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疾病概述: 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是指膀胱结核病变累及膀胱全层,膀胱过度充...
养生
疾病名称: 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
疾病概述:
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是指膀胱结核病变累及膀胱全层,膀胱过度充盈时导致的膀胱破裂,是肾结核晚期严重的并发症。本病较少见,发病年龄多在15~25岁之间。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复杂等特点,常易误诊为其他急腹症。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膀胱
常见症状: 下腹痛、无尿或少量血尿
主要病因: 膀胱结核病变累及膀胱全层,膀胱过度充盈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尿潜血试验、尿结核杆菌培养、膀胱造影、腹腔穿刺、导尿检查
重要提醒: 日常应避免憋尿,以防止造成膀胱损伤。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较少见,其发病率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发病年龄多在15~25岁之间。
病因-总述:
膀胱结核发生自发破裂的原因主要由于膀胱结核的病变常累及膀胱全层,如有下尿路梗阻及腹内压突然增高的因素,即可引起破裂。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几乎均属腹膜内型。破裂的部位多在膀胱顶部或后壁。
症状-总述:
患者一般有泌尿系结核病史,在无外伤情况下突发下腹痛,发病后无排尿史或仅排出少量血尿,腹部有腹膜刺激体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症状-并发症:
1、休克
膀胱破裂发病急,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失血性休克。
2、高氮质血症
腹膜内型膀胱破裂时,大量尿液进入腹腔内,因腹膜具有半透膜作用,将尿素氮吸收到血液中而产生氮质血症。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他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呢?
2、您的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有结核病史吗?
6、您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
2、情况严重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需要住院吗?
5、必须要手术吗?手术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治疗效果怎么样?
8、日常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大概需要复查哪些内容?
检查-预计检查:
当有泌尿系统结核病史的患者突然出现下腹痛、无尿或少量血尿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尿常规、尿潜血试验、尿结核杆菌培养、膀胱造影、腹腔穿刺、导尿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腹部触诊,以了解有无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此外还会进行腹部叩诊,了解有无腹水征。该病患者由于膀胱结核破裂后尿液不断流入腹腔,故腹水征常阳性。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尿潜血试验
医生采集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查,可判断是否有血尿。
2、尿结核杆菌培养
若培养结果为阳性,提示泌尿系结核病的存在。
检查-其他检查:
1、腹腔穿刺
多能抽出较多的黄色液体。
2、导尿检查
诊断性导尿时常无尿液导出,或仅导出少量血性尿液。膀胱浣注试验时回抽液量较注入量显著减少,但如导尿管进入腹腔则回抽液量反显著增多。
检查-影像学检查:
膀胱造影:向膀胱内注入造影剂300~400ml,于前后位、斜位或排出造影剂时摄片,根据造影剂的外漏,可明确膀胱破裂诊断以及破裂的类型和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泌尿系系统结核病史,以及突然出现下腹痛、无尿或少量血尿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尿结核杆菌培养、导尿检查等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患者手术治疗的早晚,对预后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在休克纠正后应及早施行手术,修补膀胱穿孔,并作膀胱造瘘术。术后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术后应配合全身抗结核治疗,抗结核药物种类很多,首选药物有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等杀菌药物,其他如乙胺丁醇、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等抑菌药为二线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
治疗-手术治疗:
取下腹正中切口,探查腹内脏器,清除腹腔内尿液,缝合腹膜并在膀胱外修补膀胱破口,然后作腹膜外高位膀胱造口,于腹膜外膀胱外放置橡皮管引流。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对出现休克的患者,需积极抗休克治疗,如输液、输血等。
预后-一般预后:
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经积极手术和药物治疗后,一般可治愈,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及日常护理,积极配合治疗,以帮助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疾病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过度担忧,可出现焦虑、恐惧、烦躁、不安等情绪,家属要多关注患者,及时给予其安慰,以缓解消极情绪;患者也可通过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措施,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坚持足量、足疗程、规律用药,绝对不可随意停药或者调整剂量。
2、抗结核药物用药期间有可能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关节疼痛、视力异常等等,一旦出现不适需要积极就医咨询。
日常-生活管理:
1、严格遵医嘱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病情。长期卧床者注意定期适当更换姿势,避免褥疮发生。
2、注意及时排尿,避免憋尿。
3、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内休息,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4、服用乙胺丁醇的患者会出现视力和色觉的改变,应移走房间里的锐器,防止患者受伤。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遵医嘱定期换药,以防发生感染。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切口清洁干燥。
3、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撕裂,影响愈合。
4、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堵塞或受压等情况发生。
饮食调理:
日常饮食中尽量选择清淡、含足量热量及蛋白质的食物,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少吃油腻、油炸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2、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
3、注意配膳的多样化及其色、香、味,以增进患者食欲,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山楂粥等开胃饮食。
4、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5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冲洗尿路。
饮食禁忌:
1、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血尿酸增高,故患者平时勿食高嘌呤食物,如海鲜。
2、少吃油炸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3、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4、戒烟、戒酒,避免摄入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
预防措施:
可通过采用以下措施,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按照国家制定的程序接种卡介苗。
2、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结核。
3、避免憋尿,及时排尿。
4、均衡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