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溃疡病急性穿孔疾病英文名称: Acute perforation of ulcer疾病概...
养生
疾病名称: 溃疡病急性穿孔
疾病英文名称: Acute perforation of ulcer
疾病概述:
溃疡病急性穿孔(Acute perforation of ulcer)是指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逐渐向深部侵蚀,将胃或十二指肠穿破,其内容物进入腹腔,是溃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中,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发生在球部前壁;胃溃疡穿孔多见于胃小弯。其临床表现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本病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经及早正规治疗可治愈,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胃、肠
常见症状: 剧烈腹痛、恶心、呕吐
主要病因: 胃、十二指肠溃疡反复作用、经久不愈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血淀粉酶、腹部X线平片、B超检查、腹腔穿刺、肾功能、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
重要提醒: 建议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突发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以免出现病情进一步进展。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溃疡病穿孔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比较常见,发生率约每10万人口中有7-10例,约占溃疡病住院病人的7%。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多发生在30-60岁,占75%,男性溃疡病穿孔发生率更高。
2、常见于溃疡反复作用、经久不愈的人群。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溃疡病穿孔好发于春季和冬季。
病因-总述:
溃疡病急性穿孔常见于溃疡反复作用、经久不愈的人群。一般认为溃疡病长期反复过程破坏了胃、十二指肠壁的组织结构,并被纤维瘢痕、肉芽组织和坏死组织所代替,最终穿透肌层、浆膜层形成急性穿孔。
病因-危险因素:
1、过分饱餐、长期服用激素、洗胃、钡餐检查、腹部大手术、严重烧伤等。
2、春季和冬季更易发生本病,原因可能是天气转冷,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液中的组胺增多,导致胃酸分泌会增多,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原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发生溃疡处穿孔。
症状-总述:
患者可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有面色苍白、出汗、肢冷、心慌、气短、血压降低等轻度休克症状。其中腹痛症状,在后期可减轻。
症状-典型症状:
1、腹痛
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是穿孔早期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症状。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也有阵发性加重,后期由于腹膜大量渗出液将消化液稀释,疼痛可以减轻;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因消化液沿升结肠旁向下渗,可引起右下腹疼痛。刺激横膈时疼痛可放射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觉。
2、恶心、呕吐
约有半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在早期为反射性,并不剧烈,呕吐物可能为血性;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
3、休克
穿孔初期,患者常有一定程度休克症状,有面色苍白、出汗、肢冷、心慌、气短、血压降低等症状。主要是腹膜受刺激后引起的神经源性休克,待大量腹膜反应性渗出液中和消化液后,休克症状往往自行好转。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和肠麻痹时,患者可再次出现中毒性休克现象。
症状-并发症:
急性腹膜炎:大量胃肠液进入腹腔产生强烈的刺激致化学性腹膜炎,全腹肌紧张如板状,压痛显著,拒按,有反跳痛。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剧烈腹痛,持续不缓解。
2、出现恶心、呕吐,伴面色苍白、出汗、肢冷、心慌、气短、血压降低等休克症状。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需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突发上腹部疼痛或不适。
2、溃疡病患者近期疼痛加剧不缓解。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需于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淀粉酶等检查,最好空腹就诊。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持续多久了?
2、您是否有溃疡病史?患溃疡病多久了?
3、您发病前是否有劳累、情绪紧张、熬夜等?
4、您是否长期过分饱餐或者长期服用激素?
5、您平时喜欢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吗?
6、您最近有没有进行洗胃、钡餐检查?
7、您做过哪些相关的检查?结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情严重吗?
2、我这个病是什么导致的?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做什么治疗?治疗的费用大概多少?
5、我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6、这个病可以治愈吗?
7、我需要复查吗?什么时候复查?
检查-预计检查:
消化道溃疡患者出现突发剧烈腹痛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询问病史、常规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做血常规、电解质、血淀粉酶、腹部X线平片、B超检查、腹腔穿刺等,以明确诊断。时间较长者查肾功能、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腹部触诊
有些患者可能有上腹部压痛、反跳痛、“板状腹”等腹膜刺激征。
2、腹部叩诊
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3、腹部听诊
肠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判断炎症情况,患者常有白细胞升高。
2、电解质检查
可了解患者有无电解质紊乱。
3、血淀粉酶检查
一般是正常的,但可有升高,通常其值小于正常3倍,可以通过此项检查和急性胰腺炎相鉴别。
4、肾功能、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
发病时间较长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检查-其他检查:
腹腔穿刺抽出液含有胆汁或食物残渣等可帮助诊断溃疡病穿孔。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平片
医生会建议患者做站立位或左侧卧位腹部X线平片,通过观察是否有腹腔游离气体征象明确患者是否有穿孔,但无游离气体不能排除穿孔。其阳性率与穿孔部位、时间长短及检查时体位有关。
2、B超检查
医生会建议患者做腹部B超,B超可直接显示穿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膈下游离气体,发病2-3小时检查阳性率达100%,较X线敏感而且准确率高,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溃疡病史,以及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再结合腹部X线平片、B超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胃癌穿孔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与溃疡病急性穿孔的表现十分相似,但常无腹壁板样强直和气腹,除此之外,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显著高淀粉酶血症。其与溃疡病急性穿孔主要从现病史、气腹征、腹膜刺激征的严重程度及血、尿淀粉酶测定等方面鉴别。
2、急性阑尾炎
胃十二指肠穿孔外溢的内容物可循右结肠旁沟流聚于右下腹,引起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右下腹疼痛和压痛。但阑尾炎一般症状比较轻,体征局限于右下腹,无腹壁板样强直,X线检查无膈下游离气体。鉴别要点为现病史、腹部体征、气腹征等。
3、胆石症、急性胆囊炎
胆绞痛发作以阵发性为主,压痛较局限于右上腹,而且压痛程度也较轻,腹肌紧张远不如溃疡穿孔者显著。腹膜炎体征多局限在右上腹,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X线检查无膈下游离气体,B超提示有胆囊结石、胆囊炎。如血清胆红素增高,则可明确诊断。
4、胃癌穿孔
胃癌急性穿孔所引起的腹内病理变化与溃疡穿孔相同,因而症状体征也相似,术前难以鉴别。老年患者,特别是无溃疡病既往史而近期有胃部不适或消化不良、消瘦、体力差等症状者,当出现溃疡急性穿孔的症状和体征时,应考虑胃癌穿孔可能。
治疗-治疗原则:
医生会根据疾病严重情况、患者年龄等给予个体化的方案。本病的治疗目的是消灭症状,防止复发。症状较轻者,可采用胃肠减压及药物治疗,而症状较重者,常采用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持续胃肠减压
目的在于减少胃肠内容物继续外漏,有利于穿孔的闭合和腹膜炎的消退。
2、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穿孔常导致机体电解质紊乱,故应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加强营养代谢支持。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溃疡穿孔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应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和口腔菌丛。可使用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药物,或联合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甲硝唑。
2、止痛药物
对于剧烈疼痛者,可酌情予以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痛苦,常用药物有盐酸哌替啶。
治疗-相关药品:
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甲硝唑、盐酸哌替啶。
治疗-手术治疗:
1、单纯穿孔修补术
对年龄大,合并症多,心肺功能不好,腹腔污染严重者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为宜,而行单纯穿孔修补缝合加术后正规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消化性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所需时间短,安全,简便,术后并发症远少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和选择性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住院时间短。
2、单纯修补加迷走神经切断术
目前普遍认为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修补术是处理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理想方法。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宜争取早期手术,治疗方法以穿孔修补加迷走神经切断术或修补加简化迷走神经切除术为较好选择。
3、胃大部分切除术
胃大部分切除术为一期治疗溃疡病急性穿孔的首选方法,可有效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适用于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穿孔时间在12小时以内;无明显休克和衰竭征象,体温<38.5℃,白细胞计数<15x109,无潜在的心肝肺肾疾病;腹腔内积液<1500ml,胃肠壁水肿不严重;病灶为较大的胃溃疡。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0-15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溃疡病急性穿孔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地区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病情严重程度、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与患者病情、年龄、治疗干预是否及时有关,一般经及时正规治疗后可治愈,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急性腹膜炎,危害患者健康。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应积极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进展。
预后-治愈性:
一般经及时正规治疗后可治愈。
日常-总述:
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还要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
2、护理措施
家属应陪护在患者身边,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将心中的害怕发泄出来,缓解其焦虑情绪,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准备卫生舒适的居住环境。
2、患者平时保持平卧位休息,能够减轻切口处的疼痛感,还能使呼吸顺畅,促进伤口愈合。
3、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便秘,否则咳嗽、打喷嚏、用力排泄都可能使伤口开裂,为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必须重新缝合。
4、家属可为患者按摩肢体,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并且防止出现静脉血栓。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家属应遵医嘱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
2、家属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引流管和胃管,避免压折管道,保持其通畅。
3、术后家属可为患者轻拍后背,帮助患者排痰。
饮食调理:
溃疡病急性穿孔的发生、复发与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对术后恢复也大有帮助。患者在积极配合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饮食建议:
1、胃大部切除术后需禁食一段时间,待恢复正常排气后将胃管拔除,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拔除胃管当日只能少量进流食,如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次日改为半流食,如粥类、鸡蛋羹等,每次的进食量控制在80ml以内。从半流食转为柔软食物,最后再过渡到正常食物。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
4、患者可适量多吃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
5、患者应适量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
6、建议患者少吃多餐。
饮食禁忌:
1、禁止饮酒。
2、禁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规律饮食,注意保暖,还要戒烟酒,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食物。
2、有溃疡病的患者更要注意健康的生活,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且尽量不用或慎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若必须用时可咨询医生是否应该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或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