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皮肤T细胞淋巴瘤疾病英文名称: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
养生
疾病名称: 皮肤T细胞淋巴瘤
疾病英文名称: 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CL
疾病概述:
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CL)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属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是T淋巴细胞起源的一种原发淋巴瘤。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和环境因素有关。患者皮肤病损可表现为斑片、斑块或结节,可伴有瘙痒。应根据不同分期、患者的年龄和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化疗、物理治疗等方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肤斑片、斑块、结节、瘙痒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和环境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B超、CT、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为罕见的癌症,皮肤出现症状时,需积极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正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临床分类:
本病可分为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皮肤αβT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皮肤CD4阳性小/中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蕈样霉菌病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是一种罕见的癌症,暂无权威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病因-总述:
皮肤T细胞淋巴瘤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和环境因素有关。CTCL常发生染色体异常,但尚不清楚其具体情况。有研究显示本病与职业及环境因素有关。
症状-总述:
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为斑片期、斑块期和肿瘤期。初起时常表现为红色斑疹和斑片,损害可存在多年,也可自行消退。病情进展,损害转变为斑块,进而形成结节、肿物。各期表现可重叠,淋巴结最常受累。
症状-典型症状:
1、斑片期
皮损无特异性,表现为多形性鳞状红斑,多发生于躯干和四肢末端,可伴有瘙痒。
2、斑块期
皮损呈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略高起的浸润性斑块,颜色暗红至紫色,可自行消退,也可融合形成大的斑块,边缘呈环状,弓形或匐行性。
3、肿瘤期
皮损呈褐红色隆起性结节,大小、形状各异,易早期破溃,形成深在性卵圆形溃疡,基底被覆坏死性灰白色物质,溃疡边缘卷曲。皮损好发于躯干,其他各处均可发生,也可累及口腔和上呼吸道。
症状-并发症:
1、肿瘤细胞除侵及皮肤外,还可扩散至淋巴结,其次依次为脾、肺、肝、骨髓、肾脏、舌、会厌、心脏、胰腺和甲状腺等。
2、皮损可继发感染,伴疼痛及恶臭。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斑片、斑块、结节、瘙痒。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皮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取皮损部位的组织进行检查,就诊前不要在皮损处涂抹药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5、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6、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斑片、斑块、结节,伴有瘙痒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查看皮肤的情况,然后可能建议进行B超、CT、病理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分布的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皮损处皮肤是否有破溃等异常表现。
检查-病理检查:
1、医生会从典型皮损处取部分组织送病理科检查,其典型病理变化为真皮上部出现带状多形性细胞浸润。在肿瘤期,异型T淋巴细胞浸润,可达皮下脂肪层。
2、如果怀疑有骨髓、淋巴结受累,医生还可能取出部分骨髓、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判断其是否受累。
检查-影像学检查:
根据患者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B超、CT等检查,检查有无其他组织受累。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皮肤出现斑片、斑块及隆起性结节,伴有剧烈顽固性瘙痒等临床表现,结合B超、CT、病理检查等检查结果即可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湿疹、鱼鳞病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湿疹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易反复发作。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2、鱼鳞病
是以皮肤干燥并伴有鱼鳞样鳞屑为特征的角化障碍性皮肤病,绝大多数是遗传的。二者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帮助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皮肤T细胞淋巴瘤根据不同分期、患者的年龄和全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目的主要是控制或减轻病情,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率。可选择药物治疗、化疗、物理治疗等方式。
治疗-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
(1)糖皮质激素类:对于斑片期皮损效果较好,对轻度浸润性斑块也有效。
(2)氮芥:对斑块期皮损疗效好,也用于肿瘤期皮损。
(3)卡莫司汀:主要用于不能耐受或对氮芥过敏的患者。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毛细血管扩张,需注意监测血象。
(4)贝扎罗汀:为维A酸类药物,耐受性良好,可用于斑片期及轻度浸润性斑块期。
2、免疫调节剂
如干扰素、维A酸等,可用于本病的治疗,可以与物理治疗联合应用。
3、其他
如单克隆抗体、靶向受体的细胞毒融合蛋白(地尼白介素)、细胞因子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氮芥、卡莫司汀、贝扎罗汀、干扰素、维A酸、地尼白介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放化疗:
化疗适用于晚期患者,常用的方案有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阿霉素+COP)等,其他药物还包括苯丁酸氮芥、甲氨蝶呤、维A酸等。
治疗-治疗周期:
皮肤T细胞淋巴瘤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与患者的病情、治疗时机有关。部分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缓解,部分患者可能疗效较差,不同患者生存周期也不相同。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引起皮肤损害,影响患者正常外观,还可扩散至身体其它器官,引起相应损害,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本病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症状能得到一定缓解,延长预期寿命。
日常-总述:
患者需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病情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个人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搔抓皮肤。另外,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到医院复诊。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有各种皮肤损害,严重影响患者外貌美观,且本病为恶性肿瘤,有转移风险,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关心、安抚患者,使患者有一个稳定、放松的情绪,缓解患者悲观、焦虑心理。
(2)患者:主动与医护人员及家属沟通交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过度紧张、精神压力过大。
2、穿宽松棉质衣服,保持床单清洁,衣服、床单潮湿后立即更换,减少汗液及潮湿环境对皮肤的刺激。
3、保持皮肤完整性,避免抓挠皮肤导致皮肤破溃而引发感染。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观察皮损恢复情况,检查肿瘤是否转移。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不明,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