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膀胱横纹肌肉瘤疾病英文名称: rhabdomyosarcoma of bladder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膀胱横纹肌肉瘤
疾病英文名称: rhabdomyosarcoma of bladder
疾病别名: 膀胱葡萄状肉瘤、膀胱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膀胱横纹肌葡萄簇肉瘤
疾病概述:
膀胱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of bladder)又称为膀胱葡萄状肉瘤、膀胱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膀胱横纹肌葡萄簇肉瘤等,是罕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其发病原因暂时不明,可能与基因异常有关。在临床上常有血尿、排尿困难、尿痛、尿频、下腹部肿块等症状。本病多见于小儿,病情发展迅速,预后一般不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膀胱
常见症状: 血尿、排尿困难、尿痛、尿频、下腹部肿块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基因异常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膀胱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超声检查、CT、MRI、病理检查、膀胱镜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罕见,占膀胱肿瘤的0.7%(30/4558),占膀胱肉瘤的37%(75/203),但本病的具体发病率暂无权威的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20岁以下患者,尤其5岁以内小儿约占70%;男性发病稍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8∶1。
病因-总述:
膀胱横纹肌肉瘤具体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是,现在已知有些横纹肌肉瘤亚型的发生与基因有密切关系。
症状-总述:
本病的临床表现有血尿、排尿困难、尿痛、尿频和下腹部肿块等。部分病例有葡萄状物从尿道排出及出现大便困难症状,晚期患者有恶病质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膀胱刺激征
如肿瘤发生坏死、感染,或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及颈部附近出现排尿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
2、排尿异常
肿瘤过大或肿瘤发生在膀胱颈部或出血形成血块,可发生排尿困难、排尿滴沥,甚至尿潴留。
3、血尿
肿瘤侵及黏膜引起,表明病变已到晚期。
4、疼痛
晚期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或盆腔淋巴结转移引起。
症状-并发症:
肿瘤可向周围器官浸润或发生远处转移。
就医-门诊指征:
1、尿频、尿急、尿痛。
2、排尿困难,尿潴留。
3、血尿。
4、下腹部触及肿块,疼痛。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就诊于泌尿外科;若已确诊也可至肿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血尿、排尿困难、尿痛、尿频、下腹部肿块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膀胱造影或排泄性尿路造影、超声检查、CT、MRI(核磁共振)、病理检查、膀胱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在下腹部或直肠指检时,可触及肿块。
检查-病理检查:
可取患处组织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及病变性质。
检查-其他检查:
膀胱镜检查:可在膀胱镜下直接观察患处,并取组织进行活检。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膀胱造影或排泄性尿路造影
主要表现分为息肉样型和实质型。前者表现为大小不等、边缘光滑锐利的分叶状或葡萄簇样充盈缺损。结合侧、斜位照片可显示病变通常发生于膀胱颈部、膀胱三角区,巨大者可蔓延整个膀胱。实质型由于主要向腔内发展,故膀胱造影可无改变或表现为膀胱壁稍不光滑、僵硬。晚期可呈一边界锐利的肿块状,充盈缺损,或因壁外肿块造成膀胱受压或推移。
2、超声检查
可观察肿物内部结构、进行测量,便于随访比较。其典型表现为近似葡萄胎样声像图,结合临床特征及发病年龄可揭示诊断。
3、CT、MRI
增强前后扫描更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结构关系,有利于肿瘤的分期,了解有无转移,二者可作为常规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血尿、排尿困难、尿痛、尿频。下腹部肿块的临床症状,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膀胱横纹肌肉瘤需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局部浸润范围采取局部切除手术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不能手术者,可采取化学药物治疗,常用化学药物有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
治疗-相关药品: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
治疗-手术治疗: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局部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或膀胱全部切除。
治疗-放化疗:
可在手术前后进行放射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患者年龄较小,病情发展较快,一般预后不佳。
预后-危害性:
肿瘤可累及多个脏器,最终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通过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存率。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手术患者注意防止术后并发症,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疼痛等表现,由于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对癌症的恐惧,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多陪伴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慰,把患者的消极心理转化为积极心理,减少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主动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主动与家属或医护人员交流,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并通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3、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并清洗衣物,家属每日帮患者擦身。
4、病情允许时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超声、CT或尿路造影。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根据医嘱采取合适的体位。
2、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同时注意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保持手术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
4、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家属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
5、注意观察引流管的情况,保持通畅状态,维持有效的引流,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妥善固定好引流管。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不明,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