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疾病英文名称: erythromelanosis follicula...
养生
疾病名称: 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
疾病英文名称: erythromelanosis follicularis of face and neck
疾病概述: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erythromelanosis follicularis of face and neck)是一种并不常见的侵犯毛囊的红斑色素沉着性皮肤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可能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自发性突变所致。其临床特征是发生在耳前、耳后,逐渐延伸至上颌部、面颊、颈部的边界清楚的红棕色斑片,其上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和毛囊性丘疹及角栓,多对称分布,无自觉症状或偶有微痒。本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边界清楚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毛囊角化性丘疹、角栓、色素沉着
主要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自发性突变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皮肤镜检查、玻片压诊试验
重要提醒: 本病会影响外貌美观,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情绪,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建议及早就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权威的发病率研究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本病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男性,女性患者相对较少。
2、有本病家族史者好发。
病因-总述:
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自发突变所致。此外,还有报道是由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维生素A缺乏、脂类代谢异常等。本病还可能与毛周角化病有一定的基因相关性。
症状-总述:
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有边界清楚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毛囊角化性丘疹、角栓、色素沉着等表现。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或偶有微痒。
症状-典型症状:
1、皮损特点
为界限清楚的对称性红棕色色素沉着斑片及斑点,间有散在性毛囊性丘疹、糠状鳞屑及角栓。病损部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压之褪色。多合并上臂和肩部毛周角化。
2、好发部位
发生在耳前、耳后,逐渐延伸至上颌部、面颊、颈部。
症状-并发症:
如局部皮肤护理不当,可能会继发皮肤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面颈部红斑、毛囊性丘疹、色素沉着。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皮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可能会取皮损部位的组织进行检查,就诊前不要在皮损处涂抹药物。
4、近期若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5、您家里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面颈部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毛囊角化性丘疹、角栓、色素沉着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询问相关情况,然后进行详细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患者行组织病理检查、皮肤镜检查、玻片压诊试验,以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主要通过肉眼观察皮肤损害的部位及其大小、颜色、形态、分布特点等情况,同时还会注意有无破溃、糜烂等异常表现。
2、触诊
医生消毒并温暖双手后进行触诊检查,主要检查皮肤损害的质地,有无触痛等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为有创检查,是皮肤疾病较常用的检查之一,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1、检查方法
医生会对需要取皮损的部位进行消毒麻醉,并切取部分特征性的皮损组织,制成标本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2、检查结果
毛囊角化过度,皮脂腺肥大,色素沉着明显,毛囊扩张,内有板层状角质团块,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检查-其他检查:
1、皮肤镜检查
是皮肤科的常用检查之一,能将皮肤放大数倍,显示裸眼无法观察到的皮损表面和皮下结构特征。对辅助皮肤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2、玻片压诊试验
是色素性皮肤病常用的检查之一,将玻片置于患者皮肤上,施加适当压力,观察颜色变化。有助判断色素沉着的边界。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家族史、发病史等相关病史,以及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毛囊角化性丘疹、色素沉着等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皮肤镜检查、玻片压诊试验的结果,本病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要与眉部瘢痕性红斑、虫蚀状皮肤萎缩、Civatte皮肤异色病、瑞尔黑变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眉部瘢痕性红斑
多在儿童早期发病,好发在眉部及颧区,不累及颈部,无色素沉着,有萎缩性瘢痕及眉毛脱落。结合表现可相鉴别。
2、虫蚀状皮肤萎缩
儿童期发病,好发在双侧面颊、耳部、额部,表现为网状不规则虫蚀状凹陷性瘢痕,无色素沉着。结合其表现不难鉴别。
3、Civatte皮肤异色病
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于面颈,尤其是耳后乳突及颈侧,特点是在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皮损间夹杂轻度萎缩性白斑。结合其表现可相鉴别。
4、瑞尔黑变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中年妇女多见。好发于面颈,尤其是颧、颞部、耳后及颈的两侧,皮损以色素沉着为主,不侵犯毛囊。结合其表现可相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一般治疗:
1、保持皮损处及周围皮肤清洁。
2、皮损处瘙痒时,避免抓破导致感染。
3、可使用润肤水,防止皮肤过于干燥。
4、注意防晒,或使用防晒剂。
治疗-药物治疗:
1、角质剥脱剂
局部外用角质剥脱剂有较好疗效,主要包括0.025%~0.1%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10%~20%尿素乳膏、乳酸铵霜等。
2、脱色剂
脱色剂与角质剥脱剂联合外用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常有药物有4%苯二酚霜。
3、他卡西醇软膏
此药对于改善皮肤粗糙度及鳞屑有很好的效果。
4、化学剥脱剂
可用于皮肤粗糙、角化明显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水杨酸和羟基乙酸。
5、异维A酸
病情严重者可口服此药。
治疗-相关药品:
维A酸乳膏、阿达帕林凝胶、尿素乳膏、乳酸铵霜、4%苯二酚霜、他卡西醇软膏、水杨酸、羟基乙酸、异维A酸
治疗-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经积极、有效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积极治疗,会影响患者外貌美观,甚至造成心理障碍。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正规治疗后,部分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改善。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环境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等。另外,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到医院复诊。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好发于面颈部等皮肤暴露部位,影响患者外貌美观。可能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忧郁、自卑等情绪,甚至丧失社会交往能力。
2、护理要点
(1)家属要多关心、陪伴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减少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
(2)患者应主动与家属和医护人员交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擅自停药,同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生活管理: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注意清洁卫生,室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经常开窗通风。
2、保持患处皮肤清洁,避免热水烫洗或用力搓洗。
3、避免搔抓皮肤,以免抓破继发感染。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皮肤镜等,观察皮损恢复情况。
饮食调理:
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日常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另外,适当补充营养,对疾病的康复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1、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南瓜、胡萝卜、玉米等。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病的发生几率。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