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泪腺混合瘤疾病别名: 泪腺多形性腺瘤疾病概述: 泪腺混合瘤又称泪腺多形性腺瘤,是一种泪腺...
养生
疾病名称: 泪腺混合瘤
疾病别名: 泪腺多形性腺瘤
疾病概述:
泪腺混合瘤又称泪腺多形性腺瘤,是一种泪腺的上皮性肿瘤。其起源于有多向性分化潜能的上皮细胞,其间质成分为上皮化生的产物。本病是泪腺肿瘤中最多见的上皮性肿瘤,多发生于20~50岁。可有眼部肿块、眼球移位、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经完整切除肿瘤有助于减少肿瘤复发或恶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部肿块、眼球移位、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
主要病因: 目前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超声检查、CT扫描、MRI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严重者可致失明,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还应及早进行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是泪腺肿瘤中最多见的上皮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泪腺上皮性肿瘤的49%~58%,泪腺窝肿瘤的25%,眼眶占位性病变的3%~5%。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发生于20~50岁,也可发生于各年龄组,没有性别差异。
病因-总述:
泪腺混合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症状-总述:
大多数起源于泪腺眶部,也可起源于泪腺睑叶部。常为单侧眼眶受累,肿物增大缓慢,病程较长。可有眼部肿块、眼球移位、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慢性进行性上睑颞上方肿胀,无痛性肿物,眼球向前下方移位,颞上方向运动受限。颞上眶缘可触及或软或硬实肿物,固定,表面光滑,边界清晰,表面有向前移位的正常泪腺时可有颗粒感,触痛或压痛仅见于少数患者。
2、复发性者可在皮下和泪腺窝触及多个结节状肿物,皮下肿物大小不等,小如粟米,大如黄豆,光滑而活动。
3、较大肿物压迫眼球可致屈光不正或视网膜水肿,脉络膜皱褶,视力下降并可引起复视。
症状-并发症: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如肿物压迫眼球过久,严重者可致失明。此外,还有恶变的风险。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眼科范畴,患者可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眼部进行相关检查,尽量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可佩戴框架眼镜,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物名称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呢?您的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2、除了眼睛,您是否还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会影响我的视力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眼部肿块、眼球移位、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超声检查、CT扫描、MRI检查、病理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常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明确患者视力、眼位、眼球运动情况,还会检查眼部肿物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医生切开患者病变部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瘤存在。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表面可有结节状突起,切面淡粉或黄白色,偶见软骨或黏液区。镜下见瘤组织主要由上皮细胞或间质分组成。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B超检查显示为眶外上方圆形或类圆形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光滑,内回声多或中等而分布均匀,声衰减中等,无可压缩性。这些声学表现符合混合瘤的组织学特征。标准化A超显示入、出肿瘤波峰较高,肿瘤内为中高反射,中等衰减。
2、CT扫描
在泪腺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CT显示肿瘤位于眶外上方泪腺区,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结节状,边界清晰,光滑,呈软组织密度,均质。
3、MRI检查
对混合瘤的诊断无特异性,与其他良性肿瘤相似,T1WI显示为中信号,T2WI显示为中或高信号,强化明显,可均匀一致强化或不均匀强化。肿瘤内出现大片液化区时,T1WI呈局灶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不能增强。复发性肿瘤为多个瘤体播散在眶软组织间,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强化MRI显示尤为清晰。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发病年龄,以及眼部肿块、眼球移位、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多形性腺癌、泪腺淋巴细胞性病变、炎性假瘤、皮样囊肿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多形性腺癌
肿物增长较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流信号较丰富,CT扫描检查可发现骨破坏。
2、泪腺淋巴细胞性病变
多发生于老年人,可单侧或双侧发病,类似炎性假瘤,病史较短,眶前部可触及实性肿物,有压痛,超声扫描显示病变区低回声、边界清楚、较少声衰减。
3、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常好发于泪腺,临床表现睑肿胀、疼痛、反复发作,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好转史。超声显示局部病变区(扁平形)低回声。CT扫描显示病变区呈杏核状。带合并邻近眼外肌增厚或眼环增厚,病变常侵及睑部泪腺。
4、皮样囊肿
可发生于眼外上方泪腺区,临床上不易与泪腺肿瘤相区别。CT扫描多显示为低密度区域或内含负CT值区,病变可在骨缝内形成隧道,甚至可向颅内或颞窝扩展,形成特征的哑铃状。原发于骨膜下可见骨质凹陷,边缘有骨嵴。
治疗-治疗原则:
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注意完整切除肿瘤,保持包膜完整,避免过度挤压,可有效地避免复发和恶变。肿瘤周围的正常泪腺也应一并切除,这可减少因肿瘤穿破假包膜形成种植的危险。此外,术后还可辅以放疗,减少复发。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混合瘤的切除切忌将假包膜撕破或夹碎肿瘤,否则肿瘤细胞散落在软组织内,易造成肿瘤复发或恶变。一旦假包膜破裂,应将散落的肿瘤清除干净或反复冲洗。
2、直径<1.5cm、位置表浅的瘤体,可采用眉弓外上方皮肤切口,经前路开眶手术摘除肿瘤。较大的肿瘤或骨质破坏明显的肿瘤应采取改良外侧开眶术,截取包括额骨颧突在内的眶外上方骨瓣,可充分显露泪腺窝的肿瘤。
3、复发的肿瘤常呈不规则或多结节状病浸润性生长,局部切除很难彻底。原则上应根据复发的范围和部位行部分眶内容或全眶内容切除术。
治疗-放化疗:
术后补充放射治疗40~60Gy可减少再次复发,但疗效还需长期随访观察。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积极手术治疗,完整切除肿瘤有助于减少肿瘤复发或恶变,预后一般良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会影响患者视力,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2、本病有恶变的风险。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预后-复发性:
本病可复发,但术前对泪腺混合瘤细致准确诊断,避免活检,初次手术完整摘除肿瘤一般可以避免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适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预防感冒。
2、病情允许情况下可合理运动,适当锻炼身体,有助于增强体质。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4、注意保护眼部,防止外伤。
5、降低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
日常-术后护理:
1、加强术眼保护,防止眼部碰撞。
2、保持手术部位卫生,不沾水,勿用手揉眼,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3、如出现术眼疼痛明显,敷料有新鲜的渗血渗液,视力明显下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2、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虾、牛奶、豆类等。
3、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丝瓜、苦瓜、青菜、芥菜等。
4、多吃新鲜水果,如香蕉、雪梨、苹果、哈密瓜等。
饮食禁忌:
1、忌烟、酒。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暂无有效的预防方式。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