性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