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驱蛔灵中毒疾病别名: 枸橼酸哌哔嗪中毒疾病概述: 驱蛔灵中毒也可称为枸橼酸哌哔嗪中毒。枸...
养生
疾病名称: 驱蛔灵中毒
疾病别名: 枸橼酸哌哔嗪中毒
疾病概述:
驱蛔灵中毒也可称为枸橼酸哌哔嗪中毒。枸橼酸哌哔嗪为临床广泛应用的驱肠虫药物,一般毒性较小,但如误服过量可以发生中毒。原有肾脏疾病及对本品敏感的人群应用治疗剂量亦可发生中毒。驱蛔灵中毒患者可出现中毒即刻反应以及中毒迟缓反应,中毒即刻反应包括高热、恶心、呕吐、乏力及周围循环衰竭症状,中毒迟缓症状常见视物模糊、眩晕、共济失调、听力减退、眼球震颤、四肢强直、遗忘、嗜睡等症状。驱蛔灵中毒后应立即停药,进行催吐、洗胃、导泻、输液、药物治疗等处理。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高热、恶心、呕吐、乏力、四肢发凉、眩晕、共济失调、听力减退、视物模糊、眼球震颤、四肢强直、遗忘、嗜睡
主要病因: 由误服过量、对枸橼酸哌哔嗪高度敏感、有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用药导致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患者服用驱蛔灵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儿童、患有肾脏疾病的人群发生驱蛔灵中毒的风险高。
病因-总述:
驱蛔灵中毒可因治疗用药剂量过大引起中毒,对枸橼酸哌哔嗪高度敏感或是有肾脏疾病的人群使用治疗剂量也可发生中毒,毒理作用尚未完全清楚。
病因-基本病因:
1、枸橼酸哌哔嗪在肠道吸收,吸收后部分在体内分解,其余从肾脏排出,肾功能不良者易出现药物蓄积。
2、本药物在治疗剂量时毒性小,用量过大时可发生中毒。
3、枸橼酸哌哔嗪毒理作用尚不清楚,可能与对胆碱反应系统的抑制有关。
症状-总述:
驱蛔灵中毒患者可出现中毒即刻反应以及中毒迟缓反应。中毒即刻反应大多由于对药物过敏所致,常在服药几十分钟后出现。中毒迟缓症状一般在服药后7~8小时发生,为药物毒性反应。
症状-典型症状:
1、中毒即刻反应
常在服药后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如高热、恶心、呕吐、腹痛、支气管痉挛、乏力、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脉弱、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此类反应多因对药物过敏所致。
2、中毒迟缓反应
为药物的毒性反应,一般在服药后7~8小时发生,也可能迟至2天(甚至8天)后出现。症状有眩晕、共济失调、舞蹈病样动作、心律失常、听力减退、眼球震颤、眼调节功能降低、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幻视、肌肉阵挛性收缩、四肢强直、惊厥、遗忘、嗜睡、昏迷、迟缓性瘫痪等。还可出现紫癜、出血、类白血病反应、血尿、蛋白尿、尿潴留、皮疹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1、驱蛔灵中毒可能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可导致患者死亡。
2、本病可能引起中毒性肝炎,严重时可导致肝脏严重损害。
就医-急诊指征:
1、服用驱蛔灵后出现高热、恶心、呕吐、腹痛。
2、乏力、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
3、眩晕、听力减退、视力减退。
4、惊厥、遗忘、嗜睡、昏迷。
5、四肢强直、瘫痪。
6、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3、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最近有没有用过什么药物?什么时候用的?用量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服用驱蛔灵后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可能无法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尽快进行抢救,如条件允许医生也可能选择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可通过血常规了解患者有无白细胞数量及构成比例改变,有助于了解病情。
2、血生化
血生化检查可提示患者有无肝、肾功能损害情况。
3、尿常规
尿常规可显示患者血尿、蛋白尿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驱蛔灵用药情况,了解患者是否用药过量,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肾脏相关疾病,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等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驱蛔灵中毒患者发生中毒后应立刻停药,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处理,进行必要的抗休克、抗惊厥治疗,还可根据患者症状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进行适当的静脉输液,促进药物排泄,防止休克发生。
2、对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
3、呕吐频繁或出现循环衰竭时,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维持内环境稳定。
治疗-药物治疗:
1、对于发生惊厥的患者,可选择地西泮、水合氯醛或巴比妥类药物(如苯巴比妥、阿米妥钠)。
2、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时,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必要时肌注肾上腺素。
3、根据患者情况医生还可能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比如选择阿司匹林等降低患者体温、使用苯海拉明去除震颤等,具体药物请以医嘱为准。
治疗-相关药品:
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阿米妥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肾上腺素、阿司匹林、苯海拉明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对服用驱蛔灵过量的患者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处理,适当应用活性炭。
预后-一般预后:
驱蛔灵中毒患者立即停药并经过治疗后,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预后较好,如果病情重、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导致不良预后。
预后-危害性:
驱蛔灵中毒会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相关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如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预后较好。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和保暖,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按时到医院复诊,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驱蛔灵中毒会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相关症状,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不良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需要关注患者出现的异常情绪,帮助患者疏导和排解,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2)患者要主动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随意加减剂量。
2、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若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及空气流通,调整好室内温湿度。
2、患者应静卧休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被,避免受凉。
4、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勤换衣物,勤洗澡,加强口腔护理。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血常规、生化,观察疾病恢复情况。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多饮水,多吃一些解毒利尿的食物例如木耳、猪血、绿豆、蜂蜜等,促进药物代谢。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方法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私自加大药物剂量。
2、对驱蛔灵高度敏感或有肾脏疾病的人,遵医嘱适当减少使用剂量。
3、将驱蛔灵排放在安全的位置,避免儿童误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