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男性乳房肥大症疾病英文名称: gynecomastia疾病别名: 男性乳房发育症、男子女...
养生
疾病名称: 男性乳房肥大症
疾病英文名称: gynecomastia
疾病别名: 男性乳房发育症、男子女性型乳房
疾病概述:
男性乳房肥大症(gynecomastia)又称男性乳房发育症或男子女性型乳房,是指男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不同的病因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肥大,通常以乳房无痛性、进行性增大,有或无乳房胀痛,乳晕下触及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个别可见乳头回缩和乳头溢液,甚至部分患者的乳房外形和青春期少女相似。好发于青春期及老年期,多数患者不需治疗即可在1~2年内好转,极少数需要手术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乳房
常见症状: 乳房增大、胀痛
主要病因: 雌激素升高、雄激素下降、雌/雄激素比例失调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性腺素测定、促性腺素测定、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乳腺钼靶X线摄片、超声检查、乳腺磁共振、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男性乳房肥大症会影响美观,导致男性产生负面心理,需及时就诊。
临床分类:
男性乳房肥大症根据乳房体积增大程度及有无多余皮肤分级,即Siomon法,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1、Ⅰ级
轻度增大,无多余皮肤。
2、Ⅱ级
(1)Ⅱa级:中度增大,无多余皮肤。
(2)Ⅱb级:中度增大,伴多余皮肤。
3、Ⅲ级
重度增大伴多余皮肤。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男性乳房肥大症是男性最常见的一种乳房良性疾病,但其发病率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青春期及老年期男性。
病因-总述:
男性乳房肥大症的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体内雌激素升高、雄激素下降、雌/雄激素比例失调。常见于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及特发性。
病因-基本病因:
1、生理性
(1)新生儿60%~90%出现乳房增大,是母体或胎盘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所致,一般在出生后数周即消失,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2)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的发病率约为30%~60%,通常在10~12岁开始,13~14岁达到高峰,16~17岁完全退行复旧,不足5%的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表现为持续性。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是因为睾丸在分泌大量睾丸激素之前合成的大量雌激素所引起。
(3)老年人发病率为30%~60%,随着年龄增大,睾丸分泌睾酮功能逐渐下降,外周脂肪组织芳香化酶活性加强,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增加,雄激素抑制乳腺增生的能力下降,导致老年男性乳房发育增加。
2、病理性
(1)睾酮的合成和作用不足
①先天性无睾症:又称胚胎睾丸退化综合征,胎儿前期睾丸功能尚可,性分化未受影响,妊娠后期睾丸因某些原因而退化,约50%有男性乳房发育。
②Klinefelter综合征:又称克氏综合征,青春期性发育障碍,阴茎短小,睾丸小且硬。
③雄激素不敏感:即睾丸女性化综合征,属男性假两性畸形,因靶器官雄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对雄激素完全或不完全性不敏感而致病,可见乳房发育增大。
④性逆转综合征(46XX男性):无Y染色体,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SRY基因)阳性,男性表型,血睾酮低下,雌二醇水平升高,常有男性乳房发育。
⑤单纯性LH缺乏症:因LH缺乏,睾酮合成减少,类无睾症,男性乳房发育,能生精。
⑥肌张力低下-智力减低性发育低下-肥胖综合征:性腺发育缺陷,隐睾及睾酮生成低下,男性乳房发育,伴下颌、耳、牙、眼等先天异常。
⑦睾酮合成缺陷:睾酮合成有5种酶,其中3β-羟类固醇脱氢酶和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陷,使睾酮生成减少,伴男性乳房发育。
⑧获得性睾丸功能不全:引起本病最常见的病毒是腮腺炎病毒,约20%腮腺炎患者并发睾丸炎,病后睾丸有一定程度萎缩及睾酮产量下降,而雌激素产量正常,故可见男性乳房发育。其他致病原因有睾丸创伤、睾丸切除、肉芽肿病及尿毒症等。
(2)雌激素产量增加
①睾丸雌激素分泌增加:睾丸肿瘤(Leydig细胞或Sertoli细胞肿瘤)直接分泌过多的雌二醇;生殖腺或生殖腺外胚胎细胞起源的分泌性肿瘤(hCG肿瘤)或起源于非滋养层组织如大细胞肺癌、某些胃癌和肾癌(异位hCG产生)分泌的hCG刺激分泌雌激素;真两性畸形,性腺中含有睾丸和卵巢,卵巢分泌雌激素增多,亦可促使乳房发育。
②周围芳香化酶底物增加:肾上腺女性化肿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雄烯二酮增加;肝病(如肝硬化、肝癌)降低了雄烯二酮的分解代谢,以及肥胖和绝食后复食,雄激素在腺外芳香化转化为雌激素增加。
③周围芳香化酶量增加:可因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或肝脏和肾上腺肿瘤所致。
④性激素结合蛋白增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病时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合成增加,SHBG与睾酮的亲和力远比雌激素大,使得血液中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雌激素/雄激素比值增高,促进男性乳腺增生。
(3)药物
①雌激素、孕激素、洋地黄、苯妥英钠具有增强雌激素的作用。
②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促进睾丸分泌雌激素。
③酮康唑和烷化剂抑制睾酮合成。
④螺内酯、雷尼替丁抑制睾酮与受体结合,西咪替丁、奥美拉唑亦有抗雄激素作用,大剂量应用可并发乳房肥大。
⑤白消安(马利兰)等抗癌药对睾丸间质细胞有毒性作用。
⑥氯丙嗪等三环抗抑郁剂、利血平、卡马西平、甲氧氯普胺、大麻、苯丙胺、舒必利、甲基多巴、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多潘立酮能升高泌乳素,使乳房发育。
⑦异烟肼、乙胺丁醇改变雄激素芳香化,雌激素/雄激素比值增加而发病。
⑧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地尔硫䓬、美沙酮亦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但作用机制不明。
⑨治疗前列腺癌药物亮丙瑞林(抑那通)能抑制黄体生成素及睾酮分泌,戈那瑞林属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同类物,均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
3、特发性
在男性乳房发育患者中,可达58%的患者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各种激素测定均正常,称为特发性男性乳房肥大症。可能跟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食用含雌激素的食品、工作环境中有无少量接触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物质或是否曾有轻度内分泌异常等有关。也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环境中的类雌激素样化合物如烷基苯酚类、有机氯农药等,进入人体发挥雌激素样作用而致病。
症状-总述:
主要表现为男性乳晕区出现圆盘状肿块,可以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少数患者可出现乳房胀痛。此外,部分患者挤压时可有白色液体溢出。
症状-典型症状:
1、乳房肿块
男性乳房增大,可以单侧或双侧,最后均发展为双侧,但两侧发育程度可以不等,乳晕处隆起,以乳头为中心,其下可扪及圆盘状发育肥大的乳腺组织,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不粘连。肿块直径常在2cm以上,大者可达12cm。
2、胀痛、压痛
肿块一般无疼痛感,少数患者可有乳房胀痛、压痛。
3、乳头溢液
此类患者外观如成年女性乳房,挤压时可有白色液体溢出。
症状-并发症:
男性乳腺发育症很少有并发症,但乳腺的外观变化可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或情绪困扰。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肿块的地方疼痛吗?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您有没有长期服用药物?
7、您有基础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我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乳房增大、胀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医生一般会先进行体格检查,再查性腺素测定、促性腺素测定、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医生还会建议做乳腺钼靶X线摄片、超声检查、乳腺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会做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乳房视诊
注意乳房的对称性和轮廓、乳头的位置,以及有无皮肤回缩、凹陷、水肿或红斑、乳头溃疡或结痂、皮肤颜色改变。
2、乳房触诊
以评估增大的是乳腺组织还是脂肪组织,是否可触及肿块,是否有触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性腺素测定、促性腺素测定
有助于诊断是否有原发性或继发性睾丸功能减退症。
2、肝、肾功能检查
有助于判断肝和肾功能是否异常。
检查-病理检查:
使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核芯针穿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男性乳房肥大症可见乳腺导管增生而无腺泡增生。
检查-影像学检查:
1、乳腺钼靶X线摄片
该检查是区分乳腺良恶性病变较常用的方法,肿块呈高密度,边界不清楚或呈毛刺征,伴钙化点通常提示恶性病变。
2、超声检查
该检查对身体无损伤,可清楚分辨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
3、乳腺磁共振
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有很好的分辨率。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询问患者病史、体征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可确诊。一般乳房触诊肿块直径在2.0cm以上者可确诊为男性乳房肥大症,必要时可辅以乳腺钼靶X线摄片和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假性乳房发育、男性乳腺癌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假性乳房发育
男性乳房肥大症应与假性乳房发育(乳房脂肪堆积而非腺体增殖)鉴别,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可触及有弹性的或坚实的盘状组织,而假性男性乳房发育不能触及这样的组织。
2、男性乳腺癌
多见于老年男性,常为单侧乳房内孤立性肿块,肿块质地坚实,边界不清,常无触痛,可出现乳晕皮肤粘连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少数可见血性乳头溢液。X线示肿块多位于乳腺外上1/4部位,呈偏心性边缘不清,呈毛刺状伸展,而男性乳房肥大症的肿块位于乳晕后,呈中心性,边缘较光滑、整齐。可通过病理检查加以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生理性者大多能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治疗。药物引起者停药后即可消失。病理性者着重治疗原发病。对临床上伴有乳房疼痛或触痛,较大的乳房发育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形体美和心理者,则需要给予临床干预。
治疗-药物治疗:
1、雌激素拮抗剂
可抑制雌激素,常用药物有他莫昔芬。
2、芳香化酶抑制剂
具有抑制雌激素生成的作用,常用药物有阿那曲唑、替他内酯等。
3、睾酮
主要用于伴有性腺功能減退者。
治疗-相关药品:
他莫昔芬、阿那曲唑、替他内酯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乳腺增生明显,严重影响外观者。手术方法包括皮下脂肪切除术、脂肪抽吸术、乳房切除术等。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2~4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大部分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症状可自然消退,症状持续且严重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获得恢复,预后良好,只有极少数会发展为乳腺癌。
预后-危害性:
男性乳房肥大症会影响美观,导致男性产生负面心理,极少数会发展为乳腺癌。
预后-自愈性:
大部分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症状可自然消退。
预后-治愈性:
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症状可得到控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男性乳房肥大症会影响美观,导致患者产生负面心理,还会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护理措施
家属应多关心患者,日常尊重患者,避免嘲讽患者,避免加重患者的自卑情绪,患者应正视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且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使用雌激素类药物。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外界的刺激。
2、患者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术后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可遵医嘱穿弹力背心。
4、注意保持合宜的体重,肥胖者应科学减重。
日常-术后护理:
1、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注意观察乳头、乳晕,若出现红肿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家属应为患者准备清淡、营养丰富均衡的饮食。
2、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增强营养支持。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新鲜果汁等。
4、患者可适量吃些莲藕、山药、佛手等食物。
5、保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就餐。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生冷食品。
3、忌食含有雌激素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先天性无睾症等。
2、日常避免食用含雌激素的食物或者药品。
3、保持合宜的体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