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肾动脉瘤疾病英文名称: renal artery aneurysm疾病概述: 肾动脉瘤(...
养生
疾病名称: 肾动脉瘤
疾病英文名称: renal artery aneurysm
疾病概述:
肾动脉瘤(renal artery aneurysm)是指肾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动脉扩张形成的动脉瘤。其发病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动脉壁中层肌纤维发育不良或中层变性所致。患者常有顽固性高血压、血尿及局灶肾梗死、非特异性季肋区疼痛等症状。经及时且正规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资料表明本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肾脏
常见症状: 顽固性高血压、血尿及局灶肾梗死、非特异性季肋区疼痛
主要病因: 由于肾动脉壁中层肌纤维发育不良或中层变性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X线检查、CT检查、肾动脉造影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像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占全部内脏动脉瘤的15%~22%,暂无具体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肾动脉瘤的发病原因较多,约80%是由于动脉壁中层肌纤维发育不良或中层变性所致。其他病因包括结节性多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妊娠、外伤及动脉狭窄后扩张等。
症状-总述:
70%以上的肾动脉瘤患者无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由于可疑肾血管性高血压或其他原因而行CT、MRI或血管造影等检查时偶然发现。不足30%的患者发展为症状性肾动脉瘤,包括顽固性高血压、血尿及局灶肾梗死、非特异性季肋区疼痛等。
症状-典型症状:
1、顽固性高血压
60%~7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可能归因于并存的肾动脉狭窄、肾动脉节段性缺血或肾实质受压。
2、血尿及局灶肾梗死
18%~30%的患者有血尿及局灶肾梗死,与动脉瘤体内附壁血栓脱落至远端导致肾动脉分支栓塞有关。
3、非特异性季肋区疼痛
与动脉瘤瘤体扩张及肾梗死有关。
症状-并发症:
动脉瘤破裂是肾动脉瘤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出现急性局限性疼痛及低血压,但由于其位于腹膜外,受周围解剖结构的填塞,因此肾动脉瘤破裂很少像主动脉瘤或脾动脉瘤破裂那样危及生命。瘤体破裂进入邻近的肾静脉,可导致高输出性动静脉瘘。
就医-门诊指征:
1、顽固性高血压。
2、血尿。
3、非特异性季肋区疼痛。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泌尿外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4、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顽固性高血压、血尿及局灶肾梗死、非特异性季肋区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尿常规、X线检查、CT检查、肾动脉造影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查体时可在腹部触及搏动性的肿块或在腹部听到血管杂音。
检查-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见患者尿中红细胞增多。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见约1/4的肾动脉瘤发生钙化,钙化呈蛋壳样花环状,多为边缘性钙化,位于肾门附近。静脉肾盂造影多无异常。
2、CT检查
为肾内或肾旁稍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光滑,边缘可见弧形钙化。增强扫描一般明显强化,强化程度高于肾实质,接近于动脉。有时可见到供血血管与瘤体相连。当有血栓形成时,强化可不均匀。合并动静脉瘘时,造影剂快进快出。
3、肾动脉造影
为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可直接显示动脉壁的囊状膨出或梭形扩张,单发或多发。部分有动静脉瘘时,可见肾静脉早期显影,供血动脉有代偿性增粗并扭曲。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既往的病史,以及顽固性高血压、血尿及局灶肾梗死、非特异性季肋区疼痛等临床症状,结合相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肾动脉的治疗具体采用何种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高血压严重程度、妊娠与否及动脉瘤的解剖特点等。通常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通常认为瘤体直径小于2cm的无症状性肾动脉瘤可继续随访观察。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直径超过2cm,合并有顽固性高血压、血尿、腹痛等症状者应行手术治疗。此外,由于发生在妊娠期及育龄期女性的动脉瘤具有较高的破裂风险,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80%,对于此类患者,无论动脉直径大小如何都须行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方式:
1、动脉瘤切除后肾动脉血流重建
依据瘤体的形态及部位可选择多种术式,包括直接或补片成形术、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自体动脉行主动脉-肾动脉旁路术,特殊情况下还可进行脾动脉-肾动脉、髂动脉-肾动脉等解剖外旁路术。
2、介入手术
随着近年来介入材料及技术在血管外科领域中的迅猛发展,可采用弹簧钢圈栓塞或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等腔内技术治疗肾动脉瘤。但动脉瘤栓塞有一定的发生肾实质损伤的风险。
3、肾切除术
当肾动脉血流重建不成功或尝试进行重建手术失败时,以及病变为多发或较大的肾内动脉瘤、复杂性动脉瘤预计无法行动脉瘤切除的情况下,可行肾切除术。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及时且正规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导致肾动脉瘤破裂,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可通过治疗实现治愈。
预后-治愈率:
暂无大数据统计。
日常-总述:
肾动脉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情绪稳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锻炼,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肾动脉瘤可导致疼痛、血尿、顽固性高血压,且瘤体有破裂风险,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多疏导患者,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患者应积极参加文娱活动,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2、病情稳定后进行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发生便秘,以免腹内压增高而使瘤体破裂。
4、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用力打喷嚏、咳嗽等。
5、避免突然下蹲等动作,防止摔伤、碰撞以预防瘤体破裂。
6、戒烟戒酒。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X线、CT或肾动脉造影。
日常-术后护理:
1、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改半卧位。
2、术后禁饮食,肛门排气后进流质饮食,由流食逐日改为半流食、普食。
3、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生命体征,以早期发现有无内出血,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4、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妥善固定,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5、保持手术切口附近干燥、清洁,遵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以预防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进食以高蛋白、高营养、高纤维素、低脂、低盐饮食为主。
饮食禁忌:
1、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2、避免食用容易产气的食品,如碳酸饮料、咖啡、西瓜、香蕉、蚕豆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积极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结节性多动脉炎、动脉狭窄后扩张等疾病。
2、注意安全,避免外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