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结肠扭转疾病英文名称: volvulus of colon疾病概述: 结肠扭转(volv...
养生
疾病名称: 结肠扭转
疾病英文名称: volvulus of colon
疾病概述:
结肠扭转(volvulus of colon)是指以结肠系膜为中轴发生旋转导致的肠腔部分或完全梗阻。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解剖因素、动力因素、物理因素有关。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腹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同时无排便及肛门排气。该病发展迅速,有较高的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多,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资料表明本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胃肠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突发的腹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同时无排便及肛门排气
主要病因: 与解剖因素、物理因素、动力因素等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腹部X线检查、钡剂灌肠检查、结肠镜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导致结肠扭转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是与解剖因素、物理因素、动力因素等有关。另外,长期慢性便秘、妊娠、滥用药物等常可诱发结肠扭转。
病因-基本病因:
1、解剖因素
如手术后粘连、梅克尔憩室、乙状结肠冗长、先天性中肠旋转不全、游离盲肠等,都是发生结肠扭转的解剖因素。
2、物理因素
在上述的解剖因素基础上,发生肠扭转的肠袢本身需要有一定的重量。如饱餐后,有较多不易消化的食物涌入肠腔内;肠腔有较多的蛔虫团;肠管有较大的肿瘤;在乙状结肠内存积着大量干涸的粪便等。
3、动力因素
强烈的蠕动或体位的突然改变,使肠袢产生了不同步的运动,使已有轴心固定位置,且有一定重量的肠袢发生扭转。
症状-总述:
结肠扭转发病急且发展迅速。起病时腹痛剧烈,腹胀明显,早期即可出现休克,症状继续发展逐渐加重,且无间歇期。结肠扭转的好发部位是乙状结肠,其次是盲肠。在不同部位的结肠扭转临床表现亦有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乙状结肠扭转
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乙状结肠冗长且有便秘的老年人。病人有腹部持续胀痛、下腹坠痛感但无排气排便,而腹部可逐渐隆起。另外,一些呈急性发作的病人,还会有突发性腹痛、呕吐等症状。
2、盲肠扭转
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腹部剧痛,其疼痛性质同胃绞痛,伴有恶心呕吐,右下腹有肿块可触及,且有压痛。发病早期可有气体和粪便从肛门排出。
症状-并发症:
1、肠坏死
肠坏死又称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结肠扭转可导致肠坏死。一旦发生肠坏死将会有腹痛、便血、恶心呕吐等症状。恶心呕吐常与腹痛、腹泻同时发生。呕吐物可为黄水样,咖啡样或血水样,亦可呕吐胆汁。病初常表现为逐渐加剧的脐周或中上腹阵发性绞痛,其后逐渐转为全腹持续性痛并有阵发性加剧,腹痛发生后即可有腹泻。粪便初为糊状而带粪质,其后渐为黄水样,继之即呈白水状或呈赤豆汤和果酱样,甚至可呈鲜血状或暗红色血块,粪便少而且恶臭。轻者可仅有腹泻,或仅为粪便隐血阳性而无便血;严重者一天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
2、肠梗阻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甚至死亡。
就医-就诊科室:
病情平稳可到胃肠外科就诊;危及患者生命时应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考虑进行肠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12小时。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腹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您腹痛哪一个位置比较明显,还是觉得全腹痛?
3、您的疼痛是间断性的,还是持续性的?
4、您是感觉胀痛、刺痛、牵拉痛,还是其他的感觉?
5、除了腹痛,您是否还有其他不适?
6、您以前出现过同样的症状么?
7、最近一次大便是什么时候呢?最近一次肛门排气呢?
8、近期吃过泻药或者灌过肠吗?
9、以前有慢性便秘吗?
10、是否患有蛔虫症呢?
11、症状发生时,您在做什么?是刚吃完饭吗?
12、您有没有就诊过?是如何治疗的?治疗效果如何?
13、您是否有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胆结石、胰腺炎等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腹痛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么?
3、我需要怎么治疗?需要住院么?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
5、我多长时间能好?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回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需不需要忌口?
8、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地让患者做血常规检查、X线检查、CT检查、腹部超声、抵押盐水灌肠、结肠纤维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观察患者腹部是否有异常,结肠扭转患者左腹部明显膨胀,可见肠型。
2、触诊
医生会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触诊检查,检查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表现。检查时由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检查,手掌紧贴腹壁,随呼吸运动而上下起伏。结肠扭转患者腹部有压痛,肌紧张不明显。
检查-实验室检查:
1、X线检查
X线平片可见巨大的充气肠袢,伴有多个肠充气液面。钡剂灌肠结肠出现阻塞,端呈鸟嘴样或锥形,可明确为乙状结肠扭转。盲肠扭转则显示钡剂在横结肠或肝区处受阻。
2、CT检查
本检查可明确结肠扭转的病因、梗阻位置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3、腹部超声
本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肠梗阻。虽然超声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低于腹部CT,但因其实施动态、诊断快速,在结肠扭转急性发作时,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方法。
检查-其他检查:
1、抵押盐水灌肠
低压盐水灌肠即是治疗手段之一,也是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如不能灌入300~500ml盐水,则提示梗阻在乙状结肠。
2、纤维结肠镜检查
本检查可在纤维镜下清晰观察肠管黏膜水肿程度,在扭转的相关梗阻部位可见有狭窄。但如有腹膜刺激征,疑肠绞窄时,切不可行内镜检查。检查时,医生会将纤维镜从患者的肛门伸入肠管内进行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对有腹痛、腹胀、便秘症状的患者,结合其病因和病史初步判断结肠扭转并不困难。结肠扭转常伴有恶心、呕吐,查体有腹胀、腹部压痛、腹部不对称肠积气包块,以及肠鸣音亢进、体温升高、腹膜炎体征、休克等表现,再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一般可以作出结肠扭转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排除是否存在急性肠穿孔或肠套叠。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肠穿孔
急性肠穿孔可发生于急性肠溃疡、肠坏死或外伤等。表现为突发腹痛,呈持续性剧痛,常使患者不能耐受,并在深呼吸与咳嗽时加剧。疼痛范围与腹膜炎扩散的程度有关,可局限或遍及全腹,症状与肠扭转有相似之处。腹部检查除均有局部或全腹腹肌板硬外,肠穿孔有特征性的肝浊音区缩小或消失,另结合X线检查发现有膈下游离气体可以鉴别。
2、肠套叠
一般多发于儿童。肠套叠有腹痛、便血、腹部肿块3个主要症状。可行腹部B超、CT检查鉴别,必要时需手术探查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结肠扭转,应按肠梗阻治疗原则进行处理,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一旦怀疑有肠绞窄,必须及时改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早期可在结肠镜的直视下,将肛管通过扭转部进行减压,并将肛管保留2~3日。此法盲目性小,比较安全,成功率也高。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无
治疗-手术治疗:
1、明确有坏死的肠段应切除,坏死的结肠一般切除后,将断端外置造口,以后作二期手术。
2、乙状结肠扭转病人多有乙状结肠冗长而引起的便秘,复位后可择期行冗长结肠切除。
治疗-治疗周期:
结肠扭转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结肠扭转的预后与病因、患者病情、是否出现并发症、治疗干预是否及时、患者一般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经过积极治疗,若未出血肠管坏死等并发症,一般预后较好;若出现肠管坏死,可能会影响患者日后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危害性:
结肠扭转可能导致肠管坏死,进一步导致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不会自愈,需积极正规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结肠扭转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更正结肠扭转,解除梗阻,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促进机体恢复,应合理膳食,并且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日常-心理护理:
结肠扭转的患者受到疼痛、发热等症状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不安等。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也会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患者应积极向医生询问本病的知识及了解自身病情情况,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有助于机体的恢复。而患者的家属也应及时了解并掌握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鼓励患者倾诉其内心深处的想法,给予患者心里支持,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腹部的保暖,减少肠管刺激。
2、在术后康复期,病人可进行慢跑、打太极拳等活动,不可尽早做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3、居室保持清洁、通风良好,注意个人卫生,可于出院1周后沐浴,但要注意保护伤口,保持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生活规律,这些均有利于身体尽早康复。
日常-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有无异常,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切口感染及出血。
2、对于术后感觉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可进行深呼吸。在咳嗽时按压伤口,有助于减轻痛觉。
饮食调理:
本病可影响机体的消化功能,患者应适当调整饮食。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对于术后患者,在排气后,经医生确认肠道功能开始恢复后方可进全流食物,如果汁、米汤、菜汤、煲汤等。逐渐过渡到半流饮食,如面条、馄饨、米粥等。如无不适,则可以过渡到软食,即易消化的烹饪得比较软的食物,如面包、馒头、米粥、豆腐、炖鱼、肉末,菜末等,最后恢复日常的普通饮食。期间要注意进食量,可以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2、对于处于疾病恢复期的患者,勿进食较硬、难消化的食物,以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稀软食物为主。包括清淡而有营养的流质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奶类及其制品、瘦肉、鱼虾、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另外,食用香油、蜂蜜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食物的加工或烹饪应精细,多采用水煮、清蒸、炖等方式烹调,这样有利于咀嚼及消化。
饮食禁忌:
1、少吃或不吃辛辣有刺激性食物及油腻食品,如辣椒、肥肉等
2、忌食粗糙、难消化食物,如山楂、柿饼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结肠扭转发病概率:
1、患有蛔虫症的患者,应积极进行驱虫治疗。
2、饱餐后,避免立即做剧烈运动。
3、有慢性便秘者,尤其是年老者,应积极进行治疗,避免诱发肠扭转。
4、避免滥用泻药和频繁灌肠。
5、合理膳食,避免长期高纤维饮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