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乳核疾病英文名称: mammary nodule疾病别名: 乳痞、乳中结核疾病概述: 乳...
养生
疾病名称: 乳核
疾病英文名称: mammary nodule
疾病别名: 乳痞、乳中结核
疾病概述:
乳核(mammary nodule),是发生在乳房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以乳房内出现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活动良好,与月经周期无关为主要特征。好发于20~25岁青年女性。发生与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等因素有关。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者肿块短时期内迅速长大,有转变为肉瘤的可能。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纤维腺瘤。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乳房
常见症状: 乳房内出现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活动良好,与月经周期无关
主要病因: 情志内伤、冲任失调
检查项目: 乳房触诊、基础体温测定、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钼靶X线检查、B超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若乳房内出现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活动良好,与月经周期无关,应及时就诊咨询,积极检查治疗,排除恶变可能。
临床分类:
1、肝气郁结证
主要表现为肿块较小,发展缓慢,不红不热,不觉疼痛,推之可移;伴胸闷、时常叹息;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
2、血瘀痰凝证
主要表现为肿块较大,坚硬木实,重坠不适;伴胸胁牵痛,急躁烦闷,或月经不调、痛经等;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或弦细。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20~25岁青年女性。
病因-总述:
乳核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与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等因素有关。病位在乳房。病机主要为冲任失调,情志所伤,血瘀痰凝互结于乳房而成。
病因-基本病因:
1、情志内伤
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可使体内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外科疾病。如抑郁脑怒,损伤肝脏,肝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滞,进而影响脾胃运化水液代谢,痰湿内生,以致气郁、痰湿阻于经络。或长期情绪抑郁,忧愁思虑,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调,痰湿内生,气滞,痰凝,积聚于乳房胃络而成。
2、冲任失调
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隶属于肝肾。为阴脉之海,与足三阴经均有交汇,对人体的阴经有调节作用。如果女性体虚,肝肾阴血不足,导致冲任功能失调,乳房失于滋养,阴血亏虚容易生虚火,灼津为痰,阻滞气机,气郁、痰浊、瘀血结聚于乳中而成乳核。
症状-总述:
本病临床以乳房中有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推之活动良好,与月经周期无关为主要特征。一般生长缓慢,妊娠期可迅速增大,应排除恶变可能。
症状-典型症状:
1、乳房肿块
乳房内出现肿块,常为单发性,或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出现,乳房各个象限均可发生,而以外上象限较多见。肿块圆形,光滑,大小不等,皮色不变,肤温不高,质地坚实,按之有硬橡皮球之弹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肿块不会化脓溃破,增长速度缓慢,可数年无变化。月经周期对肿瘤生长多无影响,但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可迅速增大。
2、乳房轻微疼痛
大多数患者无乳痛,少数病人可有轻微刺痛或胀痛。
3、其他症状
部分病人可有情志抑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乳房内出现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活动良好。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乳腺外科或中医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患者一般需要做相关的体格检查等,建议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一些检查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发现有乳房肿块,和月经情绪有关吗?多久了?
2、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乳房疼痛、情志抑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
3、之前有其他什么疾病吗?
4、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5、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6、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7、平时有偏食、厌食等饮食不节的习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乳房肿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基础体温测定、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乳房检查、钼靶X线检查、B超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口渴情况,问月经史及婚育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乳房肿块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基础体温测定
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基础体温呈单相型提示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足时虽呈双相型,但高温相<11天;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呈双相型,但下降缓慢。
2、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
测定血清E2、P、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垂体催乳激素、睾酮,以了解卵巢功能。
检查-病理检查:
切除活检
既是一种诊断手段,又是一种治疗手段。快速冰冻病理监测下行肿瘤切除活检,适用于患者年龄偏大,或同侧腋下有肿大淋巴结者;乳腺特殊检查疑有恶性可能者;有乳腺癌家族史者;针吸细胞学有异形细胞或有可疑癌细胞者。
检查-其他检查:
针吸细胞学检查
针吸细胞学检查是诊断乳腺肿瘤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原理主要是利用癌细胞粘附力低、易被吸出的特征,采用细的穿刺针,抽取病灶局部少量组织细胞,通过显微观察,辨别良、恶性疾病。与其他各种活体检查相比,损伤较小、经济、方便、准确率高,且对患者远期预后没有明显影响。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钼靶X线检查
钼靶ⅹ线的穿透性较弱,用于区别乳房内各种密度的组织,可发现较小的肿块并较为清晰地观察其形态和结构,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2、B超检查
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能显示乳房内肿块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精确地测量肿块的大小。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乳房内出现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活动良好,与月经周期无关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乳癖、乳岩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肿块常单个发生,或可见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同时或先后出现。肿块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边界清楚,质地坚实,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大,触诊常有滑脱感。肿块一般无疼痛感,少数可有轻微胀痛,但与月经无关。
2、辅助检查
超声检査可见肿块边界清楚和完整,有一层光滑的包膜,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后方回声多数增强。钼靶ⅹ线摄片可见边缘整齐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肿块影,边缘清楚,四周可见透亮带,偶见规整粗大的钙化点。
诊断-鉴别诊断:
1、乳岩
多发于40~60岁妇女,乳房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高低不平,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常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皮肤可呈橘皮样改变,患侧淋巴结可肿大。必要时行活组织检査进行鉴别。
2、乳癖
常为双侧乳房多发肿块,肿块大小不等,可为片块状、条索状、结节状或颗粒状,边界欠清,质地软或硬韧,多伴有胀痛感或触痛,且在月经期前加重、经后减轻。
治疗-治疗原则:
对单发纤维腺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宜,对多发或复发性纤维腺瘤可用中药治疗,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减少复发,甚至消除肿块的作用。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肝气郁结证
如果出现肿块坚韧的患者,可加用三棱、莪术、生牡蛎、石见穿等。
2、血瘀痰凝证
如果出现月经不调的患者,可加用仙茅、仙灵脾等。
治疗-药物治疗:
1、肝气郁结证
(1)方药:逍遥散加减。
(2)常用中药:柴胡、当归、白芍、郁金、瓜蒌、半夏、贝母等。
2、血瘀痰凝证
(1)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常用中药:柴胡、白芍、半夏、郁金、香附、当归、桃仁、丹参、川芎、山慈菇、海藻等。
治疗-相关药品:
平消胶囊、乳核散结片、小金丹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本病属良性肿瘤,一般发展缓慢,但也有发生恶变的可能。目前尚无很理想的药物治疗能将肿块消除,根治本病的方法是行手术切除。手术的方法应根据病情而定。切除的范围要稍大一些,应将整个肿块及其周围的部分正常组织一并切除,或将受累部分的乳腺组织做区段切除,以免增加复发的机会。肿块切除后需常规行病理切片检査,排除恶性病变可能。若术前就怀疑肿瘤有恶变,在手术切除时送快速冰冻切片,如为恶性,行进一步手术。
治疗-其他治疗:
1、外治疗法
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敷贴,或以白附子或鲜蟾蜍皮外敷,或用大黄粉醋调外敷。
2、针灸疗法
体针常用穴位有乳根、膻中、肝俞、足三里、太冲、关元、三阴交、血海等。
3、推拿疗法
常用穴位有内关、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蠡沟、足三里、膻中、乳根、手三里、背俞穴、太溪、阿是穴等,用揉法、点法、按法、提拿法、按採法、振腹法等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乳核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乳核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者肿块短时期内迅速长大,有转变为肉瘤的可能。
预后-危害性:
1、少数患者肿块短时期内迅速长大,要警惕转变为肉瘤的可能。
2、部分患者表现为多发性纤维腺瘤,或手术后复发。
预后-治愈性:
本病及时诊断,正确辨证用药,乳房肿块症状可消失,预后一般良好。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情志饮食调护不当,会引起乳核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在积极药物的治疗下,要注意调节情志,劳逸结合,注意乳头清洁等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利于疾病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心情愉悦,使之气血通畅。
2、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
3、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1、中药疗程一般3个月以上服用时须注意按疗程服用。
2、活血化瘀药物在月经期暂停服用,月经后可继续服用。
3、妊娠禁服中药,因中药的行气活血作用可能会诱使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
4、使用外敷药时注意有无皮肤过敏,若有过敏应及时停用。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安静,光线充足。室温宜偏低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2、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
3、注意休息,避免触碰乳房肿块。用宽松的胸罩托起乳房。
4、乳头溢液患者及时清洁乳头,勤更换内衣,定时沐浴,以保持局部皮肤洁净干燥。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乳房肿块大小、质地、活动度,观察肿物增大情况的变化。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以免雌激素及催乳素含量增高,加重本病或促癌生成,忌食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
饮食建议:
1、肉类建议以猪肉为主,少吃羊肉、牛肉。建议吃农家散养的鸡、鸭。
2、如果需要用人参,建议可以饮用西洋参、白参不宜服用红参。
3、如果需要活血化瘀,可选用橘核、橘皮、海参、海带、海蜇皮、海蜇头、紫菜、鲍鱼。
4、如果需要活血化瘀,可以选择螃蟹、黄鱼鳔、鱼脑石、山楂、鱼等。
5、如果需要清热解毒,可以选择豆腐、丝瓜、丝瓜藤汁、绿豆、各种瓜果。
饮食禁忌:
1、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3、忌食煎炸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情志失调,冲任失调等因素有关。因此,注意情志调养,饮食有节,禁止滥用避孕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虑,恼怒等。
2、乳罩佩戴不宜过紧。
3、改变饮食,多参加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4、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食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
5、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
6、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
7、避免人流,产妇多喂奶,能防患于未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