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强碱类中毒疾病概述: 强碱类化学物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
养生
疾病名称: 强碱类中毒
疾病概述:
强碱类化学物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铵等。强碱类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经口误服,吸入高浓度氢氧化铵雾,或者因强碱液直接接触皮肤及眼部导致。皮肤黏膜接触强碱时可出现皮肤充血、水肿、疼痛、糜烂等表现;口服强碱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吸入高浓度氢氧化铵患者可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中毒后应立刻使中毒患者脱离中毒环境、停止碱类接触,并根据情况选择局部冲洗、吸氧、口服弱酸溶液、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医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皮肤充血、水肿、疼痛、糜烂、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主要病因: 经口误服、吸入、接触皮肤及眼部引起
检查项目: 血生化、血气分析
重要提醒: 强碱类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从事工业、制药、化学制剂生产等职业的人群发生强碱类中毒的风险高。
病因-总述:
强碱类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经口误服引起,也可因皮肤及眼部等直接接触强碱类物质,或者吸入浓度极高的氢氧化铵等导致。
病因-基本病因:
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溶于水而放出热,其固体或浓溶液与组织接触后,能迅速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与组织蛋白结合而成为胶冻样的碱性蛋白盐,与脂肪结合使脂肪皂化。强碱类吸收入血可致全身中毒损害,以碱中毒最多见,亦可损害肝、肾等内脏器官。
症状-总述:
强碱类中毒患者的症状与中毒的形式、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皮肤黏膜接触强碱可出现皮肤充血、水肿、疼痛、糜烂等;吸入氢氧化铵释出的氨可引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口服强碱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皮肤黏膜接触强碱
(1)可有局部灼痛、充血、水肿、糜烂,或者形成先为白色、后变为红棕色的痂,脱落后可形成溃疡。
(2)溅入眼内的碱液、碱固体颗粒可导致眼部剧烈疼痛、充血、水肿,发生严重的结膜炎、角膜炎,甚至结膜和角膜溃疡、角膜穿孔坏死,甚至可因形成角膜白斑或眼球萎缩而造成失明。
2、吸入氢氧化铵释出的氨
可立即出现眼、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剧烈咳嗽,发生鼻炎、咽炎、喉炎及气管、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间质性肺炎等。严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甚至窒息。
3、口服强碱
可引起黏膜损害,口腔黏膜呈红色或棕色,有水肿、溃疡。口腔、咽喉、食管和胃有强烈烧灼痛,腹绞痛。可出现反复呕吐,呕吐物中有血性液体,常有腹泻和血性大便。还可有声音嘶哑、语言障碍和吞咽困难。严重病例可发生食管、胃穿孔。
症状-并发症:
1、大面积碱灼伤可引起体液大量丢失而发生休克。
2、吸入浓度极高的氢氧化铵可并发肺水肿,严重者发生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不积极抢救,可能会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
3、口服强碱吸收后可引起碱中毒和肝肾功能损害,出现手足搐搦。重症患者发生休克和昏迷,甚至死亡。后期患者还可因继发感染、胃肠道出血及急性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就医-急诊指征:
接触或误食强碱类物质,且出现剧烈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接触强碱性物质,怀疑强碱类中毒时,应立刻去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及时就医,亲友注意携带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家属或亲友等需陪同就医。
3、若患者近期有使用某些药物可携带相关药盒。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如何导致的?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最近有没有用过什么药物?什么时候用的?用量多少?
6、是否还患有其他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口服、吸入或接触强碱后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强碱接触情况迅速判断病情,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如果条件允许医生也可能血生化、血气分析了解患者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
医生可通过血生化检查了解患者血中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判断有无肝、肾功能损害发生。
2、血气分析
医生可通过血气分析检查患者的呼吸功能以及酸碱平衡状态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代谢性碱中毒。
3、其他
如果条件允许医生也可能进行尿液检查、血常规等,进一步了解患者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强碱中毒的形式,询问碱的类型、剂量、接触后是否进行过紧急处理等,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生化、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强碱类中毒患者应立即停止碱类接触,脱离中毒现场,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进行局部冲洗、吸氧、口服弱酸溶液等处理,并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治休克、肾衰竭。
2、吸入性中毒者可早期行雾化吸入,减轻呼吸道灼伤程度。
治疗-药物治疗:
1、口服中毒者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可减少食道疤痕狭窄的发生。
2、血钙降低,手足搐弱者,给予葡萄糖酸钙和保肝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食管狭窄、损伤严重或是发生消化道穿孔者,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皮肤灼伤
皮肤灼伤后即用大量清水冲洗30min以上,洗到皂样物质消失为止,再按灼伤处理。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醋酸湿敷,中和剩余碱液,切记在冲洗前使用中和剂。皮肤表面被氧化钙、碳化钙灼伤时,先用植物油洗除粉末,再用清水冲洗。
2、眼部受损
眼部灼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30min,必要时可考虑球结膜放射状切开,以有效冲洗清除结膜下碱性液体。
3、口服中毒
误服时严禁洗胃及催吐,应立即口服食用醋或醋酸、稀盐酸中和(但碳酸盐中毒时禁用这一步),然后给予生蛋清、牛乳、植物油等口服。如估计吞咽困难症状发生早,可能会放置并保留胃管。
4、吸入氢氧化铵及氨
应立即使中毒者脱离中毒现场,尽快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喉头水肿,必要时气管切开。可经气管切开处吸引呼吸道分泌物及脱落假膜,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治愈;部分患者可以保留生命,但可能遗留皮肤疤痕、眼部损害、食管狭窄等;部分患者可能病情重,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强碱类中毒会损害接触到的组织,导致组织坏死,甚至引起多器官、系统病变,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治愈。
预后-后遗症:
患者治疗后有可能遗有食管狭窄、皮肤疤痕等。
日常-总述:
日常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嘱用药和复查,对促进疾病康复可起到积极作用。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由于对疾病的恐惧,患者容易出现过度担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耽误治疗。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多关注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疏导和排解消极情绪,正确面对疾病。
(2)患者可向亲友倾诉,也可多与医生交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随意加减剂量,以防影响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及空气流通。
2、患者注意合理作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被,避免受凉。
4、部分患者存在眼部病变,需对其环境的事物进行整理,以防磕碰等意外情况发生。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以观察机体恢复情况。
饮食调理: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调理,保证科学、合理、均衡得饮食,保证机体营养摄入,有利于促进机体恢复。
饮食建议:
加强营养,可适当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牛奶、蛋类等。如存在消化道损害,也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静脉营养,以保证机体摄入。
饮食禁忌:
1、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防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2、少食熏制、腌制或腐败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腐乳、豆豉等,以防加重胃肠负担。
预防措施:
日常注意饮食安全,不进食不明物质;同时注意在接触强碱物质时,做好个人防护,有助于避免本病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